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南都周刊专题 > 正文

红楼选秀全民入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1日18:40 南都周刊

  红楼梦海选虽然仅在报名阶段,却是一副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架势。

  纷乱的争议骤然而起,

  抢先演绎一场屏幕下疯狂的石头记。

  大观园只是一个虚幻世界,

  还是为大众提供了一次入梦的空间?

  策划 张东生 执行 陈黎 谢海涛 插图 李非宁

  有多少梦可以重来

  记者 陈黎

  一次赌气般的恋人对话,居然成就了最深入人心的林黛玉的荧屏形象。

  1983年。一个初夏的夜晚,陈晓旭的恋人递给她一本《大众电视》,说,“看看吧,和你有关”,翻开杂志,里面有几行大字:“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中央电视台筹拍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戴敦邦谈怎样选择宝、黛、钗。”这是国内影视界的第一次海选。

  这是一个注定要改变她命运的时刻。陈晓旭回忆说,是她的恋人用激将法,把她推向了《红楼梦》剧组。一次赌气般的恋人对话,居然成就了最深入人心的林黛玉的荧屏形象。

  “直接写给导演王扶林,告诉他你是林黛玉的最佳候选人。”

  “杀了我也不写。”

  “为什么?”

  “我才不做这样的傻事。中国这么大,没有人会注意到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丫头。写信更是自作多情,不写不写。”

  “你干吗这样胆怯?你外形、气质都接近要求,你喜爱《红楼梦》,理解林黛玉,凭这些,不敢去拼一次?”

  “你怎么知道我不敢?”

  六天以后,陈晓旭收到王扶林的回信,让她立即到北京面试。

  自然,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改变的不只是她一个人的人生。去剧组前,妙玉的扮演者是北京皮鞋厂的临时工,元春的扮演者是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店的售货员,而主题歌《枉凝眉》的演唱者陈力是长春一汽的化验员。

  如今,那些风流婉转的女孩却已风消云散,正所谓“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资深红迷雍容代表了部分反对者的声音。“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有气得要吐血的感觉。”

  2006年8月21日,人民大会堂,一场声势浩大的重拍电视剧《红楼梦》及“红楼梦中人”大型选秀活动正式启动。众星云集,拥过红地毯。不过,这场活动的关键词只有两个:重拍和海选,它们与明星无关。

  “红楼梦中人”官方网上称:北京电视台空前投资,携手中影集团、华录百纳、鑫宝源强强联手,聚合两岸三地制作精英,倾力打造50集的红楼巨作。这部中国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电视连续剧,其幕后班底不逊于任何大片。中影集团总经理韩三平出任总制片人,《雍正王朝》、《乔家大院》导演胡玫出任总导演,此外,还拟请旅美华人音乐家谭盾为电视剧谱曲,而出任总摄像师一职的是国内顶级摄影师池小宁。可以毫不夸张地讲,这样的阵容用于电视剧是“史无前例”的。

  资深红迷雍容代表了部分反对者的声音。“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有气得要吐血的感觉。”说起看到这个消息时的反应,她依然义愤填膺。

  雍容写过一系列闲话红楼的文章,在网上广为流传,并结集成《采采女色》一书。《红楼梦》她读之又读,“阅尽人世沧桑后,千载惟有一红楼”。她情绪激动地对记者说,“红楼梦重拍是毫无意义的事情。即使87版红楼难以称得上完美,短时间之内也的确是难以超越的经典。今天所谓投入,就是比赛谁更能烧钱。”

  87版的红楼梦有一个超级豪华的顾问阵容,很多学界泰斗如今已经辞世;它在时间上的投入堪称奢侈,几乎以牺牲了整一批的演员作为代价来成全一部经典;它在细节上非常用心,服装、发型、场景、器物,都极力贴合原著,小到每一件头饰,都是由剧组手工制作。

  雍容坚定地认为,在这个浮躁的年代,不会有人肯做这样不计血本、纯粹就是为了拍好一部电视剧的傻事。投资商做着发财梦,剧组做着成名梦,演员做着明星梦,如此强烈的功利心,绝对拍不出诗一样的红楼梦。

  针对这些刺耳的意见,“红楼梦中人”海选总负责人张强说,“反对重拍的人占少数,大多数红学家都是支持重拍的。从数据上看,重拍红楼带动了老《红楼梦》的收视率,和《红楼梦》相关的书籍也开始热销,在年轻人中掀起了红楼热潮。再说,87版《红楼梦》刚出来时,也是一片骂声,都说不是心目中的那个红楼梦。现在不也证明是经典了吗?”

  雍容无奈地说,归根到底,我不信任这个时代。

  离古代气质越来越远的年轻人,又缺乏长期的贵族仪态的训练,能演绎出什么样的宝哥哥和林妹妹呢?

  2005年,以“超女”为标志,中国进入选秀元年和粉丝时代。2006年的“好男儿”进一步刺激了大众的欲望,男色、女色和中间色统统成为被消费或被膜拜的对象。

  在全民选秀的大背景下,8月21日,“红楼梦中人”全球华人海选启动的第一天,报名网友超过1.6万人,其中申请饰演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网友将近6成。截至9月6日中午12点,网站累计访问量超过1900多万,报名人数超过8万,其中报名扮演贾宝玉的人数超过3成,报名扮演林黛玉的占1成,扮演薛宝钗的报名者超过5000人。

  投资方介绍,此次海选将历时8个月,预计明年6月左右选秀结束,下半年电视剧开机拍摄。海选总负责人张强否定了内定的说法,“即使刘亦菲这样的当红明星,也必须参加海选,必须通过评委和票选两道关口。同时,不可能邀请日、韩明星加盟。”

  官网负责人透露,目前还没有明星或热门“超女”及“好男儿”参与报名。与此同时,网上各个版本的演员阵容纷纷出炉,马天宇(宝玉)和刘亦菲(黛玉)呼声颇高,恶搞的模范版本则由宋祖德和芙蓉姐姐倾情出演宝黛情事。

  红楼梦中人的海选虽然仅在报名阶段,却是一副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架势,海选的群众基础太好了。仿佛每个报名的选手(包括从来没看过红楼梦的)都模模糊糊地相信幸运之神会糊里糊涂地降临到自己身上,此起彼伏的选秀节目搅乱了大众的心,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有这样一个画面,在樱花树下,站着一个俊秀、明朗、风华绝代的光之子,他是宝冢头牌天海佑希反串的光源氏,《源氏物语》(日本的《红楼梦》)中的全日本头号美男子。天海佑希所在的宝冢剧团以最严格的演艺和礼仪训练而著称于世,演员举手投足皆有无与伦比的魅惑力。很难想象,离古代气质越来越远的年轻人,又缺乏长期的贵族仪态的训练,能演绎出什么样的宝哥哥和林妹妹呢?

  这是惟一的悬念。

    参选角色:贾宝玉骨子里是愤青

  王苏白

  男 21岁

  身高179cm 体重140kg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高职班学生

  朋友告诉我有这个选秀活动,说是个机会,他帮我报的。我的样子就是传统的小生的样子,红楼梦里只有贾宝玉适合我,让我演焦大啊什么的那不可能。贾琏我也比较适合,但因为是次要角色,所以我没考虑。

  对所有学表演的人来说,不想出名是假话,我肯定想把握这个机会。那天我们24个选手去大观园活动,有很多是表演专业的,包括中戏、山艺的等等。这24个选手是随机选出来的,所以报名的选手中应该有不少是学表演的,我不占什么优势。

  我不知道正式海选时会考什么,现在也在为海选做些准备。以前浏览过红楼梦,可是没细看过。我对古典文化挺感兴趣的,百家讲坛我全看了。

  如果我能演,我会给宝玉增加一些男儿气质,他长期在女儿堆中,有女子气很正常。但他是受过儒家教育的男人,而且应该学过胡服骑射的,他不应该太娘娘腔。其实贾宝玉骨子里是个愤青。

  现在社会节奏这么快,中国西化得特别厉害,那天在大观园看到的选手,都特别现代。她们普遍挺好看的,但没看到像林黛玉的,现在的女孩都很丰满,至少精神上很饱满,我觉得现在的女孩都是薛宝钗。

  红楼梦选秀和超女不同,它针对性更强。其它的选秀节目是纯粹意义的造星,而红楼梦选秀有明确的指向性。如果要拉票的话,我能力挺有限的,只能靠亲朋好友了。我现在还没有博客,以后可能会开吧。

  参选角色:林黛玉 他们都说我长得像林黛玉

  许晚秋

  女 22岁

  身高168cm 体重100kg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学生

  我最先在新浪网上看到选秀的活动,然后我就报了名。我是很正式地参与海选的,虽然赛制我还不太清楚。

  我的长相和林黛玉相似,性格上也有些相似,有内心的忧郁。我一朋友说秦可卿也适合我,但他们都说我长得像林黛玉。我是小时候看的老版电视剧《红楼梦》,都忘了。现在重播时也没有连续看。原著《红楼梦》没看过。这不是什么问题,我不是刚报的名嘛,又才从外地回来,现在还没时间看。原著我肯定会看的,就算不演,也应该看《红楼梦》。如果真要演,我肯定会下一把功夫,会恶补的。多长时间?这要看悟性,我以前学什么东西都特别快。

  我不觉得和当红明星比有什么劣势,她们有些也是我的朋友,和我们都一样的人。我觉得我们反而更有优势,大家看过她们以前的作品,有固定的印象了。我们是一张白纸啊。我觉得现在当红的明星,还真没有适合演林黛玉的。周迅稍微搭一点吧,赵薇范冰冰就更不靠了,徐静蕾有点黑,林黛玉至少要找比较白的演员吧。

  我没想过要去参加超女,超女更商业些,比较单一,红楼梦对选手的要求更多。我目前暂时没有自我宣传的计划,如果真选上了,我不会觉得有压力,你爱骂就骂,每个人想法都不一样,怎么可能保证我就适合所有人的眼光呢?

  参选角色:薛宝钗 喜欢宝钗胜黛玉

  孙凡

  女 19岁

  北京物资学院会计系学生

  我是看电视的时候知道的海选,觉得挺感兴趣的,就报了。我家里人都知道我参加了海选,我妈也很鼓励我参加。有些同学知道后,先是吓一跳,然后说你肯定行,都挺支持我的。

  我现在也没想有什么结果,这么多人报名,有很多专业学表演的,我也不是说凑热闹,就是想参加这个活动,锻炼一下自己。我的优势是,我小时候的老师说我特别有表演欲望,好多人说我镜头感很好,特别上相。

  老版的电视剧《红楼梦》没看过。原著没看全过,家里有,也就翻翻,看到哪算哪,没通读过,现在打算看了。我以前挺喜欢文学的,现在学这专业,就没怎么接触文学了。

  那天去大观园时,有一个阿姨还是老奶奶,突然从后面拍我,她就拉着我的手说我像宝玉。旁边的人都笑了。她就说我长得像宝玉。我不太有女孩样,是女孩里比较男性化的那种。不是说不能反串嘛,我就在女生角色里面找,史湘云我不太喜欢,她太闹了。我最喜欢薛宝钗。我特别不喜欢林黛玉,有时候看陈晓旭演的林黛玉,看得我憋气。如果生活中有薛宝钗和林黛玉,我肯定选薛宝钗。我生活中的朋友没人像林黛玉,要有就糟了,我怎么过啊?

  没想为这角色做太多准备,不会特别上心,顺其自然吧。

  本版采写: 记者 陈黎

  1.你能接受女演员反串贾宝玉吗?

  无所谓4.038%

  能15.52%

  不能80.43%

  2.你认为演林黛玉的演员,应该多大年龄?

  25岁以上4.612%

  22-25岁33.27%

  18-22岁62.10%

  3.新拍《红楼梦》选角色应该突出

  古典美和现在美兼具25.34%

  古典美72.98%

  现在美1.671%

  4.你认为扮演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的演员,应该

  从成名的演员里面选5.647%

  完全起用新人94.35%

  资料来源:

  “红楼梦中人”官方网,粉丝网

  在红楼中找到自己

  成庆

  随着刘心武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掀起一股大众的“红楼热”,《红楼梦》顿时唤醒了很多人的红楼记忆。遥想当年,1980年代拍摄的《红楼梦》电视剧也是惹得全民争说“红楼梦”,《红楼梦》在大众文化心理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最近由北京电视台等推出的“红楼梦选秀”活动,则为大众“红楼热”继续加了一把火。为了给新筹拍的《红楼梦》电视剧遴选角色,投资方以选秀为名,掀起了一股新版《红楼梦》的造势高潮。就算这只是一场商业选秀活动,商家的策划也是极为成功的,何况背后还有50集的电视剧来作支撑,这一场红楼秀已拉开了完美的序幕。

  这场活动何以如此之火爆?抛开投资方面的商业考虑,这一次大众参与《红楼梦》的狂热,也是一次大众心理的集体想象。《红楼梦》作为小说而言,最为吸引人的部分,在于这座园子里的人物,几乎集中了各种性格的各色人等。单纯但不失内敛的宝玉,多才自怜且阴郁的黛玉,以及“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晴雯等等,构筑了一个几乎与现实同样丰富的人性世界,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与自己相对应的部分。

  这样的“红楼”世界,不再是与大众无关的虚幻世界,而是提供了一次自我想象的可能,让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比附成小说中的某一角色,从而对自己的生活存在方式作一次想象的确认。

  如果说超女等选秀活动满足了现代年轻人对一夜成名的期望,那么“红楼秀”的背后则远非那么单一化。在《红楼梦》的世界里,一堆青年男女共同生活,从而发展出不同性格的层面和倾向,感伤自怜到尽兴欢愉,这些状态原本就是现代社会年轻人的心理常态。《红楼梦》虽提供了一块衣食无忧的乐土,却没有扫清园子里的悲欢离合,这对今天的现代人而言,无疑是一次纵情的想象之旅。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可以如贾宝玉一样任性,也可以如黛玉一样哀伤呓语,那些心情,原本就是现代人性格中的不同侧面,只不过在真实世界里,我们大多只能是戴上不同的面具,内心中深层的自我理解,从来就难以示人。因此人们内心自我的认同与外界的看法往往存在巨大的差异,这种心理落差越大,越让我们的真实想法大多都深藏在内心深处,无法表达。

  红楼选秀在这个时候给大众一次表达实现的可能,虽然他们也知道,这只不过是一次商业选秀。那背后暗藏着种种竞争关卡,不亚于现实生活中的残酷。对于那竞争宝玉这一角色的上万候选人之中,或许不乏只能扮演焦大的人选,但是为何人人趋之若鹜,欲将宝玉一角探入囊中?固然这背后有成名欲望的刺激发酵,但是最为深层的文化心理,在于我们对贾宝玉这样的人物寄托了太多角色扮演的想象,似乎只有在《红楼梦》里,我们才能充分蜕变成真实的自己。也正是如此,代表了人们对另外一种生活方式的想象,在这种想象中,人们以为呼唤到真实的自己,从而才会如此奋不顾身。

  这样的角色扮演心态,已经不是初开先例了。网络游戏早就扮演了类似的功能,我们已经听到太多关于网络游戏的故事,谁扮演谁,谁与谁相仇恨,谁又与谁相爱,这些原本发生在屏幕后的虚拟情节,对于玩家而言,却是那么的真实,在他们看来,他们虽然是扮演无法实现的角色,但是他们却认为,那背后的哀伤离愁是最为真实的情绪,在网络世界里,我们每个人找到了自己。

  在《红楼梦》的这场轰轰烈烈的选秀活动中,或许我们已经很难指责商业逻辑的无孔不入了,因为只要有市场,就会有文化的商业运作。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却又感觉到了莫名的恐慌,我们对《红楼梦》这部古典小说,当真那么了解吗?我们对那背后的古典精神世界,是否有过切实的体会与经验?在这场活动中,我们分明看到的是一个个孤单焦虑的现代人,受制于现代社会的沉重压力,渴望改变生活方式,期盼呼唤回真实的心灵。因而,我们才会看到,这么多的参与者,他们是如此的真诚,相信他们就是那传说中的阆苑仙葩与美玉无瑕。

 [1] [2] [3] [下一页]

  相关专题:南都周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