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庆:海德给小泉的选择题意在“防火”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01:55 新京报 | |||||||||
作为政治“老兵”,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海德已决定不再谋求连任,而作为参加过太平洋战争的老兵,他却十分希望在离任前为二战中阵亡的战友们做一件体面的事情,那就是让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参拜靖国神社和做客美国国会发表演讲之间做出选择。(昨日《新京报》)对于海德这一代人来说,珍珠港事件后罗斯福总统在国会作的演讲可谓刻骨铭心。
让海德等人难以接受的是,日本首相在美国国会演讲后如果仍去参拜靖国神社,那将不仅是对仍活在珍珠港事件记忆中的人的伤害,也是一种变相的侮辱。这就像上午去人家做客,下午却去打劫过这个家庭的刽子手坟前跪拜一样,莫名其妙,也让人难堪。毕竟,美国也是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受害国。 也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海德表现了对小泉可能在(国会)演讲数周后———8月15日参拜靖国神社的担忧,并且很直言不讳地说,这样做,美国国会会很没面子。而这也同样是美国媒体的忧虑之处。过去一年间,美国各大主流媒体都对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提出了不同程度的批评,认为小泉顽固参拜靖国神社是“对死于日本战犯手下的被害者后代的蓄意侮辱”,而对日本外相麻生太郎的关于二战时期日本军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战争罪行的煽动性言论更是嗤之以鼻。 而作为政治家的海德,他的忧虑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 一方面,出于历史和现实的考虑,他深谙“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的道理,美国媒体、观察家和一些政治家已经意识到,一旦日本“政治翅膀”硬了之后,也很可能会像多年前在经济问题上那样“对美国说不”。对此,美国国会研究部日前所作的关于美日关系的国会报告就很坦率地指出,近来,日本在外交上不断加强自信,虽然这种自信目前与美国的国家利益一致,但“今后可能会成为敢说‘不’的日本”。这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在日本“入常”问题上,美国表现出表面热情、私下冷淡的暧昧态度。 另一方面,从美国的亚太安全的角度看,日本与邻居交恶也不符合美国的长远利益。 在美国日渐游离于东亚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日本对周边国家的不断挑衅显然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美国的利益———日本与周边国家的麻烦不断,积怨日深,一旦发生冲突,将会使美国十分难处。 现在“防火”,比将来“救火”要更有意义些。 不仅如此,日本在亚太地区遭致心理疏远和战略防范,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剧视日本为东亚最重要盟友的美国在东亚和东南亚的游离状态。也正因为如此,海德在去年春天就曾致信日本驻美大使加藤良三反对小泉参拜,认为“参拜阻碍了亚洲各国的对话”。 事实上,布什政府也意识到需要在中日韩关系上做些工作。总统布什、国务卿赖斯和副国务卿佐利克等都曾以不同语气暗示和敦促日本改善对周边国家特别是对华关系,美国媒体和国会一些头面人物一再对日本施压,其实也是在回应着政府在亚太战略上的忧虑。被伊拉克战争和伊朗等问题弄得焦头烂额的布什政府也确实不希望日本在东亚惹出太多是非,更何况,还需要在许多方面借助那些被参拜问题激怒和伤害了感情的国家。 □张国庆(北京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