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寻找资源绩效水平过差的制度成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00:07 红网

  近日,中国科学院发布的《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首次提出了综合评价节约型社会的节约指数,并对世界主要59个国家的资源绩效水平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中国仅排在54位。报告表明,我国位于资源绩效最差的国家之列。我国五种资源的单位GDP消耗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9倍(《青年报》3月1日)。

  从中国科学院的这个报告中看出,在世界主要59国家的资源绩效水平的排序中,中
国仅排在54位,且相关资源的消耗量还是世界平均水平的近2倍。应该说这是一个十分令人深思的数据,这似乎也在提醒人们对我国多年来年GDP年均9%的增长,在保持一份清醒认识的同时,有必要好好找一下我国资源绩效水平最差之所以差的制度成因。

  众所周知的是,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现状,总是与其所处社会的制度框架有着相互制约与相互影响关系。也就是说,一个社会及国家的经济发展的性质及处于什么状态,是与其所处经济环境的驱动机制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因而从此意义就可以讲,倘若一个社会经济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那这种缺陷也总能在经济状况中有所体现。其实说白了就是一句话,有什么样的制度驱动机制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

  因此面对我国资源绩效最差的现状,加上我国正处于社会与经济转型期的特征,结合我国多年来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动力,我们就能轻而易举的发现这样一个征象:即一方面社会经济正处由行政推动向市场推动的转变,另一方面在这种转变时期,政府或者是出于自身利益,或者说是源于现实的不得不的无奈还掌握着经济发展所依赖的资源配置权力。所以在此前提下,人们所看到的是,社会经济中的有些领域正处于市场机制的调节之中,而又有一些经济领域则正受着行政权力的掌控,加之现有制度对行政权力的掌控尚远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社会经济自然而然就呈现出目前的状态,即按市场经济要求本应由市场推动的经济发展,不恰当地落在了行政权力身上;而市场经济本身则也由于有这样的权力侵蚀,其本身的发展规律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扭曲。而上述中国科学院的战略报告恰恰就是我国资源绩效水平最差之所以差的证明。

  不过与此同时,让人可喜的是,国家高层已经适时提出了调整发展思路,转变增长方式的要求。可关键的问题是,要将这种要求转化为制度,转化为现实经济发展中的有效机制并成为一种对行政权力的约束,控怕还不能一味依赖于行政自身的自觉,而要依靠权力的制衡。总之前途尚任重而到远。

作者:周义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