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民主”生长的样本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5日14:04 国际在线 | |||||||||
作者:明淡 在有些国家,识字率或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非常低,人们没有国家政治观念,或者终日为生计奔波劳碌以至没有参与政治活动的时间、精力和兴趣,民主能够在这样的国家存在吗?
在有些国家,贫富阶层的差异如此巨大,以至于平等主义的观念或者一人一票的观念近乎笑谈,民主能在这样的国家存在吗? 这是2001年冬天,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政治学教授霍华德·威亚尔达在其主编的《民主与民主化比较研究》一书中轻轻提及,重重放下的两个问题。问题虽然难堪,但很重要。 问题好像为中国量身定做,也正构成辩解当下中国民主发展进程的逻辑起点———疆域太大,人口太多,发展不平衡,中国的民主之路注定不太平坦。循着这样的思路,章敬平的新著《浙江发生了什么:转轨时期的民主生活》的立意似乎不言自明:已经率先富裕起来的浙江理所当然在探索民主生活的道路上引领我们继续前行,浙江的民主实践也自然暗含中国民主的未来因子。更可能的是,在一人一票的民主制度下,正如同股同权一样,意味着在经济生活之外,我们有了坚信平等和自由的耀眼版图。 人生而平等,所以与财富多少无关;人希望自由地生活,正如每天需要呼吸新鲜空气,亦无关身价。民主是生活本能冲动下渴望自由和平等所必然延伸的内在维度。而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正来自民情的积淀,这直接决定民主生活的想象空间。 对民情的观照,也就此成为30多岁的章敬平贯穿《浙江发生了什么———转轨时期的民主生活》一书中若隐若现的线索。章敬平认为浙江民主探索精神来自于两个方面:浙江人重事功、务实效、敢冒险的传统通过经济的成功影响到民主的生成;开放格局下的全球化视野为浙江带来巨额外贸订单的同时,也带来了人权观念和对游戏规则的尊重。浙江的民主,不是自觉的“计划性产出”,而是发轫于民间经济基础。在现时的中国,浙江可能是对民主的发展提供尽可能的便利条件,从而最全面地表现出其发展规律的地方。 所以在章敬平的笔下,虽然不厌其烦地描述着监狱、黑金、贿选、喋血,无处不在的“恐怖”民主;虽然事无巨细地叙述着乡村新富是如何成建制走上村政前台,掀开“协议村官”为政不仁的举动,但我们不仅无需为此气馁,相反却可以在绝望之处让希望重生。 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语境里,民主是指:“任何一种旨在缩小社会经济差别(特别是由于私有财产分配不均而产生的社会经济差别)的政治或社会制度。”作为最近20年成长起来的新的利益集团,30万大大小小私营企业主正成为撬动经济民主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数量上不断增加的他们意味着一个全新的中产阶级正向我们走来。他们将是未来的大多数。他们是私有财产坚定的捍卫者。一些具有家国观念的民主实践的领头羊们,诸如徐冠巨、宗庆后、南存辉、鲁冠球等新时代的“士绅”,也正努力改变和提升周遭的生存环境,继而赢得民主生活的实践空间。这些原本修鞋匠、铁匠、农民出身的新“士绅”希望通过对民主生活的积极参与,为他们的基层代言,在从容赢得既有政策延续的同时,也有意无意丰富了特殊国情下的特殊民主内涵。 另外,多样化的社团组织,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多元主义的价值观念,也正像春风一样轻轻吹过一个个富庶的水乡、骚动的山村、喧闹的小商品市场。它们努力地平衡着社会的断裂,弥补失衡的收入差距,捍卫公平和平等。一个隐约可见的公民社会正在浙江这块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土地上慢慢成形。私营企业主阶层和知识分子,是催促浙江奔向公民社会的中坚力量。前者用金子奠定了公民社会的“基础设施”,后者用智识铺设了公民社会的“启蒙道场”。民间力量和外部力量的合力,将使公民社会的走向和托克维尔的公民社会越来越近。 这些风起云涌的草根英雄,在一连串的罢选、罢免、罢会等民主事件中,在一连串的开记者会、开代表工作室、登广告寻求议案等代言行为中,你方唱罢我登场,出人意料地铺就了浙江民主实践的崎岖之路。有必要重提托克维尔备受推崇、直至今日还有借鉴意义的思想。“建设一个新世界,必须有新的政治理论。这个政治理论就是关于民主的最基本原理。”章敬平在本书中极力渲染的一个个有关民主实践的微小样本,虽然没有朝着建构当下中国的民主基本理论方向努力,却以不失新闻报道的原汁原味,展现正在发生的历史真相,或许它们就是未来中国民主之路上最坚固的奠基石。 来源:南方报业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