新华网银川6月18日电(记者艾福梅 陈霖)18日凌晨三点,闹铃声打破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环清真寺内的宁静。35岁的马寿东开始起床洗漱,迎接他出任教长后的第一次斋月。
六个月前,他从一名满拉(对在清真寺里学习的人的称谓)成为教长,并且是银川市各大清真寺现任教长中最年轻的一位。
几分钟后,厨房里传来了洗菜、切菜、压面的声音,几位满拉已经各自分工,开始准备封斋的饭菜。走进厨房的马寿东接过了切菜和煮面的工作,常年生活在清真寺里的他手法更加熟练。
3时45分左右,大家围坐在桌子前开饭,一碗臊子面、几块馍馍、一袋咸菜就是他们的封斋饭,大家在饭桌上你一言我一语谈论着今天封斋的事宜。
斋月是伊斯兰教历的第九个月,对于穆斯林来说,斋月是一年中最吉祥、最高贵的月份,同时斋月又是穆斯林斋戒的圣月。
斋戒是伊斯兰教念、拜、课、斋和朝五项基本功课之一。根据伊斯兰教教规,斋月里穆斯林每天从日出到日落期间禁止饮食、吸烟和房事等活动。
当天,根据天气预报,银川市最高气温31℃。今年的斋月正值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在如此炎热的夏天里封斋,十几个小时滴水不沾本身就是对穆斯林身体、心理和意志的考验。
宁夏是中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截至2014年末,这里有回族人口236.14万人,占总人口的35.70%。他们中身体条件允许的穆斯林都将封斋一月。
饭后,马寿东回屋开始小净、更衣,为晨礼的领拜做准备,一袭一尘不染的白色大袍,一顶红色的帽子是他的标准穿着,出门时,他又反复对着镜子整理着装。此时,周围的穆斯林也陆陆续续走进清真寺,互道“色俩目”后进入小净房内小净。
“封斋时来的人比平时能多出一倍左右,今天来了大概有一百多人。到晚上开斋时会来五六百人。”马寿东告诉记者。
4:30,随着一阵钟声响起,马寿东走出教长室,虽然是出任教长后头一次封斋,但在寺中十几年来的经验使他对每一项工作都轻车熟路。他大步走上台阶,在大殿门口高唱真主至大后走进大殿。
星空下彩旗飘动,悠扬悦耳的唱经声在清真寺的上空回荡,一百多名穆斯林的礼拜显得庄严肃穆。
天空由黑色变成了蓝宝石色,由蓝宝石色变成了金黄色,部分结束了晨礼的穆斯林走出大殿,但此时马寿东一天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晨礼之后,他继续在大殿内为留下来的穆斯林讲习古兰经,一个多小时以后,完成了早上工作的马寿东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教长室小憩片刻。在一天中,除了五次礼拜领拜外,他还要在上午八点和下午一点给穆斯林群众讲授古兰经和宗教知识。
马寿东出生于一个传统的穆斯林家庭,18岁时父母将其送入清真寺接受经堂教育。“起初我很不喜欢,也并不想走这条路,但是随着对伊斯兰教的深入了解,逐渐喜欢上了它,现在宗教已经成为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今年的封斋时间从大约凌晨四点到晚上八点半左右,酷热的天气增加了封斋的难度,对需要不断讲课的马寿东来说更是如此。
“封斋考验的是人的意志力,越艰苦的环境下越能锻炼人的意志,克服了封斋的困难,以后人生的困难也会迎刃而解。”马寿东说。
经过一个月的封斋,中国穆斯林将迎来他们最大的节日之一——开斋节。
编辑:SN067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