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南方人物周刊专题 > 正文

悬疑小说家蔡骏:恐惧无处不在(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1日12:13 南方人物周刊
悬疑小说家蔡骏:恐惧无处不在(组图)

蔡骏 荒村公寓(繁体版)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悬疑小说家蔡骏:恐惧无处不在(组图)

蔡骏 玛格丽特的秘密


悬疑小说家蔡骏:恐惧无处不在(组图)

蔡骏 新旋转门封面


  恐惧就是一具骨骸,当你内心的大门被某种力量打开时,这个骨骸就会得到复活

  -本刊记者 徐琳玲 发自上海

  蔡骏的腮帮子一鼓一鼓,他正认真地咀嚼着鸡块。

  迎面飘来的是一股肉香。闭上眼睛,脊梁骨一阵发冷,头一晚读《肉香》的情景再次浮现,背后似乎盯着无数诡谲的眼睛。睁开眼,对面的蔡骏依然慢条斯理地咀嚼着,T恤上,格瓦拉式的黑胡子微微翘起,竟也有了几分狰狞。

  写恐怖小说的蔡骏,却是位年轻的上海好好先生,个子不高,习惯低着头说话,羞涩,温和。

  22岁开始发表小说,同年获得“人民文学•贝塔斯曼杯文学新秀奖”,2001年出版长篇惊吓小说《病毒》,从此一发不可收,至今已出版《诅咒》、《猫眼》、《幽灵客栈》、《荒村公寓》、《地狱的第19层》等多部长篇小说,其中《诅咒》被拍摄成电视连续剧《魂断楼兰》。凭借其独创的心理悬念风格,蔡骏被热捧为国内悬疑惊悚类小说的领军人物。

  “女鬼”带来的灵感

  摩羯座,O型血,总是被划为“80后”,其实,蔡骏出生于1978年,上海一户普通人家的独生子,小时的梦想是成为国家地理绘图员。

  内向,很少和别的孩子玩,还有些莫名的忧郁。在钢筋水泥堆砌的狭小空间里,寂寞地成长。每逢假期,家里总是空空荡荡的,书架上的书,成为他打发时间的惟一消遣。“什么都看,看得很杂,主要还是历史性的东西,还有武侠。”

  书看多了,总是浮想联翩,沉浸在自己构筑的世界里,“鬼故事倒看得不多,仅限于家里4本白话的《聊斋》。”

  中学时,蔡骏就读的学校离家很远,在上海郊区,周围是大片田地。学校隔壁是个工厂,解放前是公墓,埋着一些旧上海相当有名的人,其中就有自杀的女明星阮玲玉。“有时,在学校里踢球踢得比较晚,常常会把球踢过围墙,就要爬过去拣球。在工厂里走的时候,就想,会不会走到了阮玲玉身边。”

  生前命运多舛、红颜薄命的女尸,后来是他小说中命定要出现的角色。

  16岁,蔡骏开始动手写东西,写短文章,写诗,写了两三年。“不知道将来会怎样,种种的不如意,有很多话不能说,有倾诉的欲望,又无从倾诉,就开始变成文字。”

  邮电学校毕业后,分到一家行业博物馆,蔡骏所做的事,就是每年为馆里编一本行业年鉴。生活日复一日地重复,无聊,烦闷,“要给自己另外找一个世界”。他开始不停地写文章,写诗,看书。1999年,感到“脑子里有很多故事,诗是没有办法表达的了”,就开始写中短篇小说。第一部作品是个1万字的爱情小说,一个少年爱上了有夫之妇,结果是个悲剧。

  这个时期他的作品,如《一封家书》、《恋猫记》等,都带着比较浓的纯文学色彩,文字优美,且忧伤,惊悚的成分不多。后来,这些作品大多被收录到小说集《圣婴》中。多年以后,貌似谦逊的蔡骏对自己的早期作品评价颇高,“写得挺好的,不过,是和现在不同的路子,都是写给自己看的。”

  2000年,蔡骏开始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文字。慢慢地,他有了自己的读者群。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他迷上了“恐怖大师”斯蒂芬•金的小说,并敏锐地感觉到自己在这方面的天赋。

  这一年圣诞节前后,一个名为 “女鬼”的病毒在网络上肆意传播,蔡骏由此得到灵感,他把这个病毒和《日暮东陵》记载的一段历史糅合在一起,用两个月时间写成了《病毒》。这部10余万字的小说放在网上后,很快得到网友热捧。一家出版社也注意到了他。一年后蔡骏的第一部长篇恐怖小说正式出版。

  2004年底,是蔡骏的又一个重要转折点。当时手机短信大行其道,而蔡骏正着迷于“19层的地狱”这个名词。将“地狱”和“短信”这两个关键词连接起来,恐怖小说《地狱的第19层》在他大脑里成型了。这一次,故事的主人公正是前一个“荒村系列”中惟一存活下来的S城某大学女生春雨。劫后余生回到校园的春雨,自从收到一条“你知道地狱的第19层是什么?”的手机短信后,便莫名地陷入一个极度恐怖、无法脱身的地狱游戏之中。

  《地狱的第19层》几次重印,共卖出28万本,创下了中国本土原创悬疑惊悚类小说的最高销售纪录。之前的《荒村公寓》也达到了20多万本的成绩。这一次,蔡骏真的出名了。

  灵感和想象,是蔡骏创作的源泉,“经常会在很小的事情上冒出灵感,有时甚至是在做梦的时候。后来获文学奖的《绑架》,就是来源于梦境。”

  而他担心的,竟然是“怕脑子被太多突如其来的灵感给撑坏”。

  人的内心是个最大的悬疑

  人物周刊:说到底,人的恐惧是来自内心的。究竟是什么让人恐惧呢?

  蔡骏:恐惧是人的本能。这种本能来自于未知——对命运的未知,对物质世界的未知,对人心的未知。每个人的心中都压抑着恐惧感,比如怕黑,怕各种怪异的声。恐惧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多数时候,它就是一具骨骸,当你内心的大门被某种力量打开时,这具骨骸就会复活。

  人物周刊:制造出了这么恐怖的故事,倒想听听恐怖小说家蔡骏害怕的是什么?

  蔡骏:总体上,我还是乐观的。但也有恐惧的时候。没有人能完完全全地掌控自己的命运,他在客观世界中受到很多限制,需要和别人交往、互动,也没有办法去控制别人的想法和行为。

  其实,人的内心是个最大的悬疑。譬如你喜欢对方,你就会猜对方是怎么想的,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悬疑了。这个时候,往往就有恐惧的心理存在,害怕失去。

  人物周刊:你恋爱过吗?

  蔡骏:……

  人物周刊:或者说,你现在正在谈恋爱吗?

  蔡骏:我现在没有在谈。

  人物周刊:你在意的是?

  蔡骏:小的时侯,最在意的是学习。现在,主要是来自情感方面的困扰。

  人物周刊:你认为这个世界有鬼魂或者幽灵吗?

  蔡骏:我不知道。其实我是反对迷信的,我也不主张写鬼故事。文学中的鬼,就是一种文学形象。《聊斋》中的女鬼都比现实中可爱。你看,蒲松龄是一个穷书生,在家里又不得不对着黄脸婆,其实满足的是文人的意淫。

  我不喜欢那种写荒郊野外的恐怖故事,因为会产生距离感,一旦产生距离感,就很难对读者的心灵产生冲击。真正好的故事应该发生在我们身边。

  人物周刊:《地狱的第19层》里涉及到了人性中的阴暗面。人的罪和罪恶感似乎是你偏好探讨的方面?

  蔡骏:每个人的内心都有阴暗面。只不过有的人能克制,有的人无法克制,具体的行为就产生了。至于恶的念头,每个人都有。其实,所谓的18层地狱就是对罪恶的一个惩戒,让你觉得活着的时候就不能去做坏事情。都是有现实意义的。

  人物周刊:爱,是你小说创作中最核心的主题,而且经常是扭曲的爱。你的恐怖小说,更像是爱情小说。你认为,人究竟该怎么去爱?

  蔡骏:真正的爱是无私的。母爱是真正的爱,因为是最无私的。但男女之爱,很多时候,谈不上真正的付出。人们在说爱的时候,更多的是说爱自己,并不是爱对方。如果说有纯洁,可能就是在喜欢上对方的一刹那。但是,人是生活在现实环境中的,总要考虑刹那以外的东西,譬如经济的、家庭的、社会的,就变得很复杂。一个事情变得复杂,就很难有真正的爱了。可悲的是,这个根本避免不了。

  人物周刊:怎么看待恐怖小说在中国的未来?你的写作会和现实有某种关联吗?

  蔡骏:当人的生存压力非常大时,恐怖小说可以帮助他们释放心灵深处的恐惧。我的作品个人化的东西比较多,不一定直接去表现社会。但在具体人物身上,一定会有所体现。

  在中国,悬念恐怖小说刚刚开始起步。我们现在是一群人在写,每个人都有他的特色。我也有自己的特色。

  人物周刊:在你的几部小说里,情节的设置都大同小异,感觉已经形成了蔡式的套路。

  蔡骏:套路化的问题是肯定存在的。其实我在写作过程中,一直有意识地去避免,力求有新的东西。像“荒村”系列,我最早想到的是类似于《一封家书》的故事——村子里有一个男人当兵去了,战死后,他的灵魂归来了。最早,我写了一个短篇小说,后来改写成长篇,还有之后的《荒村归来》。我的小说彼此间都有一定的关联度,但在内容上都是独立的。

  人物周刊:你常常自诩靠灵感吃饭。有一天,老天忽然把你的灵感给夺回去,那蔡骏的噩梦是不是开始了?

  蔡骏:不会。经常我想到一个灵感,就会把它记录下来。我已经存了很多灵感,放在那里,等着成熟,慢慢加入故事情节,变成一个故事的梗概。几年下来,我已经有好几百个这样的故事梗概了。我现在写的小说,都是几年前的想法。我可以写很多年,可能永远都写不完。

  相关专题:南方人物周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