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河西:热闹背后的苍白和危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7日09:50 新京报

  上海国际电影节体现了一种中国主流电影的思维定式:什么都要做大,什么东西面子上都要风风光光。其背后隐藏的中国电影的苍白和危机,却被这种表面的热闹给掩盖了。

  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不一定是办得最好的一届,但一定是最热闹的一届。吕克·贝松和李安的出席让冯小刚和徐克都几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各路明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给人的印象却如过眼云烟。吕克·贝松虽然在上海难得露一回面,但因为近年来鲜有让
人们印象深刻的佳作,此次担任评委会主席,多少有些“终生成就奖”般荣誉大于实际的意思;李安就不一样了,携《断背山》奥斯卡夺奖之余威,其风头一时无人能及,参加任何活动都如众星捧月,上海的各家媒体也给足了面子,给他的版面和电视镜头远远超过对媒体不够友善的妮可·基德曼。

  有了大师的加盟,似乎很提高了一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艺术水准。但热闹归热闹,每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出的各大奖项,几乎无一例外要遭到冷遇,既不见铁杆碟迷的口碑,也未见市场上有什么大的反响,基本上属于温吞水。

  就拿这届电影节来说,虽然排场够大,但在重头戏竞赛片单元选片水准仍不见起色,真是星光盖过了电影。作为电影节的核心内容依旧乏善可陈,所以热闹过后,依然是冷淡和冷漠。不知道是不是李安本人方面的原因,此次李安到沪,主办方也并未趁热打铁,举办类似于李安电影回顾展之类的电影放映活动,难道是《喜宴》、《推手》、《饮食男女》的经典片断大家都已烂熟于胸?

  请名人撑台面、走过场一向是中国人的传统心理,此番大腕云集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在几百部电影轮番轰炸之外,更希望用人海战术来提升人气,用心不可谓不良苦。但可惜除了作秀般走马观花,带给观众和电影人的又有多少全新的观念和针对电影本身的建设性话题呢?这是很可疑的。

  和不堪一击的中

国足球相比,中国电影从来不缺乏才华横溢的导演。但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却几乎一直走着“出口转内销”的“曲线成名”路线。中国的电影人拍了艺术片,在国内没市场,国内电影节又缺乏伯乐,只得先去国外各大电影节晃一圈,不能得个大奖小奖,也至少混个脸熟。

  不要说他们急功近利,实在是因为除了碟迷和电影学院的教授学生懂行之外,诸如上海电影节等国内的影展和电影奖总是慢国外的“胡笳十八拍”。

  作为中国唯一的A级国际电影节,上海的主办方一门心思要体现与“国际接轨”

  精神,电影艺术和扶植国内新锐电影人,就成了轻中之轻。本届电影节和往届一样,放映参展的几百部电影几乎都是国际上二线的艺术片,国外放了一轮,这回又杀到上海来充数,但到底是艺术片,给人感觉架子还得端着。

  电影节表面上给人的印象就要世俗得多。

  上海国际电影节体现了一种中国主流电影的思维定式:什么都要做大,什么东西面子上都要风风光光。其背后隐藏的中国电影的苍白和危机,却被这种表面的热闹给掩盖了。

  □河西(上海影评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