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节俭的美德,短期内“饿”不出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8日13:42 辽沈晚报

  作者:傅淞巍

  “饥饿行动”只有63名参与者,与主办者为了培养广大学生节俭意识的宣称,显然具有相当大的距离,同时凸显了主办者一厢情愿的尴尬境地。由于参与者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受到影响,正常开销只能放弃,早就筹划好的春游计划不得不取消等诸多消极因素,“饥饿行动”缺乏吸引力早在情理之中。

  节俭意识应该是一种量力而行的适当的消费意识,而不是刻意忍饥挨饿。而平均每天只有7.14元的生活费,只够买两盒盒饭,挨饿的大学生会不会因营养不良而影响健康?只顾吸引眼球的主办方对此似乎并不在意。

  事实上,仅仅21天的“饥饿行动”,并不必然产生节俭美德,同时饥饿之后的大学生生理上需要营养的补充,心理上反弹出享受生活的渴望,也是该行动不可避免的后果之一。这些围绕“饥饿行为”的铺垫与后果,显然不在只求过程轰动的主办者的考虑范围。

  节俭作为一种心灵上的美德,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行为品质,它需要稳固的思想基础与实际生活的磨砺,它是在自然而然、循序渐进中产生的一种道德,它绝不可能依靠某个行动就能够一蹴而就。

  如果不辅之以深入人心的节俭教育,不在日常塑造大学生的理性消费习惯,而只是靠孤立地举办“饥饿行动”的活动,去突击培养学生的节俭意识,主办者的诚意值得怀疑,其行动的结果也必然是空中楼阁。

  不是去注重吸纳学校中所有学生的参与,没有一个能长期产生功效的节俭美德的培养机制、运行机制,只是以部分学生的兴趣去组织的一次短期行为,以破坏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极端行动为过程,以一次性行动和吸引眼球为特征,“饥饿行动”的本质当然是一次流于一时轰动效应的表演秀。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