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CCTV《面对面》专题 > 正文

央视《面对面》:专访刘晓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4日17:47 央视《面对面》
央视《面对面》:专访刘晓庆

主持人王志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央视《面对面》:专访刘晓庆

刘晓庆在接受采访


央视《面对面》:专访刘晓庆

刘晓庆在电影《小花》中扮演何翠姑


  对于中国电影的百年的历史来说,一位被持续关注了近30年的电影明星是无法回避的,她就是刘晓庆,中国八十年代最红的女影星。关注她,不仅仅因为她个人曾经先后拿过六次“金鸡”和“百花”奖,创造了个人电影生涯的辉煌,还因为她所走过的人生之路正是中国电影在七八十年代的发展历程,哪怕是后来关于她的种种议论,也都是因为她曾经是中国最红的电影明星。

  解说:刘晓庆似乎天生就是为电影所生,她经历了文革后中国电影的复苏阶段,走过她人生辉煌的80年代,甚至在她淡出电影圈的90年代,她也从未离开过电影的光环。她是中国最著名也是最有争议的电影明星。

  记者:好像你说的每一句话,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都能引起人们关注,你做的每一件事都会成为一个焦点,其中有一句话关于电影“我是中国最好的女演员”。你现在还这样认为吗?[1]

  刘晓庆:对,我还是要投自己一票。[1]

  记者:理由呢?[1]

  刘晓庆:因为我觉得如果一个人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话,谁还会相信你呢?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我觉得我搞了很多行,其实工农商学兵我都做过,//但是我觉得这当中最合适的,其实还是做电影演员。因为我曾经得了五次百花奖,还得了一次金鸡奖。在我所处的那个时代,我基本上把电影演员能够得的奖基本上都得完了,这一些都证明我做电影演员是很合适的。[1]

  记者:但是现在年轻的一代,我看报道的,都是国际影星。[1]

  刘晓庆://但是我觉得世界电影史和中国电影史都是一代一代电影人这样代代相传。从墨片到黑白片,然后到今天的这种彩色,什么高科技的这种。我觉得都是每一代电影人完成他们的历史使命。比方说我们这一代电影人完成的什么历史使命呢?就是走出国门。我记得当初我可以说是全世界第一个认识的一个中国大陆的演员。我记得那个时候非常非常困难,因为那个时候香港、台湾的电影都不能够在中国放映,而且大陆的电影从来没有出去过,所以我就在美国去办影展、在法国办影展,当时还是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难,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一代的中影人,在我们所处的时代,非常好地完成了历史使命。就交给下一代。[2]

  记者://如果刘晓庆晚出来十年,或者是二十年会怎么样?[2]

  刘晓庆:这个其实我一点都不遗憾,为什么?因为我觉得得奥斯卡80岁也是可以得的,关键是在于实力。其实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也是一样的,我们和现在的年轻演员享有共同的时代。// [2]

  解说:刘晓庆1952年出生在四川,1970年从四川音乐学院附属中学毕业,被分派到宣汉县农场劳动,几年之后她考入成都军区战旗话剧团,成为一名专业演员。1975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南海长城》,23岁的刘晓庆得到了试镜的机会。

  那一时期,中国的文艺活动刚刚从文革的思想禁锢中解脱出来,电影的拍摄也刚刚恢复,因此每年电影的拍摄量非常少,这样的机会对于任何一名演员来说都十分珍贵。

  刘晓庆:因为我们当时有的时候一年当中整个中国大陆只有一部电影在拍,这一部电影当中只有一个像我这样年龄的女主角,所以她们就相当于全中国选美这样去选,所以要得到这个机会是非常非常地不容易。因为我觉得我第一次拍电影的时候,他们觉得我的形象不怎么好,觉得戏好像还可以。 [2、3]

  记者:会吗?会觉得你形象不好?[3]

  刘晓庆://当时是流行工农兵的形象,但是我就给人感觉不是那么朴素,而且不是很粗壮,尤其当时在四川比较黄皮寡瘦,普通话说得不是很好,就显得比较羞涩,不是很自信。所以他们就觉得形象不是很理想,所以当时我就使劲地去增肥之类的。之后选了我以后然后又试镜头试了半天,然后就一直到海南岛去体验生活,但是北京还在继续选演员,整整到八个月以后,才告诉我,告诉我的时候也不是很高兴的,就说非你莫数,不是这样的。你不是我们很理想的,但是,我们暂时也没有时间去选别的演员了,所以你要努力。就这样子,所以在一种很大的压力下。// [3]

  //而且经常被导演骂//由于我的台词说得很快,因为不懂,说地很快,后来我们自己配音配不上,配不上的时候,导演就在后边骂我,这个时候好演员和坏演员就看得出来,反正说了很长很长时间,当着大家的面骂我,我记得我看着这个银幕,眼泪简直在脸上沧海横流,当时我就在想,我一定要记住今天,将来的时候我一定要变成一个成功的演员,[36]

  记者:但是都几乎没有经过专业的表演训练,那你们拿什么去演?[6]

  刘晓庆:天赋。拿天赋,// [6]

  记者:如果第一部戏演砸了还会有机会吗?[5]

  刘晓庆:不会再有机会了。[5]

  记者:那么肯定吗?[5]

  刘晓庆:肯定,在我们那个时代就是这样,只要是第一部戏砸了就不会再有人请你去演,因为演员多的是,中国最不缺乏的就是美丽的、年轻的女演员。特别特别多,很多很漂亮的,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到处都看得到。[5]

  解说:就是在这样的压力下,刘晓庆完成了她人生中出演的第一部电影。虽然后来《南海长城》因为种种原因放映几场就停映了,但是这部电影还是给了初登荧幕的刘晓庆以极大的信心。随后她又参与拍摄了《四渡赤水》《同志感谢你》《春歌》三部影片,虽然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什么轰动,但是在这些电影的拍摄过程中,刘晓庆锻炼了表演技巧,丰满了羽毛。

  1978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小花》,导演黄建中邀请刘晓庆出演剧中人物何翠姑。

  [电影片段:抬担架。]

  记者:拍《小花》这一段大家印象深刻,// [7]

  刘晓庆:其实我觉得《小花》从表演上来讲并没有什么成就,最主要的成就我觉得还是导演。因为在导演上我觉得有一种很新的电影语言来演绎这么一个电影,//[7]

  记者:对你来说演这个角色难吗?[8]

  刘晓庆://当时很难,现在看起来其实不难,// [8]

  其实我觉得我和陈冲也好,我们几个完成的,只是完成任务,就把自己的一些本色体现出来而已,难度也不是很大。所以我觉得《小花》对我来讲只是拥有了观众。最早的时候,观众从那个时候知道有刘晓庆这么一个演员,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一个明星,但是从表演上我觉得没有什么建树。[7]

  解说:虽然刘晓庆并不认可自己在《小花》中的表现,但是这段精彩的电影情节最终还是成为了人们对电影《小花》的深刻记忆。而就在刘晓庆拍摄《小花》同时,她还在电影《婚礼》中饰演了柔弱的盛敏,在电影《瞧这一家子》中饰演了虚荣的张岚。

  《瞧这一家子》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喜剧电影。张岚是影片中一位服务态度不好的售货员,因为是配角,因此在整部电影中刘晓庆的镜头只有28个。

  记者:只有28个镜头你为什么还接呢?[9]

  刘晓庆:当时我觉得这个角色我没有演过,而且很有特点,因为当时在整个中国电影界全部都是演很正统的女主角的情况下我觉得有这么一个角色可以有一个突破和挑战。[9]

  // 28个镜头我至少要琢磨半年,一个镜头我至少有十几个方案,最后确定,因为只能拍一遍,最多最多拍两遍,是你演地不好才拍两遍,胶片的比例是很小的,一比一点几,也就是一个镜头只有一遍多一点点的胶片,但是那个要留给大场面,或者是飞机失事这些,所以我们基本上只能拍一遍。所以在十几个方案当中选一个是最合适的。[9]

  记者:对于演员来说呢?只能拍一条的情况下他怎么演?[5]

  刘晓庆:对,但是当时就是这样一个情况,就必须要演,只能拍一遍,而且你还要把和上一个接上。而且像我们这种就是完全没有经过什么训练的,所以是很大的挑战,必须要一次成功。[5、6]

  记者:你怎么做到的?[9]

  刘晓庆:我觉得我在这一年多当中基本上没有睡过觉,所以我现在觉得好多人经常会说失眠,很痛苦,我觉得我根本没有睡过,用了很多的笨办法,现在都忘记了,反正就是很笨。总而言之把这三个角色完成了,而且还得到好评。[9]

  解说:

  1980年,中断了17年的大众电影百花奖恢复评选,这件事情对于思想被禁锢了多年的中国电影和电影观众来说,无疑是一件盛事。刘晓庆拍摄的这三部电影同时参加了第三届百花奖的评选。

  当年百花奖的选票刊登在《大众电影》杂志上,填写选票的活动在社会上进行得既济而热烈。最后刘晓庆凭借在《瞧这一家子》中塑造的张岚,获得了第三届百花奖最佳配角奖。

  刘晓庆:我就觉得一下银幕就看不清楚了,眼睛里面很多星星在飞,就晕了,有点生气了,我想可能是生气的一种状态吧,一下子都看不见人了,前面都是黑的。[26]

  记者:当时你非常想得一个最佳女主角。[12]

  刘晓庆:那当然了,我非常想得的是得最佳女主角以及最佳配角奖,创造一个百花奖的历史,没创造上。后来女主角没得着,第一方案是两个都得,第二个方案是得一个女主角。其实当时我想得配角奖的可能性很小,28个镜头怎么可能呢?这是我没想到的。[12]

  记者:没得到的原因是什么呢?你认为是演的不够好?[13]

  刘晓庆:不,我觉得我演地很好,只是票数分散,运气不是太好。// [13]

  //当时由于我是两部电影参加了女主角竞争,《婚礼》和《小花》,有两个我的名字,所以就票数比较分散,所以最佳女演员就没有得到,只有得了最佳配角奖,// [11、12]

  记者:得奖对演员来说意味着什么?[12]

  刘晓庆://因为当时的百花奖含金量非常非常高,就代表对你演技的一种认可。[12]

  //观众投票,完全是一张一张选票这样投出来的,我们有几百万张选票,500多万张选票到600多万张选票,而且每一张选票我已经说了,代表一个学校、一个工厂、一所医院。[12]

  记者:当你得了最佳配角奖的时候,你还有目标吗?[15]

  刘晓庆:有啊,我就要证明我是最好的女演员,我一直觉得要成为一个最好的女演员,那个时候目标就开始比较宏大了。原来没有这样的。因为为什么?我一直觉得我自己的形象并不太好,//也不是那种非常大的眼睛,也没有酒窝之类的。后来当时我就觉得我一定要变成一个演技派的演员,就是说可能我并不是很好看,但是我演完这个角色以后,大家就觉得这个角色就是要她来演,骨子里化成这样的人,所以我觉得这种打击对我也有帮助,有很大的帮助。[15]

  记者:要做最好的女演员,中国的还是世界的?[15]

  刘晓庆:无论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 [15]

  串场:2

  虽然第三届百花奖的评选结果给年轻气盛的刘晓庆留下了一些遗憾,但是自从这次评奖之后,刘晓庆还是成为了中国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刘晓庆以每年两部影片的速度拍摄电影,由于整个文艺环境的开放,刘晓庆接触到的电影题材也更加丰富,从探讨人性的《原野》,到思考家庭伦理的《潜网》,以及被称为新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武侠电影的《神秘的大佛》,都让刘晓庆的演技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解说:1980年,《神秘的大佛》公映之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拷贝创纪录地卖到了440个。但和那个时代所有的影片一样,在中国电影公司统购统销的前提下,巨额票房收入与制片厂无关也与演员无关,作为电影明星的刘晓庆每月仍领着50元的工资,过着和从前一样的生活。

  刘晓庆://我记得那个时候,因为我没有结婚,我和另外一个小女孩住在一起,借的一个房子,那个房子还没分配,我就在那儿住,我们俩就自己做饭,做饭的时候经常看那个剧本,告诉她,明天我们要拍杀鸡做饭的戏,我说你明天早点下班,因为她不是电影界的,你早点下班就在这儿等我接应,我就跟道具说好,因为比方说我拍杀鸡的戏,他一般要准备两三只鸡,万一这次没杀好,得跟道具说好,墙上的道具挂了好多蒜,我一看当时就揪他几个蒜,然后扔到他的脚边,他马上就放在兜里。那个鸡肉,拍完戏的鸡肉反正也没有什么用了,我就可以拿一只回去我们就可以“打牙计”。就这种,经常偷道具来吃,也不是偷道具,偷不用的道具来吃,有这种来改善伙食。[22、23]

  解说:1983年,内地和香港合拍电影《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刘晓庆开始了和香港演员的第一次合作。工作和生活上的交流既开阔了刘晓庆的视野,也让她感到了某种差异。

  刘晓庆://我觉得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每次吃饭的时候。到了休息的时候,比如吃午饭,后来他们香港的工作人员和演员每人一个饭车,小推车那样的,特丰富,所以我为什么当时我想起来不减肥?因为我们根本就吃不饱,本来就是长身体的时候,根本就吃不饱,特别好吃的,又有肉、又有米饭,因为是香港的。我们就是两个馒头,一个黑的咸菜,所以有一次我就哭起来了,每一次就这样,对比特别特别鲜明,我们就坐那儿,一个塑料袋,就哭起来了。后来制片主任就说,你怎么怎么了?主角总是要哄一下,说你怎么了?我说我想吃肉,因为我又是四川人不能吃面,我要吃米饭,后来说那好,我们给你吃肉,就是到那儿去要。就特别特别受不了,要,给我要了点米饭和肉之类的,我说不行,我得大家都得吃,当时就在这样的状况把这个戏拍完,而且是非常辛苦。[17、18]

  记者: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18]

  刘晓庆:对啊,而且还有好多观念上的不一样。好比说我们有一天在故宫里面拍摄,拍摄的时候后来照明,因为是夏天,天气非常非常热,照明就希望能够喝的水,我们喝的水是白水,希望喝的水里面有一些茶叶,就跟制片主任去谈,但是茶叶是不能报帐的,照明说,如果是三天之内我们还没有,因为喝那个要吐,中暑,还没有茶叶的话我们就不拍了,我就不干了,后来那个制片主任说不干了你请,后来20分钟之内所有的灯全部都收了,后来导演李汉祥他是香港的,他说怎么了?怎么了?就坐下来开会,大家一起开会,他就不懂,那个时候一天几千块钱,现在当然不止了,一天几千块钱,茶叶才几毛钱,为什么为了茶叶要停工呢?后来我就跟他说,这你就不懂了,因为这个茶叶是不能报帐的,故宫多少钱都是可以报帐的,所以这个是不能够同日而语的,所以茶叶就没有办法。后来李汉祥买了一些茶叶给大家喝。所以当时拍戏就是这样的情况,从来没有拿过任何的片酬。后来到香港去访问,人家希望我去宣传,也是会有人监督,防止我们逃跑。这种情况。他们也是送给我一个照相机,还没看见就被没收了。当时情况就是这是。[18]

  解说: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社会正经历着改革初期新旧体制的交替。刚刚打开的国门让人们看到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对新生活的渴望冲击着每一个中国人。而这些对于当时最风光的电影明星刘晓庆来说,感觉尤为强烈。

  刘晓庆://我记得我有几次对人民币的向往,当然也是开玩笑,因为我觉得是不可能的。一次是我刚拍完电影,然后又回到战旗话剧团,演《霓红灯下的哨兵》,我们当时就在装订剧本,数剧本数得手都累了,我说什么时候数人民币这么数就好了。我得配角奖的时候奖一个大的奖杯,是空的,因为盖是可以揭开的,揭开里面是空的,我说这里要是塞满了人民币就好了。但是没有钱的,一分钱都没有,就是一个荣誉。[23]

  //因为当时我每都要收到很多很多的信,//最后回来都有一屋子的信。后来当时我就在想,要是每一个观众就这么多信给我寄一分钱就好了,生活就比较好了。当时我觉得比较困难的是,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活动,因为我们经常会出国,因为出国去就没有衣服。因为我们平常穿的都是很便宜的衣服,我经常用两块大的手绢缝一个背心穿。第一次日本电影代表团到中国人,是栗原小卷、中野良子这样的人。因为我当时还是军人,所以根本就没有什么生活的衣服来穿。后来就每天到服装室里面找衣服,特别特别辛苦,因为要去陪他们去长城,早上还要去找衣服,后来有一天我都昏倒了,特别难受。后来连我们那些前辈,你说我们中国的演员各个都比他们年轻漂亮,但就是没有每装,我们也不化妆,平常也不化妆。就到日本去访问,就发100块钱还是50块钱去买衣服,是也没有什么衣服可买。就到服装室去借衣服,借一些30年代的旗袍,这些旗袍都是坏了的,我记得我借了一件旗袍,这儿有虫子咬的眼,开衩的地方撕了,背后还有一个眼,胸前这个地方就拿一朵花来挡上,开衩的地方就拿包去挡着。[16]

  记者:背后怎么办?[16]

  刘晓庆:背后就不管了,就没办法。这样以后,有一次张金玲也是跟他们日本代表团在一起的时候也借了这件衣服,后来翻译是个日本人,女的,就跟我说,你们都很喜欢这件衣服,我说是啊,因为只有一件可以借。这个还不是最大的困难,最大的困难是我们出去,如果是他们送给我们礼物,如果超过5块钱人民币就要上交,所以那个时候利元小娟到中国来的时候就送了一个项链,玻璃的,但是挺好看的,就送给我,等她一走电影学院就要把这个项链交上来,我就交上来。然后我到日本去的时候说发给她戴,就发给我戴,然后我从日本回来又交上来,又交上来。但是利元小娟到中国来的时候我就要回送,回送的时候我去十块钱人民币买了一个骨头的镯子送给她,但是这个骨头的镯子是我的1/5的工资,所以当时这些就特别困难,所以每一次我们从国外回来就不想再出国,因为觉得太丢人了,像我们的尼龙袜子也是,只买得起尼龙袜子,买了因为一天就破了,我们还要拿针来缝才能再接着穿,特别丢人,所以我们就不想出国,觉得是一种侮辱。而且还有一个,经常有这种活动,我们要去,又不能坐公共汽车,因为那个时候每个人都认识你,根本没有办法坐。坐出租车,差不多就是你的工资的一半就没有了,所以这些困难就是非常非常具体的。经常想,要是观众每一个给我积一分钱,当然最好是一毛钱就好了,就可以摆脱这困境。[16、17]

  串场:2

  其实刘晓庆面临的尴尬和困惑,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所有的人都曾经深有感触的。但是很快,慢慢活跃起来的演出市场就为明星们提供了机会,文艺界兴起了“走穴”之风。虽然按照当时的政策“走穴”是不被允许的,但是明星走穴已经成为当时中国演出市场公开的“秘密”。

  解说:刘晓庆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因为是最当红的女影星,因此她经常会接到 “走穴”的邀请。

  记者:怎么开始的呢?// [23]

  刘晓庆:我不记得了,就是他们请我去演出,说是有点钱,是2块钱一场,2块钱很多,因为一天可以演五场到六场,演几天就比我的工资高了。就这样,后来当时就去演,朗诵,演电影片断。 [23]

  //开始是两块钱一场,后来20块钱一场,然后50块钱一场,然后一百块钱一场。[23]

  记者://我是电影明星啊,我是人民的艺术家。[23]

  刘晓庆://就是受观众欢迎的才能这么做,观众不想看你的,想去也不行。[24]

  记者:很需要这些钱吗?[23]

  刘晓庆://当然很重要了,因为这个钱我觉得挺多的,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多钱,我们每次挣的钱都不知道放哪儿,也没地方放,觉得特别特别多钱,有点数累的感觉,因为都是那种小票,一毛两毛从票房收的。 [23]

  记者:最多的时候一天演几场?[24]

  刘晓庆:八场。第一场在早晨6点半开始,所以那个时候我们经常都会忘了,有一次我们都以为演完了,最后一场了,演完了我们就出去了,看见观众还在进场,一想还有一场,所以就赶紧退回来,所以后来我们就写一个表,这个表上写上多少多少场,演完就撕掉一场,这样才记得住。[24]

  记者:早上6点半,谁来看演出?[24]

  刘晓庆:有啊,观众比我们还精神呢,后来我们都说,观众太可爱了,因为他们看到电影演员的机会很少,情况是不一样的,而且20分钟票就卖完了。[24]

  记者:还有精力去拍电影吗?[24]

  刘晓庆:当然有了,永远电影是第一位的,绝对不会耽误,不会影响我拍电影的质量,只会觉得我更有底气。我觉得从有钱的那天起,我觉得过去在没有钱的时候,真的经常都是这么弯着腰做人的,一旦碰到香港的、台湾的,其实我们名气是很大,但碰到香港的、台湾的,还有国际上的这些,真的有的时候觉得确确实实很困难,内心的一种紧张和一种不舒服,真的是很让你这么缩着做人,但自从有了一些钱我也可以回请他们吃饭了,就给的自己好像站起来了。就觉得好像腰板就开始直了,就开始可以舒展了,当然现在想起来钱也是很少了,但是对我们当时来讲就已经很重要了。[24]

  解说:刘晓庆的这些行为引发了社会上对她的种种议论。1983年,刘晓庆发表了《我的路》。在这本不到3万字的自传中,刘晓庆讲述了她的个人经历以及在电影圈的奋斗过程。特别是书中崇尚个人奋斗的观点,在那个讲究组织关怀,同志帮助的年代,显然格外醒目。此书一出版,刘晓庆立即陷入了舆论的漩涡。

  记者:《我的路》的写作背景呢?[27]

  刘晓庆://当时我写的时候其实是非常幼稚的,因为我那时候没有当过明星,才第一次当明星,第一次当明星以后我没有意识到一个小女生已经在一天之内变成一个赋有责任的人,而且还不习惯对别人负责任,最多对自己负责任,说的话,做的事要注意自己的,要为人师表,就没有注意。而且当时明星很少,经常很多的传闻。比方说我把奖杯卖了,因为我拍了《神秘的大佛》,说我把奖杯卖了,然后又把谁的眼珠子给挖出来了,倒卖黄金,就说那个奖杯是黄金做的,还有很多生活上的绯闻。很受不了,因为当时心里承受力很差,所以一下就受不了,我觉得不行,我得为自己正一下名// [27]

  //干脆自己写一个,当时我是写得很真实的,我就想写一个我是一个有缺点的人,因为当时受卢梭的《忏悔录》有很大的影响。觉得有一个真实的我,不像你们说的,我有很多缺点不是你们说的缺点,但是我有很多优点,也不是你们夸的优点,就是处于这种。// [27]

  记者:这种结果没有想到过?[27]------

  刘晓庆:没有想到。//我一直主张个人奋斗。因为我觉得我们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觉得我自己一直有一种使命感,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不能躺在国家的身上去要饭吃,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应该自己奋发,一定要奋发图强,自己去寻找机会,在机会当中实现自己的理想,从而变成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27]

  记者:但是在你之前没有一个电影演员、没有一个电影明星说这样的话。[27]

  刘晓庆:对,没有,没有这么说过,因为他们没有写书,所以也不知道是不是这样想。当时我就这样想,当然就受到很大的批判, // [27]

  记者:可是为什么刘晓庆说出来呢?你不怕?[28]

  刘晓庆:我没有想到有什么怕不怕的,因为我觉得这个是很对的,而且到现在为止我觉得有一点我比较自豪的,就是我每一步的成功都是我自己个人奋斗得来的,// [28]

  //好多人说,干得好不如嫁好,//全中国的妇女不可能每个人都嫁到这么好,嫁不到这么好怎么办呢?我就可以非常、用很大声的话跟她们说那就走我这条路吧,因为我就是这样自己奋斗,我就是希望像我这样,没有任何的,也没有什么背景,也没有什么,仍然可以有今天的成功,// [28]

  解说:除了文字中到处流露出来的个人奋斗的色彩,刘晓庆还在书中发出了 “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成名的女人难乎其难”,这句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名言,成为刘晓庆的标志性语言。

  记者://你现在仍然那样认为吗?[40]

  刘晓庆://对,做名女人不是很容易。[40]

  记者:难在哪儿?[40]

  刘晓庆:太多了,不能够一一地数出来,// [40]

  //因为明星带来的负面的影响,是比正面的多得多,当然我们有没有鲜花?有。有没有掌声?有。但是在一年当中只有几次,但是有非常非常长的时间你是处在一种非常孤独,被人曲解,被一些污泥浊水,所有所有的这些当中,处在这样的没有自由,像这样的状态当中生活,所以你就要有非常强的一种心理承受能力,// [29、30]

  记者:但可能是每一个成为演员的人,成为明星的人都要面对的。[30]

  刘晓庆:其实我这个人的个性和习惯是非常非常不合适做一个电影明星的。//我也不喜欢拍照,也不喜欢签名,不喜欢大家一看“啊呀!刘晓庆”,特别不喜欢这些状态,我就喜欢拍一些戏,这些戏我演的角色被大家认可, // [30]

  记者:你不会被感情困扰吗?[28]

  刘晓庆:不困饶啊,因为每一个都是我真的喜欢的,这样才不会困扰,//所以在我的朋友当中,和在我的爱人当中,我从来不会由于他的地位的高低,金钱的多少,漂亮与否有任何的变化。[28]

  记者:但是可能在一个人自己知道要成为一个女明星的时候,这个方面会倍加小心,但是刘晓庆好像从来不避讳。[28]

  刘晓庆:对,因为我觉得对人一定要真挚,如果这样都不能真挚,还要算计的话,太累了。[28]

  记者:欣赏什么样的感情呢?[29]

  刘晓庆:欣赏真挚的感情。[29]

  记者:怎么检验?每一次都是真挚的开始。[29]

  刘晓庆:至少我真挚。[29]

  串场:

  1983年,刘晓庆在美国举办了个人影展。也许这样的活动在今天看来并不算什么大事,但是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作为第一位在国外举办影展的电影演员,刘晓庆也算开了风气之先河,这是她的个人的成就,但更是中国电影的历史必然。

  解说:虽然在美国的影展规模不大,但还是让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演员在文革之后第一次走出了国门。

  记者:他们当时怎么看你的电影吗?[19]

  刘晓庆:看不懂,准确地说不是很看得懂。因为我当时是两个阵营,一个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他们是资本主义国家。当时我们的电影办影展的时候,大部分是停留在一种说教的状况,有好多都看不懂。但是他们很尊重中国这么一个大国,所以我觉得他们对我的尊重是由于我的背后有中国,有十亿人,当时是十亿人,所以当时我们去好莱坞,他们那些老板都会亲自出场,来自中国的电影的代表,又是第一个来自遥远的东方的神秘大国的电影的代表,所以他们都非常隆重。[19]

  记者:你怎么看他们的电影呢?当时来说。有距离吗?距离有多大?[20]

  刘晓庆:当然表演方法很多方面都是不一样的,首先我们如果是一个人在电影里面我的父母亲死了,我们就会对着镜头使劲地哭,如果像《教父》这样的,马连白连度看到他的儿子被打成蜂窝,一看,一个特写就完了。所以他们表演比我们容易,而且他们的胶片就像纸一样,他拍《马可波罗》的时候我们去看他们拍戏,就拍打的时候机器就开着,几台机器全部是好的胶片,机器就开着,打累了大家歇着说话,也开着,我们当时特别特别羡慕,我们说像这样的片比,什么表演都会很好。我可以乱演,18种方案都拿来演一遍,到时候选一遍最好的。我们就只一遍,而且还要接上。[20]

  记者:所以那个时候你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好的。[20]

  刘晓庆:对,当然,我就觉得如果是有这样的条件。说句心里话在这些方面我从来不觉得我们比他们差。从来不觉得。//中国大陆的演员是非常非常地好,但是我们的条件确实不好,真的是小米加步枪,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够演一些好的角色,我现在起来都觉得有点了不起,怎么过来的。[20]

  解说:1986年,刘晓庆拍摄了《芙蓉镇》,这是她演艺生涯的又一部巅峰之作。刘晓庆饰演的胡玉音让她夺得了第七届金鸡奖最佳女演员奖,第十届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随后,刘晓庆凭借在《原野》、《春桃》中的出色演技,连续获得第 11届、12届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因此有人说,80年代的中国电影是刘晓庆的时代。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刘晓庆的注意力转向了电影之外的世界。她经营着20多家公司,投资地产,拍摄电视剧,拍卖书稿,刘晓庆似乎逐渐远离了电影。

  记者:你不是喜爱电影吗?怎么不想演了?[26]

  刘晓庆://因为我觉的演员有两种演员,一种演员是属于没有出息的演员,演不过别人的时候,就把别人的剧本改了,把人家角色的好戏改到自己角色的身上,我觉得这是没有出息的演员。另外一种就是很有志气的演员,就是我这种演员,就是棋逢对手,我喜欢“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大家在一起我喜欢跟演技特别好的演员一起演这样水涨船高。所以那个时候都出国了,都出国了以后就没有什么对手了, //我真的觉得无敌最寂寞, [25]

  记者:怎么下决心我要下海?[24]

  刘晓庆:因为我这个人也许是比较喜欢做新的事。就像我上次说的在第一部的喜剧片、第一部的武打片,第一部和香港、海外合作拍的《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还有第一部的家庭伦理片《潜网》,第一部名著改编的觉得有点性感的《原野》,第一个做制片人,第一个去写自传之类的。// [11]

  //永远给自己出一些新的难题,只有这样我才有兴趣,如果再是演过去演过的,我就一点兴趣都没有。[26]

  记者:这种身份的改变对你来说很容易吗?[32]

  刘晓庆:很容易。[32]

  记者:我曾经为之奋斗,我曾经拥有的电影梦想,我现在我要……[32]

  刘晓庆:没有,我当时觉得一点都不可惜,我觉得够了,我在电影上我觉得已经很够了,别人像我这样,我觉得拍一部代表作都很难,有的人一生都没有一个代表作。我觉得我,年纪轻轻的有好多好多的代表作了,我觉得够了,一点都不可惜,我觉得要做新的事情。我经常就会到了一定的阶段,就会有一个声音跟我说,够了,你应该去做新的事情了,这已经足够了。[32]

  记者:那个时候想到有朝一日我还会回到电影吗?[33]

  刘晓庆:没有,我甚至都不想成立这个影视公司,都没有,刚开始公司全部是别的,没有任何一个影视公司。// [33]

  记者:为什么?[33]

  刘晓庆:我就想涉及新的领域,从文科变成理工科,在理工科当中去展示自己的才华。[33]

  记者:你认为自己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吗?[33]

  刘晓庆:现在我仍然认为是。因为不说远的,在我做的影视公司当中没有拍过任何一部不赚钱的作品。我认为我是很成功的。[33]

  解说:2005年,经历了“税案风波”的刘晓庆重新以电影人的身份回归了人们的视线。他和第六代导演刘冰鉴合作拍摄的电影《春花开》亮相柏林电影节。这是她15年来首次拍摄电影。但是,当她用15年的时间回归电影的时候,改变的不仅仅是她的年龄,整个中国电影不再是曾经的那个年代。

  记者:新一代的女演员,应该来说像您这样影响力,或者比你有更大影响力的已经开始出现了。[38]

  刘晓庆:这是应该的,如果是到现在还是我一个人有更大影响力,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38]

  记者:你有没有计划把你的故事拍成一部电影?

  刘晓庆://至少有十几家都要把我拍成一个电影,或者是电视剧,都被我严词拒绝,因为我觉得这个比较难,比方说他们把我写成雷锋又不真实,但不是雷锋我可能又不接受。而且我觉得我的一生至少还有一段时间,我觉得还是盖棺论定比较好。

  记者:但是真的人让感觉到你的生活就像一部电影。

  刘晓庆:比我的任何一部电影都精彩。

  记者:后悔选择电影吗?后悔踏入电影之门吗?

  刘晓庆:我要永远感谢电影。虽然是我学的专业并不是电影,但是我从电影出身,从大家认识我就是拍电影。而且我比较幸运的是在我们这一代的时候有点像电影王国,因为当时根本就没有什么其它的娱乐,唯一的一个娱乐就是电影,而且可以说是全民都在看电影,//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拍电影的人来讲,能够经历那样的时代,能够拥有全世界最多的观众,我觉得很幸运的。[1]

  串场:5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刘晓庆用她的电影之路见证了一个时代,关于那个时代的电影,那个时代的电影明星,甚至于那个时代的思想和观念。

  无论你喜欢她,还是不喜欢她,关于她和她的电影,已经无可争辩的成为我们这个时代集体记忆的一部分。它代表着中国电影曾经的艰苦,曾经的奋斗,曾经的辉煌,曾经的困惑,成为现在的人们解读中国电影百年历史的重要内容。

  相关专题:CCTV《面对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