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率高真是微信惹的祸?

2015年07月06日09:41  新闻专栏  作者:李思辉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李思辉

  离婚已像吃饭一样平常了。近日,民政部发布《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我国离婚率已连续12年呈递增状态。专家称,微信、陌陌等社交工具,已经变成婚姻的新杀手。

  我理解专家的意思,微信、陌陌等社交工具的普及,让出轨有了更大可能性。而出轨会破坏婚姻。于是现代社交工具就成了婚姻的杀手。这样的逻辑看似有道理,实际上并不成立。第一,使用微信等社交工具并不一定会出轨,出轨也不一定是使用社交工具造成的;第二,出轨并不等于感情的破裂、婚姻的终结。

  “出轨≠离婚”。著名作家汪曾祺上世纪80年代曾发表过一篇小说《捕快张三》。大意是说,捕快张三,结婚半年,经常出外办差不回家。媳妇空房难守,就和一个油头光棍勾搭上了。有一天张三回家发现了奸情,喝令媳妇去死。媳妇穿戴整齐正准备上吊,张三突然意识到“一顶绿帽子,未必就当真把人压死了”,于是赶紧把妻子救了下来。从此,夫妻两个,恩恩爱爱,过了一辈子。

  这个故事最早出自《聊斋志异》,体现了蒲松龄“对妇女多曲谅,少苛求”的主张。汪曾祺先生也盛赞张三“能掀掉‘绿头巾’的压力,豁达、难得”。张三以宽容之心谅解了妻子,避免了悲剧,捍卫了婚姻,值得点赞。这样说,并不是赞同出轨,而是注解一个朴素的道理:爱情和婚姻是人类最严肃的生活方式之一,它需要的是相互包容、谅解和共同修补,而不是动不动就把它撕得粉碎。

  再回到离婚率走高的话题。离婚率的持续递增并不是社交工具惹的祸,也不是婚外情多发造成的,而是人们对待婚姻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婚姻的神圣感、庄重感越来越不被看重。一些年轻人视婚姻为儿戏,动不动就闪结、闪离。更令人担忧的是,离婚的“不光彩感”也在不断丧失,离婚甚至有成为时尚和潮流的趋势。

  结婚、离婚固然是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但要看到,婚姻是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的基础,婚姻的稳定与家庭的稳定、社会的稳定是呈正相关的——离婚可能给子女、家庭和社会造成很大伤害,务须慎之又慎。年轻一代尤其需要学会用心修补婚姻、用爱保卫婚姻,而不是错把微信、陌陌当成“杀手”提防。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婚姻 微信 离婚 离婚率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