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南都周刊专题 > 正文

假名人博客大史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7日19:01 南都周刊
假名人博客大史记

假名人博客大史记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记者 陈黎 北京报道 策划 陈黎 潘黎冰

  (引言)

  点开这些地址,赫然已是一个个沉寂的废墟。

  但不知道的人能想到吗?

  不过就在两年前,这些博客曾轰动了全美。

  虽然是假博客,却“真”的回肠荡气,制造了不可复制的传奇。

  假博客(fake blog),美国人专门为它造了一个词(flog),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博客里描述的人物和故事多为虚构,博主却故意误导读者,

  “嗨,这可全是真人真事。”

  另一种是假冒名人或公众人物之名,

  如被美国《时代》杂志点名的克林顿的假博客。

  2004年是美国博客的黄金时代,

  这一年,在美国的博客圈里发生了许多大事件,

  而假博客便是其中之一,

  2004年确实是英语博客喧嚣与骚动的一年,充斥着性和谎言。

  当年年底,《时代》杂志在年终盘点时,终于给了博客一席之地。

  两年之后,英语博客逐渐走向了平稳和务实的道路,

  但是美国的博客大国地位却被中国和日本赶超了。

  虚构的女同志

  Soli不想过多体会那些受伤的心灵的感受。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一个后现代式的虚构游戏。但他心里十分清楚游戏规则,“如果我一开始就说Layne是虚构的,肯定不会引起这么大的关注。”

  在第一种假博客里,最经典的案例是一个名为“Plain Layne”(plainlayne.dreamhost.com)的博客,2004年轰动了全美。此假博客可谓“真”的回肠荡气,令人拍案叫绝。“Plain Layne”从此成为不可复制的传奇,迄今为止,没人可以打破这个神话。

  奇就奇在这场骗局居然维持了三年的时间。2001年,“Plain Layne”的私人日记在网上横空出世,立刻吸引了大批忠实的读者,每天至少有5000人在焦急地等待她的更新。从一开始,博主便毫不隐瞒地透露了所谓真实的信息,她叫Layne Johnson,生于1977年,一名来自明尼苏达的女同性恋者。为了使故事更加栩栩如生,她在博客上贴了很多照片:有时带着愠怒的笑容,微露牙缝;有时斜倚在游泳池边;有时站在玉米地的中央……她有很多伙伴,他们的照片也被贴在博客上。根本没有理由怀疑她不存在。你肯定以为,哪天走进明尼苏达,就可以遇见她,向她问寒问暖。

  她的生活既忧伤又色彩斑斓。在一次被强暴的经历后,她变成了女同志。她成功勾引了一个异性恋女子,并与之订婚。她有姿态各异的火热的双性恋生活。她一星期可以和三个不同的女人上床。她手淫。多年以后,她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

  她工作勤奋,不管是在她的IT公司,还是在博客上。三年间,她几乎每天都更新博客,不让自己的FANS失望。她写很长很长的日志,和他们分享生活的喜怒哀乐。她的文笔酣畅放肆。她的故事引人入胜。但是,她没有理由不存在。她和FANS通信,在即时聊天工具上把他们加为好友。

  但,她的确不存在。事先没有任何迹象,2004年6月9日,她的博客消失了。只留下一串神秘的用波兰语写的错误信息。成千上万的日志、照片、评论全都人间蒸发,仿佛这个叫Layne的女子从未降临。

  FANS抓狂了。他们开始怀疑她的真实性。至少有几百个人卷入到这场福尔摩斯式的调查之中。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通过各种网络技术手段和知情人爆料,很快嫌疑人被锁定为名为Odin Soli的男人。

  与此同时,大家却惊讶地发现消失了11天的“Plain Layne”又回来了!原来Layne的FANS出钱买下了这个已被放弃的域名,通过网页快照收集到全部被删除的内容,包括图片和评论,按照原样仿制了这个博客。和以前一模一样,只是再也不会有人去更新了。

  Odin Soli是谁?男,当年35岁,已婚,有两个孩子,在明尼苏达经营一家技术公司。Soli在采访中承认他就是Layne的制造者。他说,“我是Layne惟一的作者,除了我的妻子,没人知道这件事。Layne没有生活中的原型,纯粹虚构。我从来也没有去过Layne那样的疯狂派对,没有见过她遇到的各种人。有了Layne,我感觉自己过上了另外一种生活。至于照片上的Layne是谁,我无可奉告。”

  始终没有人见过照片中的女子,没有人可以指认这个女人。

  FANS分成了两个阵营:一半气得发狂;一半欣赏Soli的智慧。一位和“Layne”有过交往(通信和网聊)的明尼苏达作家说:“我和她聊过天。我感觉和她建立过某种私人的情感。”三年的时间,FANS在她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真相大白之际,让他们如何去面对被愚弄的事实?

  有一个Layne的崇拜者非常伤心地说,“我真希望Soli是Layne虚构出来的。真希望有一天Layne会从哪个角落走出来说,不是他虚构了我,而是我虚构了他。我的故事才是真的。”

  很庄生梦蝶。可惜那个叫Layne的女人是一场游戏一场梦。

  两年之后,Layne的日志已经很难在网上找到了。那个博客地址依然可以打开,但是只有一段告示:“Plain Layne走了……这场秀的真正明星是左边列出的这些人,他们在她消失后没有放弃寻找……”

  (小标)被恶搞的总统先生

  应该说此博客是史上最强的假名人博客。伪造者非常专业,对克林顿的政治生活和私人生活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在写作态度上也诚挚有加,一扫其它假名人博客过度反讽的面目。看看那些假冒金正日或布什的博客,因为没做好功课,假得也太不靠谱了。

  在2004年7月,《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给克林顿的博客(http://billclintondailydiary.blogspot.com/)定性为假博客,但是这个神秘的博主一直写到2005年3月。随后也是人去楼空。与“Plain Layne”案不同,媒体和网友似乎都没有太大的兴趣去掘地三尺,揪出幕后的伪造者。

  然而,克林顿的假博客曾经迷惑了许多人。既然克林顿可以和莱温斯基做那种事,亲自写个博客,也不是不可能的吧。假设从所有的美国总统中挑出一个热衷于写博客的,克林顿应该当仁不让。当时正值克林顿在全美各地巡回签售《我的生活》,假博客详细纪录了售书的情况,里面的不少细节都和克林顿的行程完全吻合,这实在让人不得不信。

  除此之外,假克林顿还擅长抒情,很容易抓住读者的心。他在2004年6月9日的日记中写到:“我感到我的时代结束了。照在我身上的光没有了。我过去是个大人物,现在仅仅是一个公民。过去人们爱我、恨我。我还能继续生活吗?我有切尔西,她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生活。希拉里也有自己的生活。我出局了。如果我不是那个政治家比尔·克林顿,我是谁?对,我只是政治家克林顿,我什么也不是。我感到如此的孤独,即使是和朋友,和支持者,和希拉里和切尔西在一起,我也是那么孤独。突然间,我57岁了,我是NOBODY。看看四周,保镖靠在椅子上。他冷漠地看了我一眼。我看见清洁工在擦窗户。她脸上的表情像是在说她宁愿去一个更好的地方干活。……这就是非政治家的生活。公民克林顿的生活。没有任何值得荣耀的地方。”

  假克林顿甚至大爆和希拉里的隐私。他说,“昨天棒极了。我做了。我和希拉里做爱了。这是很久以来的第一次。我不知道是如何发生的。我们都很有兴致。我正在听爵士乐,她忽然抓住我的胳膊,深深地看我的眼睛。把头放在我肩膀上,手绕着我,跳舞……吃完饭后我们上床了……我最喜欢的姿势是传教式,我不知道为什么。做爱时,看着身上的女人,真是太甜蜜了。”这样色情的细节虽然极易引起怀疑,但是却符合克林顿本人的性爱逻辑。

  为了增强可信度,伪造者刻意模仿克林顿的文风和措辞,再加上时不时地对美国政治发表感想,比如谁谁给他打电话,和他谈论美国大选,真有不少网友上当受骗,兴奋地四处广而告之:“克林顿的博客是真的!太有意思了!”一位旧金山的工程师是通过朋友得知这个博客地址的,“我刚开始看的时候也相信它是真的。而我的朋友一直确信无疑,把博客地址发给了许多人。”

  《纽约时报》并没有拿出过硬的证据来证明它是假博客。只有一位叫“TAS”的网友推断克林顿博客实际上是出自“Ricky Vandal”网友之手。TAS发现登录克林顿博客的IP地址是荷兰的IP。而此人就是网上有名的Ricky Vandal。据说,Ricky Vandal是个政治狂人和博客狂人,此人拥有的真假博客达100个之多。

  TAS在邮件和自己的博客中质疑Ricky Vandal,“你,一个远在荷兰的家伙,为什么对美国的政治如此感兴趣?你冒充克林顿到底有什么企图?”TAS以为,除了阴险的政治目的,Ricky Vandal还想从假博客中赚取钱财。

  两个人就这样在电邮里斗了起来。

  Ricky Vandal给TAS回了一封邮件,“你在做什么?这么好的天气。你该罢手了,别再追踪我。请删除所有关于我的帖子。这种话我只说一次。”

  一个游戏结束了。但是我们却无处不在游戏之中。

  (小标)杀死比尔

  真昆丁告诉经纪人,他非常享受这个创意,并且祝福这个假工程。他的经纪人也得到了极大的乐趣,她说,“我把这个博客推荐给每个朋友……尽管它是假的。这家伙干得漂亮,不是吗?我真不忍心扫他的兴。但是,我要说,昆丁连鼠标是什么都不知道。”

  这件事也算旧闻了。但是很值得回味。

  昆丁·塔伦蒂诺是著名的天才导演,曾执导过《低俗小说》和《杀死比尔》等电影,在全世界拥有众多铁杆粉丝。昆丁·塔伦蒂诺有时简称为QT。

  2004年夏天,一则IMDB留言版上的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一名昆丁·塔伦蒂诺的粉丝声称,他在书店里偶遇昆丁本人,昆丁给了他一个自己的博客地址:http://qtdiary.blogspot.com。这个似是而非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一个星期之后,点击达到了100万。

  和克林顿博客类似,造假者非常熟悉QT的语言模式和生活细节。QT说话絮叨,语言粗野,fuck或shit不绝于耳。QT的口头禅是ALRIGHT,这点也被造假者利用,成为QT假博客的真标识。假QT收到大批粉丝来信,他还热情地在博客上一一回复,虽然脏话不断,态度倨傲。这才是QT!没错,很多人信了。

  假QT甚至放出话来,他要执导下一部《007》。这条假消息被影迷当作真消息,发布在各大网站上,直到真QT的经纪人Bumble Ward亲自出来辟谣。

  有意思的是,假QT也在假博客上辟谣,说他是真QT。他在2004年8月27日的博客上发表声明,“上个星期很多人在说我的博客是假的……你们好好想想吧,为什么我不承认它是假的?因为它是真的。”他过多的在博客中使用ALRIGHT这个口语,反而露出了马脚,但假QT对此的回应很真QT,他说:“我有一个秘书帮我打字。这就是为何有这么多ALRIGHTS,ALRIGHT?”有人进一步问,“可是你的经纪人说它是假的。”假QT回复道:“这条最先发布在留言版上的消息才是假的。我的经纪人从来没说过它是假的。这是谣言。是以讹传讹。”又有人问,“既然是真的,你为什么不在媒体上公开说明呢?”假QT回答,“我想过正常的生活,我不想把它弄成一个不得了的公众事件。”

  这个假QT巧舌如簧,云山雾照,把网友彻底弄晕菜了。

  然而,假的早晚要现形。

  事实上,真QT和他的经纪人一直在悄悄地观看这场好戏,一边看一边乐。真QT告诉经纪人,他非常享受这个创意,并且祝福这个假工程。他的经纪人也得到了极大的乐趣,她说,“我把这个博客推荐给每个朋友……尽管它是假的。这家伙干得漂亮,不是吗?我真不忍心扫他的兴。但是,我要说,昆丁连鼠标是什么都不知道。”

  眼看纸包不住火,开博三个月后,假QT悻悻然地清空了博客,留下一个废墟。

  短命的假QT博客,赢得了主流媒体的高度评价。《时代》杂志在明知它是假博客的同时,仍然把它放在名人博客一类下,同时给了它四星的高分。

  和“Plain Layne”不同,QT假博客一开始就是假QT和FANS的互动娱乐,每个人都从中得到了超级快感,而不是伤害。GAME OVER,大家也乐得放过始作俑者。因此,时至今天,假QT的真实身份还是一个谜。或许也是Ricky Vandal干的?鬼知道。或许他又去捉弄别的名人了,谁知道?

  (南都周刊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

  相关资料:这些是真的

  美国的假名人博客盛行,但真名人博客却很早就有了。《福布斯》杂志在网上做过一个调查,推选2003年最佳名人博客,排名前五的是:

  www.wilwheaton.net www.moby.com/cms/viewalldiary.asp

  www.williamgibsonbooks.com/blog/blog.asp

  www.barbrastreisand.com/news_statements.html

  davebarry.blogspot.com

  排在第一的Wil Wheaton(威尔·惠顿)是一名电影演员,出演过《伴我同行》等电影。他虽然不是好莱坞的一线明星,却是名人中的一线博客写手。排在第四的是大家很熟悉的歌手芭芭拉·史翠珊。

  威尔·惠顿的博客是从2001年开始动笔的,竟然一直写到现在。他在博客中聊生活,聊看的电影,聊逛的网站,聊玩的Game,聊看的卡通,聊他的老婆和小孩等等。一位台湾的网友评说,“在博客中,可以看看他对其它的演员,在私底下,在镜头之外的看法;对明星有兴趣的人,可以看看这一个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怎么谈他喜爱的电动、他的家庭、他的反战、他的一天生活(包括有演出时跟没演出时),我们可以看到他和他的偶像一起拍戏时,是多么地手足无措,连拿个CD签名都不敢;也可以看到他对某些现象打抱不平时,和常人一样愤怒的话语。”因为他的博客大受追捧,他的博客书《Just a Geek》也随之热卖。

  2005年8月,克林顿的夫人希拉里也开博客了,这回绝对是如假包换,总不能夫妻俩都被人开涮吧。希拉里的博客(http://health.yahoo.com/blog-for-hope/clinton/)是一次公益行为。雅虎网站和美国癌症协会联合发起了一项“希望博客”活动,邀请十二位世界级的名人和政治家开通为期一个月的主题博客,呼吁大家关注癌症和癌症病人。最重量级的名人就是希拉里。

  希拉里的第一篇博客写于8月14日。篇幅不长,内容枯燥,虽然这篇博客言之无物,还是有454个回帖,多数是诉说亲人的癌症经历,感谢希拉里的支持,也有少数攻击希拉里的政治观。

  希拉里总共只写了四篇博客,主要围绕着乳腺癌。平均一周一篇,都很短。不知是什么原因,第二篇博客的回帖锐减,只有47条。和中国的名人博客动则上千条回帖相比,希拉里的博客实在是门庭冷落,根本就没有人去“抢沙发”。

  相关专题:南都周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