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求是》-《小康》杂志专题 > 正文

勿求人人皆似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1日09:54 小康杂志

  让人自悟为上,引而不发为中,强加于人实乃下策。

  ★文/云溪子

  某君,天资聪颖,虽未达过目不忘,却已遇事不忘者十有八九;察事虽未秋毫不失,却已慧眼独具;言事答对反应之快,令同事瞠目。不仅如此,工作不畏艰辛,连续加班口
无怨言,思不懈怠。众人谓之“干将”、“强人”。

  不料此君升任领导之后,虽更加勤奋、吃苦耐劳,却始终未获大多数同志赞誉,与部分同志的关系甚至有些紧张。此君为之苦恼不已,曾向吾倾诉。吾很佩服此君的能力、干劲、天资。一些同志对他的微词,吾也曾有耳闻。吾同情他,一时却又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为求答案,吾开始观察他的待人接物。

  一日,见此君与两同事讨论一份材料。甲曰:这份材料实在难写,素材不足,一些观点也不成熟。此君曰:我们不能看难易,要看结果,达不到水平不行!乙曰:我二人已经绞尽脑汁,实在无能为力了。此君曰:再加加工吧,起码应被我认可。二人无语,携材料离去了。吾拿过那份材料看了一番,据吾之了解,这两位同志将材料写到这般水准,已经难能可贵了!可某君乃搞材料的行家里手,以他的标准,自然难以通过。

  一次,开会讨论一事。众人与此事分歧较大,各执一端,互不相让。此君慷慨陈词,语锋锐利。经过长时间争执,多数人意见逐趋一致,然仍有几人固执己见。此君甚为不悦,曰:这事并不是难解的疑团,至于那么不开窍吗?被指责为“不开窍”几个人不再说话,然脸上掠过几丝浮云,明显地映出他们心中的不快。吾明白,这件事对此君而言,实在是再明白不过了;然对于固执己见的几位来说,就不那么好理解了。因为,二者在工作经验、认识水平、理解能力上有不小的差距。

  还有一回,大家在一起起草一个条例。原计划一周完成任务,不料节外生枝,几经周折,十天过去尚无结果。众人虽已十分疲惫,仍咬牙挺着。一天,同事H找到此君,要求请假回家两天。此君曰:大家都在坚持,你非请假不可吗?H答道:家中的确有急事!此君又曰:才十多天就急成这样?我也一个月没回家了,不也在干吗?几个同事差不多异口同声道:这又不是打仗,有急事就回去一趟呗,管他是干了十天还是一个月!

  此类事情,还有若干。吾在想,此君有什么错吗?实在想不出他错在哪里!但从若干事情中,吾渐渐觉察到一点:此君总是在用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企求他人皆似我。其实,这也无大不妥。战争年月,那些能打恶仗、硬仗的指挥员,不也是这样要求士兵的吗?但是,可以明显感觉到,众人对他的此种态度,持有异议。这又是为何?

  吾带着这个问题,与几位同志聊过。有人说,此君能干,就是待人缺乏些厚道。有人说,若人人都一样,他也就不成其为他,我也不成其为我了!还有人说,人各有长短,勿因己长而不见他人之长。

  经过反复冥思苦想,吾头脑中渐渐理出了一些头绪。这种情况,具有相当普遍性,吾也常常如此。

  不知为何,是出自人的本能,还是某种利害,人大多有一种思维惯性:常以我为中心—以己之好恶论美丑,以己之尺度定短长,以己之品行判善恶,甚至企图用自己的面目复制他人。

  既然许多人如此,那总会有它的原因。但细细想来,这种现象虽有原因,但却不尽合理合情。

  其一,人不可能一样。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树叶尚如此,何况人乎?差异乃个体存在的根据。正因为有差异,才有了张三李四,才有丰富多采的世界。既然如此,欲求他人皆似我,岂非明知不可而为之?

  其二,不知人,不知己。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道德经·三十三章》)。欲求人人如我,既不知人,也不自知,故不“明智”。若知人,则应既知人之类我之处,亦应知人之异我之处。人既与我有同有异,则应知人不可能为我。若自知,则应既知己之长,也知己之短。既然知己之长短,则应进一步知道:以己之长度人,涉嫌苛求;以己之短度人,岂非己病而欲他人亦病?不智不明之举,不可为矣!

  其三,以同一标准度量不同的人,失之公允。人甚众,定有贤于我者,亦定有不及于我者。若求人人皆似我,对贤于我者岂非降格以求!如此无异于要孔夫子去念三字经。对不及于我者,又乃人为拔高,总不能让目不识丁者去中

状元吧!实事求是,因人制宜,量体裁衣,各得其所,才是公允之举。

  其四,无视他人意愿,强加于人。己有能、为善,不在自显。天长日久,他人或知或不知,在于他之悟性,不知亦不为过。既己知,他人效与不效,在于他之追求。向善之心,人多有之;见贤而效,常人之理。吾等可提倡大家仿贤效能,但不能强人以我之意志为转移。

  吾以为往深里说,此中有一个尊重他人的问题。人无论贫富、贤愚,皆有尊严。古人不为五斗米折腰,不食嗟来之食,为世人称道。说到读书人,则自尊更甚。尊重他人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上级,更要循循善诱,切不可将自己的意志简单强加于人。

  上述几点,其理并不深奥,可为何吾等常常不觉呢?其原因可能多多。然吾以为,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头脑中想自己多,而想他人少。作为领导,说到底乃群众观点问题。这般说,有些同志可能心中不服。但是,若心中总是装着群众,何以会事事、处处以我为标准呢?

  吾将这些想法与此君作过交流。此君听罢,良久不语,其眉宇间流露出几分委屈、几分无奈。最后,他长叹一口气曰:“我真得好好想想。”

  一晃两年未与此君谋面。一日,见他单位的两个同志,谈起此君近况。两位同志均认为此君变化很大,颇体察下情,与大家相处日洽。吾与此君共事多年,算得老朋友了,得知其进步,心中甚慰。

  求子女、爱人似我尚不可得,何况同事乎?对人多一些体谅,多几分宽容,不但利于工作,还会换来别人对你的理解,何乐而不为呢!

  勿求人人皆似你,求人人对工作尽心尽力足矣!

  相关专题:《求是》-《小康》杂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