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踏访56个民族专题 > 正文

庆祖国56华诞访56个民族:生活殷实的高山族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30日16:37 生活报
庆祖国56华诞访56个民族:生活殷实的高山族

高山族陈艺斌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庆祖国56华诞访56个民族:生活殷实的高山族

陈艺斌的住房


庆祖国56华诞访56个民族:生活殷实的高山族

陈艺斌的住房


庆祖国56华诞访56个民族:生活殷实的高山族

陈艺斌的住房


  高山族现有人口40万左右,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其中有3000多人散居祖国大陆的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其中,闽南的漳州市华安县有35户共119位高山族同胞。23日,“踏访56个民族”的赵玉明父子及记者一行来到该地区采访发现,这些高山族居民不但生活殷实,而且与汉族居民已经水乳交融不可分割。

  当得知“踏访56个民族”一行四人是从遥远的黑土地而来,华安县委报道组的陈锦
白组长热情地将记者及赵玉明父子请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并向记者介绍了高山族的情况。

  据了解,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地区,而且是台湾历史上最早的居民和拓荒者之一,他们长期居住在海拔500米至2000米的山区和岛屿上,且有半数以上的人住在高山地区。所以,人们将这些人称之为高山族。直到如今,高山族仍多居住在台湾地区,但是,早在上个世纪以前,华安县就已经有高山族人来此定居了,发展到如今,华安县已经成为祖国内地高山族聚居最多的县份。

  记者一行随陈锦白直奔距离县城5公里以外的一座山,经过九转十八弯后,终于到达了海拔200多米的山上。陈锦白说:“这里就是高山族人聚集活动的场所。”记者看到,眼前是一座由土篱笆围成的院墙,院墙外竹林、棕榈树等植被环绕。小雨中,散发着淡淡的青草和泥土的气息。木制的大门上写着“高山族风情园”几个大字。

  进入风情园,靠近大门的位置处立着一块长条石板,石板上面雕刻有人物的图案。陈锦白告诉记者,这是高山族图腾的石碑,每次在重大活动前,他们都要到这里举行一个仪式,以此告诫自己要奋发图强。中间位置是一个约5米高的瞭望台,用以观察周边的环境。瞭望台左侧就是高山族人居住的房屋了。这些房屋全部是木制的,有的部分还使用了竹子。房屋呈“伞”字形,木制的门上画了一个传统高山族的男子的画像,用以突出房屋建筑的高山族特点。房子四周没有窗户,据说,这种没有窗户的房子能够起到防范的作用。在瞭望台的右侧是一个亭子,亭子里面有四五个石头桌子和一些石椅子,这是高山族人民活动休闲的场地。据陈锦白介绍,风情园是按照高山族的生活和活动特点建造的,没有居民在此居住。全县高山族不到200人,居住分散。

  记者随同陈锦白辗转来到华安县仙都镇,找到了一位72岁、名叫陈赐添的老人的家,老人是第一批来到华安县的高山族人。老人不在家,他的两个儿子陈艺斌和陈艺强兄弟介绍,他们的父母去外地旅游了,大概要三四天才能返回。

  陈艺斌穿着一件黄色外衣,外套一件红色夹克。夹克的衣襟处镶嵌着蛇盘着太阳的图案。陈艺斌说,高山族比较崇拜蛇和太阳,认为蛇是自己的祖先,而太阳是保护高山族人的神。他的下身穿着一件彩色的裤子,裤子呈棕黄色,上面绣有红色的人物图案。裤子用绳子绑在腿上,因为它是单片的。陈艺斌说:“这种裤子叫裤片,是高山族的传统服装。穿时,将正常的裤子穿上后,再将它绑上就可以了。”

  陈艺斌介绍,父亲早年生活在台湾。台湾沦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高山族人被侮辱地称为生蕃,社会地位下降。日本投降后,台湾的时局仍旧不够稳定,陈赐添于1964年辗转来到华安,娶妻生子。如今,陈赐添共有7个儿女。

  谈到自己的民族,陈艺斌自豪地说:“我们都是能歌善跳的民族。”他精通吹口哨、吹树叶、吹口弦等,又会唱山歌。而且制作手工艺品是高山族所擅长的,他们尤其擅长使用棕榈树叶编制手工艺品。说话间,就编制了一个小猪。

  陈艺强告诉记者,他们全家都学会了种茶的技术,单靠种茶每年就可以收入几万元钱,生活过得很殷实。本报记者 孙殿喜

  本报记者 王承旺 摄

  相关专题:踏访56个民族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头文字D》
网络窜红女名人
2005年高考
安徽甲肝疫苗事件
中海油购石油公司
理性购车完全手册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秦腔》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