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李声宇:考量中产,不能忽略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7日00:05 红网

  据媒体报道,在中国社科院召开的“变迁中的中国和印度社会”学术研讨会上宣布,现阶段中产阶层约占就业人口的15%,其规模今后每年将以1%的速度增长。同时调查显示,近四成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处于中等社会地位。(5月16日《法制晚报》)

  粗略一算令人吃惊,根据我国庞大的人口就业基数,按照上述统计结果我国的中产阶层已经超过一亿之巨。(99年我国就业人口总数达到七亿)那么,中国果真到了一个中产
阶层快速成长并已占据社会主体地位的“泛中产阶层”时代吗?

  笔者注意到,在该课题组对中产阶层的调查研究中,收入与职业成为评定的首要因素,更是将所谓中产阶层消费水平与能力放在了突出位置。如根据其相关调查,中产阶层往往通过消费“名牌”来显示地位,并推算“消费中产”的人群比例已达35%。事实上,许多人也将成为中产阶层作为自己的职业理想与奋斗目标,在他们眼中,中产阶层代表着收入高且稳定,社会地位也较高。因此,调查中认同自身为中产阶层的人数比15%还高不少。

  自从1951年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出版了《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书以来 “中产阶级”的概念迅速传播推广到了全球。虽然对于中产阶级的定义莫衷一是,但得到普遍认同的是,除了一定标准的收入与特定的职业外,他们多是高素质的公民,具有良好的公德意识及公民修养,能够热心参与社区服务与慈善事业,同时对生活抱有乐观与积极的态度,在社会贫富阶层之间起到平衡作用。

  由此观之,要将数亿中国人都纳入中产阶层之列恐怕还值得商榷。他们可能符合某些学者与媒体的收入与职业标准,但是他们对于自身公民身份的体认、对于责任的担当等离真正的中产阶层还有很大距离。例如我国每年的人均慈善捐款仅有一块钱,仅仅是美国人均慈善捐款数额的1/7300,中产阶层的缺失在其中起到了很大因素。

  可见,我国社会还只是处在“准中产阶层”阶段,离“泛中产阶层”时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我们的中产阶层真正成长起来,他们应该是勇于肩负起自己的使命与担当自己责任的社会中流砥柱,而不仅仅是引领社会消费时尚之流;不仅要看他们从社会中得到了什么,还要关注他们给予了社会多少。而社会中对于中产阶层收入与地位的片面认知,使得我国中产阶层的成长还步履维艰。

作者:李声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