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卫健委主任马晓伟:23年后再担公立医院改革重任

卫健委主任马晓伟:23年后再担公立医院改革重任
2018年03月29日 10:31 一财网作者:马晓华

  原标题:卫健委主任马晓伟:23年后再担公立医院改革重任 | 部长新使命

  23年前,作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的马晓伟,带领全院职工大刀阔斧的进行了一场改革:创建“三级特等医院”和建设现代化新型医院的思考和探索,对寻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医院改革和发展的正确途径,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23年后,作为新组建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主任,马晓伟将带领新的机构,承担着新使命、展现新作为。

  3月19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第七次全体会议,大会经投票表决,决定马晓伟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3月27日,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北京正式挂牌。

  由此,卫健委正式走上新的征程。被卫生领域誉为最懂医疗规律的马晓伟,也将往更深层面推进医改。

  23年前医院内部的改革

  “马晓伟副部长是最懂医疗、最懂医院的人,对于医改,会有更深的思考。”这是2009年,新一轮医改启动时,一位医疗行业的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讲过的话。当时,马晓伟为原卫生部副部长。

  这句话不是没有缘由的。

  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的马晓伟,工作至今没有离开过医疗系统。1994年,在他35岁时,还引领了一场事关公立医院命运的改革。

  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

  1994年,中国的GDP为46759.4亿元。在市场上找饭吃,使得在500余所城市大医院里不断出现“院长难当”的叫苦。在新旧体制矛盾缠绕下,要想做个政府、患者、职工三方都满意的好院长,确实难上加难,全国卫生改革都在期待深化。

  马晓伟作为中国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考入中国医科大学的医疗系学生,毕业后当过卫生部部长的秘书,又回到沈阳从第一线做起,后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院担任4年副院长。这期间,他参与了北京大医院早期改革的调研,随同出国考察过欧美国家商业化或高福利的大医院模式。

  1994年,担任了医大一院院长的马晓伟,用了近4个月时间调研,对医大一院内部和外部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最后他的视线盯在了医院内部运行机制落后上,启动了“缩短住院日”的措施,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平均住院日是最能反映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否顺畅,医院的效益和效率比较敏感的指标,发达国家平均住院日一般在一周左右,而我国大医院平均住院日长达一个月。从表面上看,增加平均住院日数,医院的床位使用率高了,毛收入也提高了,但其弊端很多。一方面,严重浪费了卫生资源,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在卫生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加剧了求与供的矛盾。另外一方面平均住院日数长掩盖了医院工作效率低下,管理措施不力的诸多问题,此外也增加了患者治疗费用的负担。”1996年,马晓伟在接受《中国医院管理》杂志采访时表示。

  1995年4月以前,医大一院平均住院日为30.5天。三个月内,马晓伟把这一数字缩短到了15日。他把过去教授基本在病房诊病和教学,改为教授出诊,让经营丰富、医术水平较高的医生直接与患者见面,这一做法直接提高了首诊率。同时各检查、化验环节加快节奏,血液室、CT室、放射性室、心功能室等当天出结果,特殊检查次日出结果,病理报告第三天出结果。诊断结果明确,入院后不用检查。这种新的运行机制,避免了过去门诊、病房重复检查、反复会诊以及无效床日造成的时间和医疗费用上的浪费。

  用他当时对媒体所讲的话来说,困难,与其说提出种种新思路,不如说在于摆脱旧观念的束缚。

  对于医院管理滞后,工作效率不高,“看病难”、“住院难”以及医患关系紧张等,当时的马晓伟认为,问题不在于医院中工作的职工,在于医院的机制要改,要建立起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力、有活力的运行机制,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在现有医疗资源基础上集优成势,创造最大限度的工作效率和更多的社会效益,同时能为医院发展提供新的补偿渠道,走内涵建设为主的道路,就没有必要去办“三产”,搞“以副养医”。

  除此之外,马晓伟在当年就提出了医疗从“无序”到“有序”的理念。在目前看来便是“分级诊疗”。

  用马晓伟的话总来总结当年他所进行的那场改革:“医院必须主动顺应市场经济的形势和要求,灵活运用经济手段和政策,但从根本上讲,医院必须遵循医学规律,按规律办事。盲目发展外延,违背医疗规律的某些做法只是权宜之计,甚至还会对医院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从医院的功能定位,进行经济改革,建立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不同级别的医院应当发挥不同的作用和功能。”

  对于马晓伟引导的这场公立医院改革,当时主管卫生工作的国务委员彭佩云还专门做了批示:“中国医大一院的改革经验可以向全国医院推荐。”

  23年后面对内外联动的改革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但也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虽然目前公立医院已全面推开综合改革,全部取消药品加成,逐步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深刻的利益调整,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需要巩固完善,“三医”联动改革有待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亟需深化,医务人员积极性有待进一步调动。

  “未来的公立医院改革将会内外联动,过去外部条件不到位,不落实,今后有了医保部门承担‘药价保’职责,外部条件会更好。”医改专家、中国卫生经济学会财会分会副会长应亚珍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3月20日,原国家卫计委发布了《关于巩固破除以药补医成果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通知》,要求巩固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新机制,全面落实医疗服务体系规划,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以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和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治理机制为目标,着力落实好政府对公立医院的举办、监管权责清单和公立医院经营管理自主权清单。同时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扎实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扎实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持续深化药品耗材领域改革、持续深化药品耗材领域改革、全面开展便民惠民服务。

  “公立医院改革在外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将加速推进。未来公立医院改革,更多的要练好“内功”,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安全,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率,提升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协同性,提升医疗卫生机构经济管理意识和能力,控制成本费用,防范运行风险。优化内部绩效管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应亚珍表示。

  上述《通知》中要求“对照方案确定的各项改革政策,落实不到位的地区要查找原因、精准施策、限期整改。2018年4月底前,各地要将总结评估报告和整改措施报国务院医改办。2018年8月底前,整改措施要落实到位。”

  在应亚珍看来,“医改实际到了关键期:改革框架和路径已经清晰,部分地区在不同方面均有所突破,有经验有亮点。但目前总体上来看,基层百姓还没有很明显的获得感。所以,需要一鼓作气。”

  简历:

  马晓伟,男,汉族,1959年12月出生,山西省五台县人,198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8月参加工作。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

  1978年4月至1982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学习,毕业后历任卫生部科学教育司干部、办公厅秘书,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研究员、研究员、副院长、院长、党委书记,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辽宁省卫生厅厅长、党组书记等职务。

  2001年10月任卫生部副部长、党组成员。2013年4月任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2018年3月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

责任编辑:张义凌

马晓伟医院卫健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