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战偕同家人抵达漳州龙海马崎村祭祖(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0日09:26 海峡都市报 | |||||||||
奉上甜茶 展示题词 上香祭拜 之光 黄国华 王浩志 “连家的列祖列宗、爷爷,我回来了,这次是真的回来了。”昨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偕同家人抵达漳州龙海马崎村祭祀祖先,祭祖完毕后,他在马崎连氏宗祠外深情地喊道。
三鞠躬改三叩头 连战一家昨日一身素服,9时16分步入连氏宗祠“思成堂”。宗亲为连战夫妇敬上用鸡蛋、桂圆干制成的甜茶。 此次祭祖大典有十二道仪式。9时20分,司仪连宗和先生宣布仪式正式开始,民间“八音”乐队奏起“追思曲”,两名执事将连战及其夫人请到主祭人的位置上,16名陪祭执事就位。接着,将点了檀香的香炉在主祭陪祭人身边绕一圈,此曰“净身”。然后,执事端上盆水、新毛巾,请主祭人擦手擦脸。净手净身后,司仪宣布“迎祖驾”,只见连战从供桌前走到祖龛前,打开中门,执事在旁协助开边门。连战打开神龛迎祖,献香、站立奠酒、献三牲后,由连宗和宣读祭文,而连战则率家人及随行人员,恭恭敬敬地向祖先献上三叩大礼。之后,焚化祭文、烧金。9时30分,祭祖仪式在鸣炮后结束。 在准备祭祖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在连宗和意料之外的细节。原来的祭祖仪式中有一道为三拜九叩,但连氏宗亲考虑到连战年事已高,就“擅自做主”,将这道程序精简为三鞠躬,但前晚10时许,连战主动提出,在祭祖仪式中要三叩首,以表现自己对列祖列宗的一片孝敬之心。当晚12时许,连氏宗亲赶紧派人采购回6个跪拜用的木墩和绣有莲花的棉垫,才使次日的仪式未出纰漏。 讲闽南话乡情浓 祭祖仪式结束后,连战与家人就在宗祠内与宗亲用闽南语拉起了家常,连宗和代表宗亲表示欢迎后就向连战介绍马崎社的情况。连宗和说,马崎社有1900多人,连姓人士就有1490多人。现在乡亲的收入不断增加,村里盖了不少楼房。连战听到这些很是高兴。连宗和说,因为连战回乡寻根,马崎乡的知名度也提高了,乡亲们非常高兴,都自发前来欢迎连战一行。他希望两岸能共同完成连氏族谱,也希望连战能经常回马崎看看。 连战说:“人亲不如土亲。在台湾连姓虽然不是大姓,但在台南县有个柳营,差不多有七八成的人是姓连。我到过的大陆许多地方,百姓都非常亲切,今天回到马崎村,感觉更加亲切,与众不同。今天走的路是祖先流着汗水开垦出来的。”连战先生感慨道,这种感情是非常非常的不同,他是第九代在台湾的连氏了,第一次能够回到马崎,心情非常高兴。以后宗亲要频繁联络,互相勉励,互相协助,思考共同的未来,还有我们这些孩子们的未来,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世世代代的事。 家乡礼物含深意 之后,连宗和先生捧出了马崎村宗亲们早早就备下的礼物。这几件礼物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分别是家乡马崎的水米、农民漆画作品《盛世祥和》、象征甜蜜的桂圆干、当地农民书法作品以及新修订的连氏族谱。 连战回赠宗亲的则是其祖父连横撰写的《台湾通史》。 在互赠礼物之后,连战来到连氏宗祠前,挥毫题词:“明心见性,垂教后嗣,积善福世,上继祖德”,表达对先祖的崇敬和缅怀之情。 □花絮 连战“双声道”讲话 累坏外省记者 连战昨日上午在漳州马崎祭祖,祭祖现场可谓花絮不断。他以闽南语和普通话“双声道”向族人问好,说明台湾连家与马崎的渊源和返乡祭祖激动的心情。 连战“双声道”讲话,马崎乡亲听得亲切,来自台湾和闽南的记者也是气定神闲,但是闽南地区以外的媒体记者,特别是来自北京的记者,却听得晕乎乎,有的当场找人口译,有的先录音存证再说,成为这场采访战的趣闻。 他的手 好大好温暖 “他的手好大好温暖啊。”与连战握手的那一瞬间,72岁的马崎宗亲连宗和感到亲切备至。 祭祖结束后,连宗和、连鸿举、连木泉等乡亲与连战一家围坐一起,拉起了家常。连宗和代表乡亲们做了发言。连战仔细地听着,说:你72岁了,比我大一岁啊。 小杂货店 成临时记者站 提着沉重的手提电脑、摄影包,还要四处奔波,记者无不为如何“减负”而犯愁。距离连氏宗祠几十米远的一间杂货店,这个位置是观察宗祠活动的佳位。记者们纷纷与杂货店老板套近乎,或寄存设备或借用椅子或购买饮料,热心的老板一一应承。 更有记者因连续几天都泡在马崎,早与杂货店老板熟悉了,因而得到特殊待遇:入内写稿。小杂货店顿成临时记者站。 山西宗亲 专程邀连战 受山西宗亲委托,4名来自山西上党的连氏宗亲专程从山西赶赴马崎。 带队的连有根先生说,山西上党是中华连姓的发源地。此行,他们带来了两份礼物,一份是从1300多年前的墓碑上拓下的墓志铭,有连战先祖源自上党的记录;还有一份邀请书。他们已委托马崎宗亲转送给连战。 相关专题:国共经贸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