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百年沪江大学见证上海百年沿革(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8日11:02 新民周刊
百年沪江大学见证上海百年沿革(组图)

今日理工新貌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百年沪江大学见证上海百年沿革(组图)

由薛明扬书记(中)、许晓鸣校长(左)陪同,李道豫参观上海理工大学规划模型。


  从沪江走来

  我们不能截然地割断历史,不能重犯无知的低级错误。上海沪江大学1952年英语系毕业生,中国前驻美大使李道豫,在离开母校54年后,今年9月来到面临海洋的上海理工大学。他说出的这句话,发人深省。

  一百年前,“西风东来”,在特意选定的看得见任何一支中外船队进入上海的滩涂上,沪江大学拔地而起,见证了上海这块土地上近代工业发展和引进先进文明的历史。当年第一期的毕业生,只有两个人。

  当年沪江,今日理工,先后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制度。学校曾涌现出一大批爱国民主人士,也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的工业化骨干力量和各个领域的优秀干部。沪江大学沿革的一百年,是上海这座太平洋东岸中段的大都市,处于变迁、开放、改革时代的世纪缩影。(陆幸生)

  感情回访远不是全部

  本着人才开发、为社会服务的“硅谷”模式,上海理工大学已经与杨浦区协调纳入了“联动发展”的双赢轨道。

  撰稿/陆幸生(记者)

  “李道豫大使提前到达”

  采访上海理工大学许晓鸣校长的时间,约定在上午9点。原来打算,在这一天,沪江校友、中国前驻美特命全权大使李道豫先生重返母校的到达时间之前,整个采访可以从容进行。只是,与许校长刚刚交谈了一会儿,有人便敲门来催:李大使已经到了,已经在校园里了,校长你赶快去迎接。

  许校长边打领带边往外走。

  2006年9月20日上午,于上世纪1952年毕业的上海沪江大学学生李道豫,离校54年之后,第一次返回母校校园。近乡情切,李先生回母校的时间,提前了。

  学校贵宾室内的茶几上,鲜花怒放。李道豫先生西服革履,系着金黄底色间有黑方格条纹的领带,一派隆重场合的装束。上海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薛明扬和校长许晓鸣上前握手,欢迎沪江老校友的到来。李道豫则以一口道地的老式上海闲话口音,开玩笑似地轻松答道:哎,我今朝是学生仔回母校,拜先生,看老师。李先生话锋一转:从上世纪1952年离开沪江,我整整54年没有回来过,没有再踏进沪江校门一步。李先生举起手势,重复说道:“54年啦,老房子还在吗?”得到沪江大学当年的35栋老房子,都得以妥善修缮保存,并在继续使用的肯定回答,李先生说:“真是不容易啊。”

  五十四年没有回来过

  按照李道豫先生在1952年离开沪江大学计算,4年学制,李先生约是在1949年入学的。在如今的《上海理工大学志》里,1949年5月至1952年之间的情景,略有记录。

  1949年9月12日,沪江大学迎来上海解放后第一个新学期,学生注册,开始新学期的学习。

  解放初期,人民政府对教会学校的措施是:“维持原状,徐图改进”。《1950年:沪江大学一年来情况简报》记录:一切课程取消旧制中不合时宜之课目外,大致一切旧贯,继续办理。虽然并未禁止宗教课和礼拜,随着传教士的撤退,校内宗教气氛逐步淡薄。

  对于自己如何进入沪江大学学习的缘由和过程,李道豫这样回忆:

  一直以来,不少人都误会我是李鸿章的直系后人,其实不是,我们只是同一家庭,我不属于他那一支。我是其弟李鹤章的第五世孙。我和我的同学们对于国破家亡有着切肤的感受。

  高中时,我就读于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这个中学的前身是南洋公学,即前清时期的上海交大的附属中学部。

  当时上海的学生运动风起云涌,中学生也很活跃,而南洋模范中学部就是学运中极其重要的一支力量。我和同学们一道,先后参加了由共产党领导的一系列学生运动。不久,我就加入到党领导的学生外围组织中,并于1948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高中毕业后,服从党组织的安排,留校做建团的准备工作。这时,出于建设的需要,决定调一批地下党员去上大学,我被安排到美国浸礼会办的沪江大学,念英语系。(《中华儿女》2005年第7期)

  李道豫用非常从容的上海“闲话”,谈起那一段新旧时代交替阶段的情景:伊辰光刚刚解放,社会上正好搞三反五反运动,高校也在进行思想改造活动,杨浦地区复旦大学的活动阶段结束,100多位工作队人员就来到了沪江大学。思想改造活动分两组进行,要有两名学生代表参加,我是学校团委副书记,也就当然地参加了这项工作。

  不久,党中央决定,要从上海挑选有外语专长的学生,共计40名,调北京工作。李道豫说道,我还差一个月就要正式毕业了,有“等一等”的想法。事情汇报到当时华东局领导舒同那里,回答是必须坚决服从中央决定,学生质量、调干人数、报到时间,要严格遵守规定。“于是,我就去了”。

  贵宾室里的谈话,气氛时而凝重时而轻松。李道豫和夫人共同回忆起,沪江原来校门的旁边“有个小卖部”的,神情中露出煞是怀念的模样。当然,半个世纪过去,小卖部只能永存在记忆之中了。李道豫先生还回忆起:我城里住在威海路民立中学一带,从城里到杨浦的沪江大学来,只有乘有轨电车“当当当当”地来,而且终点站只到杨树浦底。到学校,走路要走一大截,那就只能喊一部老百姓的黄鱼车,一脚高一脚地低踏进来。

  席间,今日上海理工大学校报的女记者用上海话问道:李老师,54年前,你就这样跟沪江大学“再会”了?李道豫先生纠正道:侬讲的是现在的上海闲话,阿拉那时候不讲“再会”的,讲“捱歇会”,就是隔“一歇歇”辰光就回来的意思;只是,这个“一歇歇”,就长了,54年过去了。

  当年沪江爱国强民

  半个世纪倏然而过。自1952年始,国内所有的原教会学校,纷纷按照不同的专业,划归其他高校,如沪江大学的商学院划归上海财经大学,文学院和图书馆系划归复旦大学,教育专业归入华东师大,等等。以后的几十年,是变化繁复的岁月。1996年5月28日,国家教委发文,批准组建上海理工大学。

  薛明扬书记对李道豫先生说,我们要在今年10月举行“纪念建校一百周年”的活动,就是为了表明在改革开放年代,我们一定要保持和保证用实事求是的唯物态度,既发扬历史的优良传统,又努力开创建设现代化高校的新局面。“如何面对当年沪江大学的教会背景,如何认识当年‘西风东渐’这样一段史实,对于当代中国、当代上海,尤其是对杨浦地区,这样一块中国近代工业史上不可或缺的现代文明的载体,曾经建立的企业和高校,要进行必要的研究、分析和继承工作。”

  薛书记表示,为了举行沪江大学百年庆祝活动,校方做了大量的调研和组织工作,在思想上就首先明确,当年的教会学校,同样有着鲜明的爱国爱校传统,首任中国校长刘湛恩就英勇地为国捐躯;在上世纪的50年代,一届毕业生中的一半人报名来到东北,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以往年代,沪江学生听从政府号召,分配到哪儿,就到哪儿努力工作,奉献自己的毕生精力。教会学校有着开放的办学意识,从三四十年代起,本着杨浦地区产业工人居多的特征,就一贯地坚持服务于民众,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在文化贡献方面,教会学校的社会功能,主观意识与客观效果达到了效应的统一。在沪东地区就因地制宜地开办了夜校、幼儿园、医务所和福利院,同时积极地就此引导贫困学生从精神和物质方面都得到“脱贫”的效果。

  1998年上海理工大学“落地”,成为市属高校,从土地的扩展和财政的增加,为学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道豫先生非常赞同举行沪江大学建校百年活动,他表示,肯定来上海参加下个月的校庆活动。他说:当年沪江大学,是注册在美国教会的一所中国大学,沪江的起源,当然地含有当时历史的政治经济缘由;我知道,这个沪江大学的硬件建设,也都是按照美国式的高校园区进行建造的,有教堂,有钟楼,有音乐厅。当时美国式教学的模式,是保守的,更是严格的,“搞积分制,进大学还算容易,但是出校门就比较难,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拿到文凭出门的,每学年都会淘汰一些不及格的;现在美国的大学,依旧实行这样的规则。”

  李道豫还说,这个学校办在中国的土地上,外来文化起作用,我们民族的文化更在起作用。不能以一个简单化的概念,就轻易抹煞或否定某个历史存在。当年沪江是爱国的,当年校长刘湛恩,是个爱国的民主人士,坚决不当亡国奴,坚决不任伪职,以至被日伪组织枪杀在上海闹市街头。今天放映的电影《东京审判》,里面的倪征日奥,也是沪江学生,当然,那时候他年轻,是大律师们的助手。李公朴也是沪江的学生。沪江更培养了大批科学家、仁人志士和有用人才。“我们地下党组织也在学校里发挥作用”。

  李道豫先生担任驻美大使,他的沪江教会学校的背景,成为了一个与美国高层彼此沟通的奇妙“通道”。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就读的学校,也是由同一教会创办的。更有与基辛格同来中国进行“破冰之旅”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黑格,同样是同一教会学校的毕业生。在基辛格乘坐的飞机即将进入中国边境的一刹那,黑格走进驾驶舱,为的是“比基辛格更早地第一个来到了中国”。

  当日,李道豫先生离开上海理工大学,我跟薛书记许校长说道:当年沪江,自然晃动着异国传教士的身影,不过更培养出了新中国的外交大使、共产党的高级干部。于是,大家宛然一笑。

  通往上海都市的大门

  李道豫先生在薛明扬书记和许晓鸣校长的陪同下,参观沪江“老楼”。很是有趣的场景出现了,今天的书记、校长领路:从这里走,从那里走;而李道豫先生的应答,则是结论性的,倒是更像主人和向导:这里是宿舍,那边是礼堂。

  李道豫先生看到当年礼堂里面的西式“雕梁画栋”,口中连连自问自答:“老么事”还在,好啊,“这房子有多少年了?记得是上世纪30年代造的,离现在七八十年了,阿拉老早在这里开会,班级座位都是固定的,学生仔很守规矩的。”在新老沪江人欢声笑语之间,大礼堂舞台上方挂着的大红横幅上,今天学校“2006年”的一次活动字样,在静静地证明着这份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

  在下午的采访中,薛明扬书记为记者提供了一本由原沪江大学教授、美国作者海波士撰写,王立诚翻译的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丛书之一的《沪江大学》。在书中,对于学校的选址做了生动的描绘:

  在1905年的一个炎炎夏日,十个兴致勃勃的人在上海郊外黄浦江边的一片沼泽地上,穿行于高达10米的芦苇丛中。这不是块很理想的地方,除了一条羊肠小道之外没有别的道路,最糟糕的是滩涂地土质松软,没有可供建筑的坚实地基。但是,这块地却有一个优点,就是对黄浦江这条上海大都市与世界商业往来的通道一览无余。而这些人看到了一些混浊的江水里尚未显现的东西。他们看到了贴近一个有朝一日将成为世界最大都市之一的城市的各种好处。他们看到了拥有无穷资源和亿万人口的中国广袤土地,而这个大都市是它的一个大门。

  每一艘开往上海的轮船都必须在这所大学的视线内经过,在这样一个校园里,任何有思想的学生都不能不感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大的世界里。

  李道豫先生来到上海理工大学未来校区建设的袖珍模型前面,李先生指点着当年沪江的“范围”:现在看上去,老小一块了么;“不过,绿化是老好的”。

  陪同李道豫先生参观的许晓鸣校长说道,沪江的校园绿化,保留了老沪江大学的原来风貌,基本做到了是天然的,“是野的”,在现在一些学校校区改建、扩建当中,到处残留着人工刀砍斧凿的恶俗景象,我们上海理工大学是没有的。还有35栋优秀历史建筑,都是前辈留给我们这些后来人的宝贵财富。

  当年沪江大学“留下”了300亩校园用地,当许晓鸣在2004年从上海交通大学来理工大学当校长时,理工校园也就方圆400来亩地的家当。然而,今日的上海理工大学已经拥有1万多名学生,1000多名教师,“这么小的生存空间,造成了我们发展的瓶颈”。许校长介绍,现在,旁边的水产大学迁往浦东的临港地区,原校园划归理工;周边现正在进行新的规划,“也扩了近120亩”。许校长介绍,上海理工大学本源于百年前的沪江大学,沪江大学原有的国际化教育传统、国际视野、历史和现有的国际文化交流渠道以及合作办校模式,在今天都得到了切实的继承和发展。上海理工大学合作办学的中德国际学院、中英国际学院,在教材上实行“特区政策”。许校长表示,今天的上海理工大学坚持走中外合作的道路,如果将此解释为“怀旧情结”,把一个富有优良传统和巨大现实效能的高校的办学方针,仅仅理解成为一种“感情回访”,那是远远不够的。

  许校长说:“在先进制造业教育方面,国内有4所比较著名,而且重要的高教基地,这就是吉林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在这4所学校中,上海理工大学占有历史传承、沿海便利、周围相应企业林立、教学和实习基地的前景都非常宽广的优势。”而且,本着人才开发、为社会服务的“硅谷”模式,上海理工大学已经与杨浦区协调纳入了“联动发展”的双赢轨道。

  年轻人眼光要远一点

  离校前,李道豫先生语重心长地回答小校友记者的提问:上海沪江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先后经历了不同时代的不同社会制度,见证了上海这块土地上的近代工业发展和引进先进文明的历史。在解放后的不同时期,政府实行了接管、调整以及接轨等相应的办学方针。“我们不能截然地割断历史,不能重犯无知的低级错误。更况且,在沪江大学的各个时期,我们共产党很早就开展了地下工作,使得学校涌现出一大批爱国民主人士。在社会主义阶段,上海理工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工业化骨干力量,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李道豫说道:从上海沪江大学,到今天的上海理工大学,这个一百年,中国翻天覆地,换了人间。老建筑得到保存,新校舍拔地而起,一所充满蓬勃朝气的大学就在面前。要我讲几句对后辈的期望,那就是:

上海人一直是不太愿意到外地去的,我们那个时候是这样,到今朝上海还是有这样的习惯,在这方面变化不大;我这个老上海人希望,上海理工大学作为以工科为主的高校,要加强实干教育,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要做到技艺高超,更要放眼世界,事体要做到有世界影响,“年轻人,眼光要远一点”。-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