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外滩画报专题 > 正文

爱因斯坦之悔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9日16:20 外滩画报

  广岛长崎变为一片核焦土之后,爱因斯坦说,1939 年7 月16 日,我做了这辈子最让我后悔的决定。

  文/ 连岳

  我听到的最频繁也最无趣的陈述是:“我想要自由,同时还得有保障, 我不想过那
种提心吊胆的日子!”

  自由的最强特征是你掌握着无限可能; 也可以说成,不确定性是它的属性之一。害怕生活的不确定性,当然应该找那种固定薪水的工作,然后等着退休领养老金。除了从富爸爸那里继承一笔钱之外,一般人在享受自由的同时,必然得承受不确定性的困扰。

  人愿意忍受奴隶主、上级官僚、公司老板的斥责,就是因为这样低眉顺眼可以换来人生的确定性——哪怕是确定你一定会被骂。这种近乎无法克服的软弱,可能正是人类史上许多蛮横者长久统治的人性基础。

  道理前人都说得很清楚了,《时代》杂志评选的20 世纪最重要的100 人当中,数学家库尔特·哥德尔(Kurt Godel) 的“不完全原理”,被认为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不过让数学家们气得吐血的是,这种影响很大部分是建立在误解之上。用普罗大众听得懂的,也是不太负责的话来转述,就是哥德尔打破了数学的确定性神话—— 在一定条件下,有些数学命题既不能证明为“真”,也不能证明为“伪”。

  哥德尔在人性理智最信赖的领域,道出了人类永远要生活在不确定性当中的秘密; 他最后于普林斯顿医院绝食而死,因为他“确定”所有的食物都有毒—无论是谁,总是会有犯傻的时候。

  正因为人总是不够聪明,再加上世界的不确定特征,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把话说死,无论当下看起来多么正确的事情,也许不过是流沙之上的皇宫。

  数学这种理论有点清高的话,人类在核技术上的观念转变与冲突,能更加直观地说明我们立足之地的不确定性。

  20 世纪最重要100 人当中,当然少不了爱因斯坦。美国历史频道(History Channel) 前不久播了10 集专题片《改变美国的10 个日子》。1939 年7月16 日,爱因斯坦做了决定写信给罗斯福总统,力促研究原子弹,就是其中的一集。其后,他写了第二封信要求保证研究小组的资金。而当原子弹实验成功以后,他震惊于其巨大的杀伤力,写了第三封信给罗斯福, 请求他禁止使用原子弹。可是最后一封信,罗斯福没能看到—他死了。

  继任者杜鲁门决定在战争中使用人类有史以来最牛逼的炸弹,在广岛长崎变为一片核焦土之后,爱因斯坦说, 1939 年7 月16 日,我做了这辈子最让我后悔的决定。

  包括日本人在内,没有多少人会责怪爱因斯坦,二战的胜负,在某种程度上看,是纳粹德国与美国在竞赛谁更快制造出原子弹,德国研究小组带头人可是天才级的海森伯格。也就是说,人类迟早会进入核武器时代。只不过,由倒霉的爱因斯坦来承受心理压力罢了。

  爱因斯坦在接下来的人生当中, 致力于弥补自己的“错误”,把许多精力用于鼓吹全球禁止核武器。冷战期间美苏的核竞赛,让人类时时处于世界末日的阴影之中,爱因斯坦的努力日益成为知识界的主流。核技术终于在1986 年4 月26 日,以切尔诺贝利核灾难让人类社会体验到了什么叫“核恐惧”。这场灾难具体的伤亡数字,现在还是个谜,如当时的苏联政府宣称, 只有百来人伤亡,而悲观的专家认为

  不下于20 万人直接间接死亡,核难的中心区域现在仍然属于极度危险范畴。

  切尔诺贝利20 周年之际, 各大媒体自然难免再度关注切尔诺贝利,《国家地理杂志》(National Geographic)4 月号,花了近四分之一的篇幅让它的读者看看什么是核废墟、核电厂的控制室、灾难的源头, 看起来,竟然有一点颓废之美呢。

  BBC 在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地进行了系列报道,认为核灾难后果将延续至若干世代以后。而WHO( 世界卫生组织)、IAEA( 国际原子能机构) 的观察则是,这些地区的人患癌症等恶性疾病的发病率上升,甚至有遗传学家认为,核辐射在人身上的病变会通过遗传世代传承下去..

  对核的厌恶,自1986 年4 月26 日起,深植欧洲人之心。《明镜》周刊索性“朝花夕拾”,把当年的旧文再拿出来登一遍,当年欧洲人天天关心风向( 千万不要再刮东风了),不敢喝鲜奶..他们可能不想再尝这些惶恐了。

  不过否极泰来,新鲜的伊朗核危机与陈旧的核灾难,都无法阻止一批意见领袖转变立场,认为人类还是普遍接受核技术为好。“绿色和平”组织的创始人之一帕特里克·摩尔(Patrick Moore)4 月16 日在《华盛顿邮报》发表《走向核能》,公开表示他改变了30 年以前反对核技术的立场,相反, 只有核能的广泛运用才能让人类在

能源危机看到希望,而且可以大大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全球气温变暖的趋势才能得以扼制。至于切尔诺贝利式的灾难出现后怎么办? 摩尔的解释是,任何技术都会有危害性,正如
车祸
会死人,我们却不能放弃汽车; 同时, 现在的核电站越来越安全,可以经得起
波音
飞机的撞击而不损坏。

  摩尔辩解是经不起推敲的,一是核灾难具有毁灭性,后果不可估量; 第二更是胡话,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核电站。

  核战争没有胜利者,结局只能是人类全部灭亡。有人据此认为,大可放胆让所有人得到核技术,反正也没人敢用嘛。这可能高估了人性,把人类彻底置于毁灭的边缘,只要有个疯子自己不想活了,就可以拉全人类殉葬——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能带来报复的快感呢?

  根据“不完全理论”,再加上这几十年来的核技术经历,我们现在知道的只是,它是极度危险的东西,而且得到它的门槛越来越低。从这点来看, 这个星球上的每个人,命运都增加了不确定性。-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