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李萌:历史文化遗产,“包袱”还是“财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6日11:04 浙江在线

  如何寻求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思路,在刚刚过去的我国首个“文化遗产日”里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诚然,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的迅速改善、时尚文化的五彩缤纷更容易让人津津乐道,但若因此而对“历史文化名城”的身份和形象有所漠视或不甚珍视的话,只能说是城市缺乏应有的文化智慧。首先,城市的“历史文化名城”身份是构建都市形象的一份
沉甸甸的资源要素,城市拥有的历史文化遗产是蕴育城市精神的母体和根基,是塑造城市文化个性和独特文化身份的稀有珍品,是城市给人以丰富的文化想象和文化期待的重要载体。

  其次,历史文化资源也是发展城市文化产业、优化城市人文环境、聚集优秀人才、提升市民文化素养的宝贵财富。从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充当着源源不断的创意资源库的角色;从吸引优秀人才聚集的角度看,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的是直接的诱惑力和吸引力,而城市历史文化、精神方面的蕴育提供的则是绵长、坚韧的情感维系力和亲和力;从市民文化素养提升的角度看,需要来自城市

传统文化氛围与环境的熏染和滋养。而这些都是直接影响城市当代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当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工作需要多方面的支撑。具体地说,政府部门在文化政策制定、文化法规建设中对该问题要有足够的重视并有科学、可行的保证措施;应深入挖掘、整理地方性历史文化资料,在鼓励专家学者对这些资料进行挖掘、解读的同时,还应重视鼓励各类艺术家从各个角度对这些资料作出个人解读,这些解读本身即是城市对其文化遗产自觉进行继承、更新的体现;应尽可能全面、系统、科学、生动地展示城市所拥有的各类历史文化遗产,文化部门、旅游部门应在“保护”的基础上做好“展示”工作,使之有效转化为供相关人群“实地消费”的景观和环境;应着重营造一种属于不同城市的文化氛围与环境,能使城市中生活的居民、闲逛的游客不经意间就能感受到某种历史文化的浸染,联想到城市的历史与风情。

  新颖时尚、丰富多彩的文艺产品,精心设计建造的文化设施和景观是都市文化,而平静地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历史遗迹遗址、不露痕迹地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方式中的文化意识、礼仪等同样是都市文化。城市决策者和民众出于对自身文化遗产与传统的珍视、呵护,而对城市文化遗产进行的有效保护与利用,也许更能凸显都市文化的真正底蕴。


作者: 李 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