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外滩画报专题 > 正文

白雪公主带来的“相对剥夺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7日14:25 外滩画报

  “相对剥夺感”—形象一点说,就是你邻居有宝马而你只有宝莱的那种心酸感觉— 产生的“穷人”比绝对贫困的人还多,更致命。

  文/ 连岳

  贫穷与平等是永恒的话题,在当下还显得相当热闹。随着全球贫富差距拉大( 在本
栏目3 月22 日《物质主义的解毒剂》一文有提及),人的不平等感觉在滋生蔓延,随之而来的是媒体上“左派”言论攻击性加强。这里稍稍解释一下“左派”与“右派”的区别,它在西方媒体与智库中的含义: 所谓“左派”,就是在自由与平等的价值取向中更偏重于平等; 而“右派”则是更强调自由的重要性。

  换句不易混淆的话来说,就是当下在全球之内对平等的呼吁声音加大。法国的大学生们为了让人听到, 除了鼓动上百人上街以外,还以各种武器—从石头到自行车—和警察

  的催泪瓦斯作战,动机很简单,他们觉得最近的劳工条例改革,允许雇主在两年的临时雇佣期内无理由解雇26 岁以下雇员,对他们相当不公平。大学生获得广泛的支持,与法国社会普遍看淡自由有关,据GlobeScan 的调查,显示只有36% 的法国人赞成自由企业及自由贸易,反对者达50%,比中国( 赞成75%,反对23%)、美国(71% 及25%)、印度(70% 及20%) 以及英国、德国、意大利和俄罗斯都

  不一样。而巴黎《快报周刊》所作的调查,结果更令人吃惊,有75% 法国25 岁以下青年以当公营部门雇员( 公务员) 为第一就业选择,其理由是收入虽然不高却稳定、有长假、退休年龄早。

  相比较于1968 年格瓦拉式的浪漫学运,这次学运却是无趣的、务实的、懒惰的,所以欧美其他媒体的嘲弄语调居多,《纽约时报》的评论文章甚至说,法国学生总是认为只要多烧几辆汽车,就能逼迫政府让步。法国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Dominique de Villepin) 其实很想成为强人,改革法国的经济,可惜的是他这次可能不得不妥协。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撒切尔夫人的钢铁意志他可能没有,面对声势浩大的罢工,撒切尔夫人照样敢放言: 这个世界只有个人,没有什么社会。

  熬过了痛苦的三年时间,英国人终于尝到了撒切尔改革的巨大好处。相对法国大学生,中国的大学生显得相当自立自强,清晰地了解自己作为社会新鲜人,在职业生涯的起步是艰辛而卑微的。聪明一点的人看得出来,其实法国大学生就算要到了他们想要的,也是镜花水月,不能解雇你, 我不雇用你总可以吧?追求这种绝对平等,除了把别人拖下水以外,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可是,也许并不如此简单.. 贫穷是社会存在不平等的最力

  证据,联合国把日平均收入不到一美元的人称为穷人( 世界各国也有不同的刚性标准,为了论述方便,我们就以一美元标准说事)。在这个标准之下,似乎只要把收入提高到一美元以上,就消灭了贫穷。

  有人发现,这种统计法可能错了。约翰·凯希迪(John Cassidy) 在最新一期《纽约客》上发表长文《何为贫穷?》,梳理了美国五十多年来贫穷标准的流变。1963 年之前,你无法得到准确的美国贫穷人口数字,因为估计的数字从1500 万至5000 万都有, 各种版本都振振有辞却口说无凭,此后,统计标准被供职于美国政府社会保障部门的统计学家莫利·欧桑斯基(Mollie Orshansky) 找到,至今尚被多数国家使用。她计算出一个四口之家(父母与两个孩子) 每天用于食物的最低消费是2.80 至3.60 美元,而穷人的食物消费一般要花去总收入的三分之一,所以,得出贫困家庭的年收入低于3165 至3955 美元的标准。

  但是根据这种统计方法发现,在2001 年,91% 的贫穷家庭拥有彩电, 74% 有

微波炉,55% 有摄影机,47% 有洗碗机,也就是说,他们的生活水平是20 年前的中产阶级不敢梦想的。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绝对贫穷似乎已经消失了,可是根据伦敦大学迈克·毛莫爵士(Michael Marmot) 长达十年的研究发现,“相对剥夺感”— 形象一点说,就是你邻居有
宝马
而你只有宝莱的那种心酸感觉—产生的“穷人”比绝对贫困的人还多,更致命。

  也就是说,社会不平等产生的贫穷不再体现在绝对收入上,而是隐性地伤害人的心灵。他的跟踪研究显示,高阶社会群体里的人的健康状况要远远好于低阶社会群体,相对剥夺感较强的群体,包括所谓的中产阶级,患高血压、肺癌、心脏病等各种致命疾病的比例大大上升。

  这个研究结果其实挺悲观的,“相对剥夺感”若作为新贫穷标准的核心, 那么人类是不可能消灭贫穷的,贫穷的物质标准不仅要大幅提升,而且还从物质扩散到了心理建设层面。不过这个结论恰恰可以用来解

  释旁人看来十分愚蠢的法国学运,以及他们普遍放弃自由贸易的倾向。上百万法国人支持学运,这说明对平等的追求其实一直潜伏在人的本能当中, 对“相对剥夺感”的憎恨可以使人放弃未来的得益,甚至愿意放弃一些自由。

  这应该算是“魔镜本能”,当王后得知世界上只有

白雪公主比她漂亮时, 她并不会庆幸她比世界上的多数女人漂亮,而只会在白雪公主带给她的“相对剥夺感”中邪性大发。不要小看魔镜的力量,法国在文化传统中作为“自由、浪漫、个性”的图腾,现在偏偏甘于追求平庸的“绝对平等”,青年们选择乏味的公务员职位。这种转向, 也许是法国文化与经济衰弱的最强信号,这种信号也许会提醒其他的大国更应兼顾社会公平吧?-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