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周刊:九月盛“宴”小刚答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0日11:59 新民周刊 | ||
冯小刚和谭盾一致认为此片是“创新” 章子怡与葛优的一些镜头被认为有点“暧昧” 冯小刚觉得点映第一站广州的批评反而起到了好的效果,这是先抑后扬,来了个铺垫,引起了讨论,观众在低期望值的情况下去看,反而会觉得相当不错。 撰稿/钱亦蕉(记者) 放弃了时装白话,放弃了贺岁强档,动用了1.6亿大资本的冯小刚选择金秋9月推出他
在经历了前一阵点映的褒贬争论之后,《夜宴》在上海的首映式,不可避免地成为导演答疑专场,虽然冯小刚对于某些质疑性的问题已经很不耐烦。面对质疑,小刚导演兵来将挡,说自己反正是在质疑声中成长起来的导演,不会因此停止创作步伐。 冯式幽默基本不见,为什么观众还会笑? 与以往我们所熟悉的小刚系列贺岁片不同,《夜宴》以五代十国为背景,拍的也是帝王将相的故事,所以那些浅显白话却一针见血的冯式幽默也就“英雄无用武之地”了。虽然不少冯式作品追随者觉得冯导舍弃自己所长有点可惜,但冯小刚自己却觉得“变脸”或者说“转型”完全值得,“喜剧是我的一个表情,《夜宴》是我的另一个表情,如果一直都是同一种表情,大家都会审美疲劳,观众会慢慢适应我的‘变脸’”。 冯导说:“中国人缺乏幽默感,比较起来外国人更喜欢看喜剧,但是喜剧是有一些地域性的,汉语对白里的幽默经过翻译可能老外不一定能体会得到。”其实,冯导以前的片子不易翻译和被老外接受,这已是众人皆知的秘密了,所以,当冯导认为自己完全可以进入中国一流导演行列并走向世界时,他选择了已经证实能被西方观众接受的带点功夫的历史片,而且更把西方经典《哈姆雷特》搬过来作为内核,试问你们这些洋人还能说看不懂吗? 这次,老外们确实能看懂了,坐在我身边看首映场的外国记者,对影片整体评价不低,只是觉得一些人物对几句话就能简单交代的事情解释得太多了,好像生怕别人听不懂一样。至于为什么身边的中国观众会出现哄笑,他们就不太明白了。以往看冯小刚的片子笑是正常的,就怕观众笑得不够多,可这次,媒体把对于悲剧的笑称为了“笑场”,也不由得小刚不较真起来。 有媒体把“笑场”归结在台词设计上,细数“我泱泱大国,应以诚信为本”、“你贵为皇后,母仪天下,半夜还蹬被子”等几处“可笑”对白。冯小刚却认为,这是“心理暗示”,因为这些媒体把这些台词都公开列在报纸上,告诉观众哪句该“笑场”,于是观众看到那里,自然就笑了。他还说:“其实编剧(盛和煜)对台词是精心考虑过的,你们想想皇上在后宫会说怎样的话?对着妻子他说的就是家常话。对比反差大的对话特别好,这是阴险毒辣的厉帝的另外一面,他是一个懂女人的男人,他和婉后相处就是男人与女人的关系,‘蹬被子’等等表现了他们的婚后生活。这样就为厉帝最后为了爱而选择死做了铺垫。” 笔者以为,“笑场”与葛优的表演不无关系。葛优以冷幽默著称,他与小刚的组合更成了冯式幽默的招牌,也让他的表演和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有些“定型”。所以,当他这次还是面无表情地出演厉帝时,即使悲剧也出现了喜剧效果,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笑场”往往出现在厉帝的对白中。其实是冯小刚“变脸”了,而葛优却没有及时“变脸”。不过小刚仍固执地强调“我们用葛优是正确的”。 《哈姆雷特》焦点在王子,《夜宴》的重头戏却在皇后 《夜宴》号称中国版的《哈姆雷特》,冯小刚也说自己要做西方“drama”那样的片子。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又称“王子复仇记”,显然重点在王子身上,而在《夜宴》,王子复仇的线索有所削弱,表达皇后与厉帝争权、与青女夺爱的戏成了主线,这是一个关于女人和爱的故事,婉后成了焦点人物。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也给了婉后,正当踏上权力顶峰的时候,一柄暗剑刺穿她的胸膛,而是谁杀了婉后成了全剧最大的悬念。老外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改变,而中国观众则质疑是否因为章子怡在国际上的地位才让她成为中心。 冯小刚说:“在做剧本的时候并不知道婉后由章子怡来演,所以不存在为了加重她的戏而改编的可能。我们只是想把地基做一些改变,换一个方式盖楼,用中国方式来讲‘哈姆雷特’,因为我不想做一个翻译本的‘哈姆雷特’,所以人物命运发展和故事结局都希望有所不同。当然,后来正赶上子怡来演,当时她手上可选的剧本非常多,而我们这个剧本提供的角色比较丰富,表演空间更大,所以她痛快地答应了。” 从以往的作品来看,婉后这个人物确是章子怡演艺生涯的重要尝试。从来没有导演让她表演清纯玉女角色,她一直表演内心坚强、有点桀骜不逊的女子,但演一个内心欲望膨胀的反面角色还是第一次。从实际效果来看,她虽然没有带来太多惊喜,却也基本完成了任务。 中国元素在哪里?为什么沿用日本能剧艺术? 虽然小刚导演强调用中国方式讲“哈姆雷特”的故事,但实际上,整部《夜宴》给人的感觉还是“不太中国”。不说故事本身,罗马式浴池和耳朵里吹毒等都是西方元素,而贯穿始终的面具戏,似乎借鉴了日本能剧艺术。 对于西方元素,冯小刚的解释是“创作之初,我们就想做普契尼歌剧一样感觉的东西,另外,其实我们谁都没有看到过我们祖先生活的场景。代表汉文化的古代建筑比如中国的阿房宫等都已经破坏了,所以留给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夜宴》不过分,如果你觉得有些东西是不是太美了,那是你对中国文化不自信”。 另一方面,冯导说那个面具戏来自中国的傩戏,但在中国失传了,只能从日本的能剧里面吸取元素,他还谈到了从日本、韩国来寻中国文化的根的经验,“日本、韩国,他们的建筑、服装等还保留了中国汉唐时代的风格;别人学了,我们自己却扔了,所以,当我们恢复时,一般人并不知道原来这个本身就是我们的。很多东西,看上去‘不太中国’,实际上正是中国文化的,只是你们以前在电影里没看到过。而我们追求的就是‘创新’。” 拍得像功夫片,血腥杀戮太过惨烈 《夜宴》开场戏就是一场血腥杀戮,厉帝派暗杀队到越地杀王子,那些王子学习歌舞的同伴以各种形态被杀,表现得非常自然主义。或许是为了海外市场的考虑,片子中武打场面很多,其惨烈程度不亚于徐克的《七剑》。 “竹林里面的打斗受了谭盾写的《越人歌》的影响,一开始我没想清楚朝廷派暗杀队来杀王子应该怎样表现,但因为谭盾在开拍前把《越人歌》写出来了,叶锦添又配合设计了那样的服装,我一下就想到这个屠杀是不反抗的,但要让人感觉到杀人的人比被杀的人内心更恐惧。一方面是统治者对艺术和人性的镇压,一方面是杀不尽和斩不绝的视死如归的气度,因此他们在被杀时不反抗,仍然在自己的境界里面,而刽子手会觉得很恐惧。越恐惧,就越残暴。”冯小刚对有一些妖戾之气的第一幕场景进行了解读。 至于拍历史剧拍成了武打片,冯小刚解释整部戏是从“动”到“静”。“我不觉得这是一个武打片”,冯小刚说,“但这个戏里面有三个元素:欲望、阴谋、复仇,所以避免不了有一些杀戮的镜头。比如杖毙裴洪这场戏,如果浮皮潦草打一下,那还不如不要这个戏,其实我们已经把竹林厮杀和杖刑这两场戏中最惨烈的镜头拿掉了将近30个。”但是,事实上,《夜宴》为了迎合海外市场,加入并强化武打元素,还是昭然若揭,甚至引来西方媒体的质疑。 视听盛宴,干扰了故事? 毫无疑问,《夜宴》给观众提供了一个精美的视听盛宴,只是有时恍然间会觉得画面太精彩了,有些过分了,已经超越了人物情感脉络,或者说喧宾夺主了。这似乎也是张艺谋做《英雄》开创国产大片以来的通病了。 不过,冯导却认为电影本来就是视听艺术,从《夜宴》来看,视听做得比较突出,但并没有干扰故事,两者相辅相成,还是一个整体。谭盾也说,正是因为《夜宴》的故事好,“就像有了保险”,所以视听才会更有空间。他认为《夜宴》是一个视听和故事融合得比较好的影片。 多伦多电影节上,西方评论也说故事有点弱,他们不知道,这样简单易懂的故事正是冯小刚有意做出来给老外看的。 除了证明冯小刚也能拍大片外,还能证明什么 虽然冯导一直强调他想用创新的角度来诠释中国古装片,但是我们看到的基本上还是一个《英雄》、《无极》甚至《卧虎藏龙》的“翻版”,或许在编剧上有所长,但整体没有大的突破。这样的影片,除了证明在中国,张艺谋和陈凯歌以外,冯小刚也能拿到大投资,也能拍大片外,还能证明什么呢? 冯小刚却强调,“大投资的电影,单靠中国市场不可能回收成本,必须打开海外市场。而只有这种类型剧才适应海外市场”。至于拿这个电影与前几个戏比,他觉得是观众和媒体的爱好,“作为我这样一个创作者,不能想那么多,我专注于影片本身,而不是与其他影片相比较。我不会考虑别人的片子,只会对自己拍的片子作纵向脉络的梳理。” 事实上,冯小刚自己也承认,《夜宴》基本上把李安《卧虎藏龙》的班底(叶锦添、袁和平、谭盾、章子怡)搬了过来,但他不认为这是为了模仿,而是为了创新。“因为他们有能力来实现我的想象,而且他们都不想再重复一次,都想做不同的东西。”比如用钢琴演奏古典的《越人歌》,这是从来没有过的。 当然,到底如何,还要观众说了算,小刚也说了,“电影是为观众服务的”。-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