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不了情》到《色·戒》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31日15:04 新世纪周刊
影迷张爱玲的电影改编史 能否通过“张爱玲考验”,对于华人导演来说, 是一种惶恐,更是一种诱惑和挑战 “张爱玲是个货真价实的影迷”——哈佛大学教授李欧梵如是评价。张爱玲自己的散文里也印证了这一点:太平洋战争期间,困在香港的张爱玲,在敌机轰炸的极危险环境里,还和朋友炎樱冒死上城去看了场电影。 张爱玲弟弟张子静的回忆录里,也说到张爱玲订阅一系列的英文影迷刊物,比如Movie star(《影星》)等,在上世纪40年代,她几乎看完了葛丽泰·嘉宝、蓓蒂·戴维斯、加利·库珀、克拉克·盖博、秀兰·邓波儿、费·雯丽等好莱坞明星主演的所有影片。她也喜欢国内的电影和影星,比如阮玲玉、陈燕燕、赵丹、石挥等人。她本人写影评,也写剧本。 在小说《多少恨》的前言里,张爱玲回忆自己首次编写剧本的感受: 一九四七年我初次编电影剧本,片名《不了情》,当时最红的男星刘琼与东山再起的陈燕燕主演。陈燕燕退隐多年,面貌仍旧美丽年轻,加上她特有的一种甜昧,不过胖了,片中只好尽可能的老穿着一件宽博的黑大衣。许多戏都在她那间陋室里,天冷没火炉,在家里也穿着大衣,也理由充足。此外话剧舞台上也有点名的泼旦路珊演姚妈,还有个老牌反派(名字一时记不起来了)演提鸟笼玩鼻烟壶的女父——似是某一种典型的旗人——都是硬里子。不过女主角不能脱大衣是个致命伤。——也许因为拍片辛劳,她在她下一部片子里就已经苗条了,气死人! ——在这段文字里,张爱玲作为编剧的挑剔和得意都跃然纸上! 李安之前,无人通过“张爱玲考验” 李欧梵认为:张爱玲对电影的爱好也随之潜入了她的小说,构成了她小说技巧的一个关键元素。比如《倾城之恋》的故事背景是颇具异域风情的香港浅水湾饭店,其本身就很像是舞台装置或电影布景。范柳原和白流苏之间的罗曼史经历了在餐厅和舞厅、在饭店大堂和附近海滩,以及在白流苏房间里的一长串调情,这些场景很显然是借鉴了好莱坞喜剧,通过一个非凡的巧合成就一段再婚的故事,这也是好莱坞电影的一大类型。 影迷张爱玲的小说,写的细致而意象丰富,极富电影感。这也许是导演们热爱改编张氏小说的原因之一。 李安的《色·戒》之前,张爱玲的小说已经四度被搬上大银幕,依次是:《倾城之恋》(许鞍华执导,1984年,邵氏出品)、《怨女》(但汉章导演,1988,台湾中央影业出品)、《红玫瑰与白玫瑰》(关锦鹏导演,1994年,嘉禾出品),《半生缘》(许鞍华导演,1997年,东方出品)。 张爱玲的文字魅力太强,小说中描写了种种色彩丰富的视觉影像,不易掌握,而张迷又有最挑剔的口味,对于原著有种特别的珍爱,张氏电影最容易受到张迷的批判,所以据说电影圈多年来一直有个“张爱玲碰不得”的说法。 《倾城之恋》在上映时被认为是导演许鞍华“从导以来的最劣表演”,是“一次勇敢而大胆的失败”,这部电影,几乎成了许鞍华的滑铁卢之役。《怨女》和《红玫瑰与白玫瑰》也毁誉参半,只有《半生缘》获得了较广泛的接纳,但香港著名的戏剧导演林奕华还是撰文表示“许鞍华糟蹋了《半生缘》”。 马家辉曾在香港《明报》上撰文说:“到目前为止,中港台导演群里似乎仍然无人通得过‘张爱玲考验’。”拍过两部张爱玲作品的许鞍华,就在各种场合多次表达过选拍张作品的“惶恐”。 许鞍华在接受记者访问时,曾提及演绎张爱玲擅长的色彩意象的困难:“例如张爱玲小说里写野火花红得不可收拾,你怎么拍?” 关锦鹏导演的《红玫瑰白玫瑰》,在张爱玲去世的前一年艰难出世。编剧和演员都数度换人。演员由最早期的林青霞、巩俐到张曼玉、叶玉卿,最后才定下陈冲和叶玉卿;剧本的走向也有多番转折。1993年秋,旅居伦敦的林奕华回港担任编剧,与关锦鹏谈起用多层次的方式呈现人物复杂的心理。关锦鹏对此很感兴趣。林氏版本随后出炉:观众通过对白、字幕和画外音三个角度得到对人物的三重认识。凭着《红玫瑰与白玫瑰》,林奕华获得了当年台湾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但很多观众始终难以忍受这一版本的字幕和旁白。 很多年后,当林奕华把《半生缘》搬上舞台时,他对着饰演顾曼桢的刘若英和沈世钧的饰演者廖凡这样解释:“张爱玲的小说好看不在情节,而在人物的心理状况如何变化。”也正因此,在当年《红玫瑰白玫瑰》的“原文照录”饱受恶评之后,林奕华还是“死不悔改”地在话剧版《半生缘》里再度“照本宣科”。 拍摄张爱玲电影,还要面临的一个困境是:在商业和艺术之间的两难选择。许鞍华回忆她当年拍《倾城之恋》时有过好多“变节”:“给影评人看怕不够艺术,给方小姐(方逸华,《倾城之恋》监制)看又怕不够商业。但最终来说,我已经偏向艺术那边,所以颇开心。” 许鞍华在商业和艺术之间的挣扎还可见于《倾城之恋》和《半生缘》的选角上。《倾城之恋》中,周润发演范柳原,而上海人、港姐出身的缪骞人演白流苏。今天的观众很少有人知道缪骞人,但在当年,缪是与多位当红男星闹过绯闻的美女。缪的长相偏于硬朗,并不符合白流苏“一个真正的中国女人”形象。影评人陈耀成评价周润发演的范柳原是“还可以”,而缪骞人演的白流苏则是“惨不忍睹”,认为她的表情一直“介于惶恐与空白之间”,与许鞍华“一起崩溃”了。 《半生缘》中,饰演沈世钧的是黎明,顾曼桢是吴倩莲,而顾曼璐则是梅艳芳,加上内地的葛优、黄磊,算是阵容强大。许鞍华承认她选择偶像派的黎明有商业因素的考虑,因为他是“可以让老板投资的卡士”。后来的结果证明,这个选择不算错误,《半生缘》的口碑比前几部都要好。 李安拍《色·戒》的方式,与此前所有导演都不一样。他只拿了张爱玲的框架。虽然他用的是张的台词、情景,但是李安用来讲自己想讲的事情。林奕华对此的评价是:“我先不去讨论这个电影最后有多成功,但我觉得这个做法是对的,起码我可以在这里看到李安,和他想讲的主题,而不会导演迷失了,小说也不见了,最后只剩一团迷雾。” 让电影人甘冒风险的张爱玲理由 张爱玲生前,其实有机会看到根据她作品改变的电影。1984年,《倾城之恋》在美国洛杉矶上演,香港科技大学教授郑树森当时还在圣地亚哥加州大学读书,他接到一个任务:留电影票给张爱玲,请她去看。基于对张的了解,郑树森教授认为这是“一个完全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倾城之恋》的编剧蓬草想了解张爱玲对于电影的改编是否有意见,写信去问,张爱玲通过宋淇转达说:从头到尾她没有任何意见,只有一点,篇名不能改。——这是不成意见的意见。影片的卖点之一就是张的小说、她的标题,怎么可能会改篇名? 自己也编过很多电影剧本的张爱玲,完全清楚电影从编剧到拍完到放映这个过程的复杂,所以她不会在乎别人怎样去改编她的剧本。 拍张爱玲的片子,大概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对她的作品烂熟于心,否则会惹来各种麻烦。当年但汉章买了《怨女》的版权,并得到台湾中央电影制片公司的投资之后,才发现了一个问题:同样的一个故事,张爱玲早期写的《金锁记》,其实比在美国写的《怨女》好,这让他颇为后悔,只好在改编上尽量往《金锁记》那边靠。 “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怨女》,能看到但汉章进退两难的局面:他不能整部的往《金锁记》改,唯有尽量把其中一些意象搬过去。”郑树森很了解其中的内幕。影片拍完之后,但汉章又发现影片在色彩上有很多不如意之处,所以他一直很想在美国冲印一遍,而且已经做了大量的筹备工作,没想到,但汉章的逝世中断了这一努力,这成了他离世前的一个巨大遗憾。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香港观众就开始在各种媒介上接触张爱玲作品:1976年,就有电视剧《半生缘》播映,由钟景辉监制,张之珏编导,包括刘松仁在内的一班演员演出。80年代的戏剧界有海豹剧团的《香片》(也斯根据《茉莉香片》改编),林奕华改编的“进念·二十面体”剧场的《心经》,和陈冠中改编的香港话剧团版的《倾城之恋》。林奕华自己,就曾经有过8次张爱玲作品的改编经历,被香港媒体称为“改编张爱玲著作最多的导演”。90年代还有香港电台由洪朝丰改编、叶玉卿参与的播音剧《倾城之恋》。 从以上影视剧改编的篇目可以看出,导演们的眼光似乎都只集中在张爱玲有限的几个篇目内:《半生缘》、《倾城之恋》、《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这当然是有原因的。 张爱玲自认《倾城之恋》是“一个动听的而又近人情的故事”,有“苍凉的人生情义”,还有“华美的罗曼斯,对白,颜色,诗意。” 傅雷当年批评《倾城之恋》的一段文字——“几乎占到二分之一篇幅的调情,尽是些玩世不恭的享乐主义者的精神游戏;尽管那么机巧,文雅,风趣,终究是精练到近乎病态的社会的产物。”却恰好成为今天人们热爱它的缘由。 而《半生缘》,是张爱玲作品中最通俗、最激烈的一个,改编过话剧版的林奕华认为,《半生缘》里的男女主角,是张爱玲塑造过的最淳朴的人物,他们之间,也没有张其他作品中的凉薄和算计,她第一次讲了一个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所以这个故事有最多的改编,电视剧、电影,话剧,还有歌剧。 李安选择《色·戒》真可算是眼光老辣。这部在张爱玲小说中丝毫不起眼的作品相当“闷骚”:张平静、节制的文笔,描述的却是一个有时代背景、有暗杀、色诱,性与情的暗自纠葛,人性的千般复杂都暗流汹涌的故事。 既然拍摄张爱玲的作品要冒着票房和评论的双重危险,为什么华人导演却都乐此不疲地一再挑战?影评人陈耀成认为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投文化制度之品味所好”: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张爱玲是被谈论最多的作家,无论商业上是否成功,在电影人心中,张氏作品,早已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张爱玲,成为一种诱惑,一种巨大挑战。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