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技术和平台赋予人们前所未有的新生活,在网上交流、交往、交易成为生活新常态,网络“双刃剑”的特性益发凸显。人人都有“麦克风”,在众声喧哗中如何让自己在公共空间的发言更客观理性文明?个个都是“键盘侠”,在“舞刀弄枪”时怎样保证自己的网络言行遵纪守法不危害他人?这是值得每个网民深思的问题。

  君不见,何炅“空饷门”举报人遭粉丝恐吓,成都变道女司机引发“人肉女司机风潮”,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原型被“人肉”辱骂,诸多暴戾之气如“雾霾”笼罩网络。更那堪,一些似是而非、颠倒黑白、拜金审丑的错误价值观念,一些黄、赌、毒、谣、暴等低俗有害的网络信息,一些侵犯个人隐私、窃取个人信息、诈骗网民钱财等违法犯罪行为,日益成为侵袭网民的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公害”,也严重影响着网络安全、干扰着社会和谐。

  治理网络“公害”,晴朗网络空间,维护网络安全,刻不容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全党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发动全社会参与维护网络安全,培育“中国好网民”。“中国好网民”都该具备怎样的素质?“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民族、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当代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是全国网民认同的“最大公约数”,理应成为每个网民网上生活的“圭皋”。中央网信办主任鲁炜提出的“四有”好网民标准: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有守法的行为习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也为广大网友网上生活提供了“指南”。

  观念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培育“中国好网民”,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安全意识、文明素养、守法习惯等深植每一个网民的内心,外化于每一个网民的行动,才能从根源上消除网络暴戾土壤建设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晴朗天空,才能让安全意识落地生根构筑起国家网络安全的坚固长城。

  近日启动的“中国好网民”流行语和故事征集、“阳光跟贴”行动等系列活动,就是在以“接地气”的方式寓教与乐,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培育崇德向善的网络行为规范,进一步推动网民在网上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当“中国好网民”。这也是国家网信办为网络强国“添砖加瓦”的又一务实举措。

  近年来,国家网信办提速管理创新,先后出台“微信十条”“账号十条”“约谈十条”,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开展“净网”、“剑网”等专项行动,加强清理整顿规范网络传播秩序;发起“七条底线”、“网络安全宣传周”、“护苗行动”、“中国好网民”等系列活动,推动网络内容建设,弘扬正能量。以“积跬步”的姿态稳步夯实网络强国建设的根基,让我们的网络空间更文明,让网民的生活更幸福,让社会更和谐。

  位卑也别忘忧国,捍卫网络安全,晴朗网络空间,不仅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只要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文明的网络素养、守法的行为习惯、必备的防护技能,你就是一个“中国好网民”,你就是在为网络强国建设贡献力量。那还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中国好网民”的向往?

  “互联网+”时代,更需每一个网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当“中国好网民”,合力消除“网络雾霾”弘扬正能量,建设一个清澈安全的网络空间,推动网络强国梦早日实现。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新浪新闻

相关阅读

最新
闂傚倸鍊搁崐椋庢濮橆兗缂氱憸宥堢亱濠电偛妫欓幐鍝ョ矆婢舵劖鐓涚€广儱楠搁獮鏍煢閸愵亜鏋庨柍瑙勫灴閹晠宕f径濠庢П婵$偑鍊戦崕閬嶆偋閹捐钃熼柣鏂垮悑閸婄粯淇婇婵囶仩濞寸姵鎸抽弻锝嗘償椤栨粌鐭濋梺绋款儐閹瑰洤顫忕紒妯肩懝闁逞屽墮宀h儻顦查摶鐐寸箾閸℃ɑ灏柛銊ュ€婚幉鎼佹偋閸繄鐟查梺鎼炲€愰崑鎾绘⒒娴e憡鍟為柛鏃撶畵瀹曟澘螖閸涱厾锛涢梺瑙勫婢ф鎮¢弴鐔翠簻闁规澘澧庣粙璇差熆鐠哄搫顏ǎ鍥э躬椤㈡洘鎯旈埄鍐槱闂佺ǹ顑囨慨鐢垫崲濞戙垹绠i柣鎰暙濠€閬嶅焵椤掍胶顣插鐟版濡叉劙骞掑Δ鍐ㄥ絾闂佸湱绮敮鐐村閸儲鍊甸悷娆忓缁岃法绱掔紒妯肩疄鐎殿喖顭峰畷鍗炍旀繝鍌涘€梻浣虹《閸撴繈鎮烽妷褏绀婇柨鐕傛嫹 婵犵數濮烽弫鎼佸磻閻樿绠垫い蹇撴缁躲倝鏌﹀Ο鐚寸礆婵炴垶菤閺嬪酣鏌熼幆褍鏆遍柣搴幖閳规垿鎮╃拠褍浼愰梺缁橆殔濡稓鍒掔拠宸僵闁瑰吀绀佹禍楣冩偡濞嗗繐顏紒鈧埀顒€鈹戦悙鑼勾闁稿﹥顨婇獮蹇氥亹閹烘挸浜滈柣蹇撶箣閻掞箓锝炲澶嬧拺闁革富鍙€濡炬悂鏌涢妸褍顣肩紒鍌氱У閵堬綁宕橀埡鍐ㄥ箰濠电姰鍨煎▔娑㈡晝閿旇姤娅犻柡鍥ュ灪閻撶喐淇婇妶鍌氫壕濠碘槅鍋呯换鍫ョ嵁閸愵煁娲敂閸涱喗顏熼梻浣芥硶閸o箓骞忛敓锟�
闂傚倸鍊搁崐椋庢濮橆兗缂氱憸宥堢亱濠电偛妫欓幐鍝ョ矆婢跺绻嗛柕鍫濆€告禍楣冩⒑閹稿孩纾搁柛銊ㄦ閻g兘濡搁埡濠冩櫖濠电偞鍨惰摫闁诲寒鍘奸埞鎴︽倷閼搁潧娑х紓浣瑰絻濞硷繝濡撮崒娑氼浄閻庯綆浜為敍娑㈡⒑鐟欏嫬绀冩い鏇嗗懐涓嶉柨婵嗘缁♀偓婵犵數濮撮崐褰掑闯瑜版帗鐓熼柨婵嗗暙婵$晫绱掔紒妯兼创妤犵偛顑夐幃娆撳级閹寸姵顓婚梻鍌欒兌鏋い鎴濇楠炴垿宕堕鈧拑鐔兼煏婵炲灝鍔楁俊鎻掔墛娣囧﹪顢涘▎鎺濆妳濠电偛鐗滈崢鍓ф閹捐纾兼慨妯荤樂閿濆鐓ラ柡鍥悘鈺傘亜閺囶亞绉€规洖缍婇、鏇㈠閵忋垻宓佹繝鐢靛Х閺佸憡鎱ㄩ幘顔肩9濠电姵鍑归弫濠勨偓鍏夊亾闁告洦鍏橀幏鍝勨攽閻愯泛钄兼い鏂匡功閼鸿京绱掑Ο闀愮盎闂佺懓鐡ㄧ换鍐吹閸モ斁鍋撶憴鍕濠电偐鍋撻梺杞扮劍閹瑰洭寮幘缁樻櫢闁跨噦鎷�(r闂傚倸鍊峰ù鍥磻閹版澘鍌ㄧ憸宥夋偩閻戣姤鏅搁柨鐕傛嫹)濠电姷鏁告慨鐢割敊閺嶎厼绐楁俊銈呮噺閺呮繃銇勯幇鍓佺暠缂佺媭鍨堕弻銊╂偆閸屾稑顏�(h闂傚倸鍊风粈渚€宕ョ€n兘鍋撶粭娑樺椤╂煡鏌ㄩ悤鍌涘)闂傚倸鍊搁崐椋庣矆娓氣偓楠炲鏁嶉崟顐g€抽悗骞垮劚椤︻參鍩€椤掆偓閸熸挳鐛崶顒夋晩缂佹稑顑嗙紞妤呮⒒娴h姤纭堕柛锝忕畵楠炲繘鏁撻敓锟�

朋友圈为何轻易被判死刑忽悠

我更愿意相信,这是某种压抑已久的社会情绪的宣泄,而这种情绪被某网站精心策划的网络营销成功引爆。或者说,“人贩判死”瞬间触发了某个社会痛点,因之引发的情绪狂澜借助自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特征开始病毒式扩散。

动辄诉诸死刑类似怎么不去死

其实,静下来想想可能就会明白,“拐卖儿童应一律判死刑”只是一种盲动的情绪,并不会带来预期的正义目的,并不能有效地遏制拐卖儿童的问题。就好像我们冲动的时候说“你怎么还不去死啊”,冷静下来会觉得自己失言了。

一律死刑:多数人的暴政?

“继转基因、中医、吃狗肉、韩寒、胶原蛋白、PX…之后,又一个朋友圈掀桌话题诞生了…岂止朋友绝交,还有夫妻反目……”该话题昨晚还惊动了@联合国,不得不侧面暗示不该如此嗜血:“秘书长潘基文指出,21世纪没有死刑的一席之地。”

舆论能替人贩的生死立法吗?

舆论,特别是网络舆论,缘何喜欢给世界立法的问题。人的神经敏感、感情脆弱,遇到爱憎分明的事情,恨不得对所恨之事一棍子打死,对所爱之事捧到天上。个人的情感表达,在网络这个公共论坛上,再极端的观点都不难发现志同道合者。

  • “贩卖儿童一律判死刑”为什么不靠谱
  • 安倍最近遇到了哪些麻烦事
  • 黄金岁月:七七事变前的抗战准备
  • 张充和旧事:高水平的昆曲票友
  • 九部适合文艺青年的约会电影
  • 强势女人的爱情和婚姻容易触礁
  • 寻访广西桂林天下第一长发村(图)
  • close
    0条评论|0人参与我有话说
    分享到微博
    发布
    最热评论 刷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