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6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黄金书不是腐败祸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0日00:14 红网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一些代表和委员对市场上流行的黄金书,表示了自己深深的担忧。全国政协常委冯骥才甚至直斥,这些黄金书就是“腐败书”。(3月9日《广州日报》)

  用料奢侈讲究的各种黄金书,由于其价格往往也贵得惊人,多被一些人选购来当作礼品,送给自己要送礼的对象。人们称之为“买的人不看,看的人不买”。甚至有书商在黄
金书广告中直言,这些书是“送给政界人士的佳品”。毫无疑问,黄金书使书的本质属性发生了异化,丧失了阅读和文化传播的功能,而沦为一些人权钱交易的桥梁与纽带。

  但是,黄金书受送礼、行贿者的青睐,却并不是黄金书自身之错。因为黄金书并非天生的行贿载体,它其实与黄金

麻将、天价月饼等一样,主要还是商家用来赚取利润的工具,以及满足一些人奢侈消费的商品。尽管黄金书没有什么实际阅读价值,但在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之下,只要商家没有违反国家法规,不宜禁止他们制作和出版黄金书。

  对于有意向官员行贿者来说,就算市场上从来没有黄金书,他们也会找到别的高价商品,作为为礼品送给相关对象。再退一步说,即便有关部门对所有的

奢侈品,都一概进行彻底的“封杀”,他们仍可用人民币给贪官进贡,国家总不能紧绝货币发行吧?将矛头过多地指向黄金书,颇有些古代“女人祸水论”的意味,偏离了反腐败斗争的正确方向。

  其实,那些收受黄金书礼品的官员,看中的也是做书的真金白银,而不是书商们所大力鼓吹的,黄金书的“文化内涵”和“收藏价值”。真正热爱读书、作风清廉的官员,绝不会热衷“收藏”黄金书。能不能抵御黄金书的腐蚀,关键还看官员自身的“定力”。而要防止官员们在收礼时“湿鞋”,除加强道德教育和健全惩防体制外,还没有任何能一劳永逸的办法,包括对黄金书之类物品“赶尽杀绝”。

  当然,形形色色的黄金书充斥市场,炫耀的是一种奢靡消费之风,与建

节约型社会的宗旨不合。有的书商对黄金书大作虚假宣传,在出版发行环节和图书内容方面,一些黄金书也存在着种种问题。对于这些,有关部门确实应当引起重视,但在监管和引导的过程中,却不宜将对腐败现象的义愤,简单化地转嫁到黄金书的身上,对其做出越位的判罚行为。

稿源:红网 作者:李清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