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耿银平 :感叹“95%的青年人不知麻谷是毒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6日09:54 浙江在线

  6月25日《新文化报》报道,对长春市150余名15岁至18岁之间的中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让人震惊。95%的青年人不知麻谷是毒品!很多人以为摇头丸、麻谷等不是毒品,不会上瘾。九成学生从来没有听到过毒品有害的告诫!很多年轻人误将吸毒视为时髦和气派,少数人相信朋友:给毒品也要。面对社会剧毒,青少年不但没有本能抵御和防范戒备,反而产生难以置信的以毒为美,将毒品当玩具、游戏的可怕心态。青少年对毒品产生了某种精神认同。笔者认为,这种“精神中毒”才是禁毒工作的顽疾和重点。

  禁毒宣传的单一、单调,恐吓,缺乏人性化,造成了青少年对毒品认知的好奇、向往和恐惧缺乏。

  面目狰狞、血腥场面等恐怖式宣传让青少年受到心灵震撼,起到了“毒品有害”“毒品就是害人凶手”的宣传效果,可当青少年接触社会现实后发现,毒品并非就是妖魔,影视作品里说吸毒就是“飘飘欲仙”,。一方面说是面目狰狞,一方面却是刺激享受,让青少年产生了思维迷惑。“在西方,社会学家对20世纪以来恐吓式的毒品危害宣传普遍评价很低,不少研究者认为,这种大惊小怪的做法往往会引起青少年的好奇心,并有可能同青少年的自身体验或从朋友那里得到的‘事实’不相吻合,从而极大降低了教育内容的可信度,强化了青少年的逆反情绪。”如果周围有吸毒者,这些青少年更听从现实答案,对过去的“宣传认知”产生精神动摇和否定,恐怖让步于享受,从而步入歧途。

  一元化的宣传模式容易让违规者走向对抗和对立。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管理模式一直倡导非此即彼的对立理论。在社会大众意识中,吸毒者这种个人行为失范仍然要接受强制和劳教,这种“精神体罚”的危害性的严肃性不逊于法制严处,这就等于将吸毒者看成了犯罪群体,吸毒越轨行为被放到了社会规范的对立面,堵截了违规青少年幡然悔悟的动机和初衷。他们会用自暴自弃游戏人生的态度进行精神对抗和分道扬镳。

  从主观动机而言,任何青少年都不想成为吸毒者,可由于各种环境诱惑染上了毒瘾,如果社会只有生硬、冷酷,缺乏温情,用犯罪眼光审视他们,这对于涉世未深、单纯幼稚,辨别力不强、自我判断意识差的青少年而言,是一种不容分辩的“一棍子打死”。他们的可塑性非常强大,变数、潜力非常大。况且青少年走这一步,也不仅仅是青少年自身的原因,还有社会责任、生存环境不良等责任。从这个角度上说,青少年是违规者,也是受害者。社会只有批评、只让青少年承担全部责任,显然是不公的。

  上海社会科学院

艾滋病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国美认为,禁毒教育期待多元模式。他说“对行为失范群体的教育模式需要将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需要中间层次适当的的教育实践模式为基地。在禁毒教育模式的转换上,要倡导科研机构和摄取民间力量的有机结合。只有这种结合,才能为青少年行为失范的研究和社会开放多元的禁毒教育模式注入新的活力。”(2006年第12期《检察风云》)

  资料显示,在我国,截止2005年底,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经超过超过116万,青少年占83.6%,吸毒低龄化已非常严重。因此,社会应积极完善戒毒禁毒体系,为未成年人实施、探索温情禁毒模式,消解他们的“精神鸦片”。

  宣传内容的落伍和学校教育的滞后。我们通常的禁毒宣传多是海报和宣传单,或者就是临时性的集体集会等。虽然有一定的效果,毕竟不够系统和专业,特别是随着反禁毒形势越老越智能化和现代化的今天,如果我们宣传的禁毒知识已经被毒贩子淘汰了,不仅达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反而会产生反宣传效果,让青少年失去信任。况且毒品分子会变换着花样,将“毒品魔鬼”说成“毒品玫瑰”推销给大家。这就是所谓的“新型毒品”。

  毒品不再是毒品了,而是成了“俱乐部毒品”、“休闲毒品”、“假日毒品”,吸毒不再是犯罪,而是一种“娱乐消遣”,这些毒品由恐怖面孔披上温馨浪漫的刺激外衣,用“少用是补药,多用才上瘾”、“偶尔一点没关系”、“可以使你忘记任何烦恼”等毒品亚文化对青少年进行精神腐蚀和抵御能力轰炸,特别是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的“新型毒品”,不像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里立竿见影,而是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够使人产生依赖性的精神药品,容易让青少年产生麻痹。当这种毒品亚文化形成了群体化和流行趋势的话,青少年的本能精神防线就被彻底击溃。

  据报道,随着“新型毒品”的泛滥,青少年已日益成为最容易受到这类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之一。吉林省公安厅强制戒毒所国范副所长说,广大青少年都认为这些是“娱乐消遣品”,不同于海洛因等毒品,是无害的。然而,新型毒品从它出现的那一天起,就没有给人类带来过任何益处。(新华社6月24日报道)

  禁毒宣传也应及时更新宣传观念,扩大宣传内容范围,及时更新宣传内容,注重从对毒品亚文化方面提升青少年的警惕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养成洁身自好,拒绝毒品的精神本能。杜绝成为毒品受害者。


作者: 耿银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