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阳7月7日电 题:抗战老兵张奎:不怕死亡 只怕后辈遗忘那段历史
作者 张丹莉
“工农兵学商,一齐来救亡。拿起我们的铁锤刀枪,走出工厂田庄课堂,到前线去吧,走上民族解放的战场……”在贵州省纳雍县乐治镇,已92岁高龄的抗战老兵张奎见到记者时,唱起了这首歌。他告诉记者,这首歌叫《救亡进行曲》,他孙女很小的时候就教她唱,这也是他现在唯一还会唱的歌曲。
“我到的第一支部队是驻在湖北宜昌的国军第8军103师308团3营7连,军长郑栋国,师长熊树春,团长张敬轩,营长谭伯城,连长肖坤跃。同日本人在大球玉保、小球玉保、天台馆等进行了四年多的战斗。”张奎回忆,1939年,他去大定府(今贵州省大方县)看望母亲,路上遇到抓兵的,就去了军营。刚到军营,一姓谭的营长让人提来一支枪,比试一下张奎有多高。“枪立在地上,我还没枪高,差了一半截,营长看我年纪小,不忍心,就让我当了警卫”。就这样,不到14岁的张奎糊里糊涂地“入伍”,成了兵蛋子。
“松山战役,我们大概打了一个多月,当时我是副排长。一次战斗中,排长范绍奎阵亡了,我在火线顶上去当了排长。”张奎说,“手枪、步枪、轻机枪、重机枪我都会用,不会不行。战场上,战友阵亡了,你得顶上去。有一次肉搏,一个战友被对方缠住了,受了伤,我想开枪,又怕伤了战友,调转枪托,几下子把那个日本兵解决了,受伤的战友后来不晓得活下来没有。”
史载,防守松山的日军指挥官是第56师团直属野炮第56联队第3大队队长金光惠次郎(少佐),所领兵力约1340名。松山战役持续3个多月,防守日军终于不敌,仅一人逃脱,其余被歼,而国民革命军也付出了数倍于敌的惨烈代价。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据史料记载,抗战期间,贵州先后有近80万将士奔赴前线英勇抵寇,占当时贵州总人口的十分之一,他们曾参加过淞沪、台儿庄、平型关、中条山、南京、昆仑关、长沙、常德、衡阳、湘西、黔桂、滇西以及印缅等著名的战役或战斗。
“近十年来,通过近百名志愿者的努力,共发现黔籍抗战老兵400余人,其中最大的年纪107岁,最小的85岁。”贵州关注黔籍抗战老兵志愿者慰问团团长李建华介绍,遗憾的是,其中的104名老兵因年事已高,已经离世。
日本宣布投降后,同年张奎奉调经贵州、广西、香港,乘军舰到青岛,内战爆发后,参加了济南战役、淮海战役。
“我淮海战役中负了伤,被送往上海治疗,全国解放后,被解放军收容,部队首长在讲话时说,愿意参加解放军的我们欢迎。”张奎当时要求留下,可部队领导说,他的伤势严重,身体很弱,可以先回去,一是省亲,二是调养,康复后回来再分下连队。于是张奎拿着二野政委邓小平签发的通行证返回原籍,在广西南宁皮匠湾被当地土匪抢劫,证件全失。回来后,因其母亲年迈多病,就留在家乡参加武装民兵连协助剿匪,维护当地治安。
“今年92岁的张奎虽然刀刻额头、霜染须眉,但是硬朗如松,偶尔还下地种种蔬菜瓜果。”贵州关注黔籍抗战老兵志愿者阳光介绍,老兵张奎是今年4月才联系上的。看惯了生死的老兵面对人生的态度很豁达,当提及抗战老兵应享受到的待遇时,老兵总是大手一挥说:“在意那些干啥,我是去打鬼子的,把鬼子赶出中国,是我们的责任”。
像张奎一样的老兵大多生活在农村,显得拙朴木讷,沉默少语。但是只要谈到那场历时八年的战争,他们则显得激动无比,“子弹就在身边飞过,随时都要做好牺牲的准备”。
“我现在只有一个心愿,就是有机会再去看看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那里有我的战友、有我的记忆。”老兵张奎说,虽然时隔70多年,但是当初炮火的声音还回响在耳边。“我不怕死,怕的是这些后辈把我们那一辈遗忘了,忘了那段历史。”
“面对越来越少的抗战老兵,我时时都想去陪陪他们最后的日子,但是又怕面对那一张张沧桑的脸。”李建华说,他们在抗战中奉献了青春、失去了亲人、牺牲了战友,抗战结束后又回到了农村,选择了沉默,静静的生活着。
“有很多老兵没有找到,或许将在默默无闻中逝去。”民革贵州省委副主委张树昭则希望联合社会各界资源,与时间赛跑,寻找更多老兵,为他们送去力所能及的关怀和致敬。(完)
(原标题:抗战老兵张奎:不怕死亡 只怕后辈遗忘那段历史)
编辑:SN054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