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李风华:并非所有的博士都愿意当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4日02:36 新京报

  据《中国青年报》6月13日报道,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批评目前中国博士教育的水平,认为目前很多博士出来就当官,很多当官的也要弄个博士头衔,这种现象不利于整个国家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

  这代表了一种相当流行的见解。不过,流行并不意味着完全正确。即使学界与政界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中出现某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我们仍然没有理由否定这个趋势。

  相反,中国应当大力鼓励和提倡博士当官才是。

  博士教育是一个教育体系所进行的最后阶段的教育,博士也是一个人所能取得的最高学位,与此前教育阶段相比,博士教育最大的不同点是强调独立的思维与学术创新,其表现为博士论文的写作与答辩。一个人可以凭天才的记忆力考上名牌学校,但他不可能仅仅就因为强闻博识而写出优秀的博士论文。作为一名过来人,我深知其中甘苦。一篇博士论文写成,对资料和数据的掌握,对逻辑一致性的严格要求,以及方法或结论的创新,堪称凝结着数年心血与智力的最高成就。经过这段苦行僧式的训练,其对于该人的知识与思维,怎么说都是一种提升。将提升后的智力与思维应用到政府的管理,或者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官员来读博,以实现官学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这可以说是学术与政府治理的双赢之事,何乐而不为?

  官学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中国仍然并不充分,倒是当今博士教育水平最高的美国更为典型。我们看太平洋彼岸的政坛上,冠以博士名称的比比皆是。中国人所熟悉的基辛格博士固不必说,政府里面大大小小的官员中有博士学位的,更是难以计数。当今美国在很多领域引领风骚,跟其较强的社会流动性是分不开的,其中这种官学互动(其实还包括商)的体制很值得中国借鉴。

  中国的博士教育水平诚然与美国比有差距,但是并不意味着中国博士的知识与思维水平总体上与国内其他文化水平群体相比就处于劣势。

  这种知识和思维上对专门领域的优势,是中国的一种重要资源。将这种智力资源用于科学研究,当然是好事,而用于政府管理,在当前的中国,更值得提倡。

  当然,张保庆是从提高国家科研水平的角度来批评博士当官现象。诚然,如果所有或大部分博士都热衷当官,这样的国家,其教育科学是没有希望的。但是,在任何一个博士教育体系中,不可能出现所有或大部分博士都去当官,也不会是所有或大部分博士都想去当官。我所认识和了解的多数博士,包括我自己,都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我看不出,少数几位从政的博士就因此而把中国的学术和科研水平拉下来。无论如何,提升国家的教育和科研水平有的是方法,但是依恃传统的官学分割思想,堵住博士从政之路,把他们锁在象牙塔内,绝不是良策。

  □李风华(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后)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