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名简称风波折射大学文化的贫困

2015年07月06日11:49  新闻专栏  作者:刘海明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刘海明

  大学间因为校名简称闹矛盾,由来已久。特别是那些刚走出校门闯社会的人,遇到他人问人家毕业于哪个学校,对方的一个简称,有时让你既愉快又失望:意外的他乡遇校友,失望的是此校友非真校友。比如,河南大学和河北大学,都简称“河大”。在本校这么说没问题,到社会上这么介绍就可能闹误会。个人交际的尴尬,解释清楚就没事了。法人单位间遭遇同样的尴尬,想调和矛盾谈何容易?

  近日,南昌大学和南京大学因为都把“南大”定为自己的学校简称,引发争议。教育部对学校简称未有详细规定,希望两所学校能规避引发校名争议的情况出现,协商妥善解决此事。(《新京报》7月5日报道)

  大学为校名简称闹矛盾,主管部门也没啥良策。网民把矛盾指向教育部:“教育部怕得罪人,不敢当裁判员。”“教育部的做法好像是不作为!回避矛盾的办法不是办法。”网友的心情可以理解,怎奈这真不是可以快刀斩乱麻的事情。自行解决,也许不失为一个最稳妥的策略。

  南昌大学和南京大学校名因简称闹风波,若是孤立的个案倒也罢了。怎奈这是个普遍现象,显然就不是化解眼前的燃眉之急,就万事大吉的。事实上,校名简称风波是大学文化贫困的写照。

  大学本该是文化含金量最高的地方。大学的文化含金量,从校名、校训、校歌、校徽和校旗等方面,都应体现一所大学的基本品质。校训的同质化,舆论早有诟病;校名虽没雷同的,但校名简称的雷同现象,却非常严重。究其原因,我们的大学在设立或合并之初,大学的缔造者和审批机构并未考虑到校名的文化含量问题。现在的大学,名称基本是以地名或地名+行业来构成。这样的构词法,省事、简单,大学的缔造者们不费思量就可以任意组合。后遗症在于,校名要简称,容易和其他大学重合。

  民国时期的大学,也许是数量少的缘故吧,简称重名的现象很少出现。但考察那个大学的名称,清华、复旦、南开、中山等大学,好像都有其特殊的含义。因为学校全称有特殊的含义,大学名称的字词重复率偏低。学校的简称,也减少了重名的尴尬。相反,“地名+大学”和“地名+行业+大学”构成的校名,没啥文化含金量,也给日后的交际带来烦恼。这是大学文化贫困症的一个写照,只是很少有人站在这个角度去反思罢了。

  如果说校名的命名不是现任大学校长能左右的,但在校名简称问题上,我们的大学管理者能费点心思,主动避免和同行的简称雷同,给自己一个有创意的“乳名”,总该可以的。遗憾的是,简称的确定,不少学校还是过于简单化,抽掉个别字词,忽略了他校约定俗成的简称。比如,南昌大学明知南京大学早已简称“南大”,自己偏要把“南大”写进学校的章程。

  南昌大学和南京大学的简称最终以什么方式解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风波给我们的大学提了醒:重视自己的大学文化建设,别成为舆论的靶子,对自己终归不是坏事。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南大 校名 南昌大学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