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永晨:青藏路边的野花请不要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00:06 新京报 | |||||||||
这两天,全国人民都在为青藏铁路的通车欢欣鼓舞。我又想起了自己在青藏高原上遇到的两件事。 我曾四进青藏高原,1998年我随中国第一支女子长江源科学考察队穿过无人区到了我们的母亲河长江源头所在的格拉丹冬雪山脚下的姜古迪如冰川。那次随行的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的科学家唐邦兴告诉我:冰川比他1986年去时退缩了好多好多。
那次青藏高原之行我还采访到,多年来,在了解江源、认识江源的过程中,科学家们也办过傻事,付出过代价。为了研究江源的冻土、植被状况,一位科学家曾从山上挖了小一块草皮带回研究所进行分析。让这位科学家没有想到的是,几年后他再到那片山去的时候,原本绿绿的一座山,竟成了秃山,一点绿色也没了。挖走一块草皮能影响一座山,那位科学家和我说这些时,满脸的遗憾。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第三极”,它的神秘、它的重要、它的脆弱已经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唐教授和我们进入江源后记的一段工作日记这样写道:9月4日,大霜,结冰。沼泽大面积退化。有草甸,无水,出现碎石圈。出现冰川边缘现象。9月5日,住地后山约50m变质砂板岩破碎。坡面剥蚀强烈,基石裸露。 那次江源行,我们的向导欧跃说,1997年冬天,长江源遭受了特大雪灾,牧民牛羊的损失很严重。到了1998年春天,又是大旱。一直到6月25日才下了第一场雨。而这推迟的季风,一来则异常凶猛。在青藏高原这是十分罕见的。那么严重的雪灾和罕见的季风与1998年夏季,长江中、下游的洪水有没有关系?唐教授说,恐怕目前还没有人能说得出来。 “干旱河谷”是长江源区也是可可西里的一种特殊的自然景观。蒸发量大于降雨量,温度高,空气干燥只生长耐旱的灌丛和稀树灌草丛。 可是近年来,干旱河谷的范围在不断扩大。60年前干旱植被的上限是2800米,如今已达3200米。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李世杰说,青藏高原很独特,高山区是冰川,盆地里有众多的湖泊沉积物,还有冻土。这三大地质载体,完整地记录着青藏高原的环境气候变化信息。他们曾在昆仑山南部、青藏高原的西北部的甜水海盆地完成了一个57米的湖泊圆形钻孔,从冰芯中得到了24万年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信息。 青藏高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并且具有超前性。也就是说,在别的地方还没有变化时,那里已经有反应了,这一论证已在科学界达成共识。 近年来,科学家在江源区对不同季节的光、水、温度进行采样分析后发现,这一地区的变化,会反射到全球的气候。源区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冰川产生了影响,冰川的变化又影响着全球的气候。青藏高原可以说是全世界地球科学领域的一个实验室,是解开地球奥秘的一把“金钥匙”。 同时,青藏高原的生态,属于脆弱的冰冻圈结构,各个环节都是相互制约的,也都是非常敏感的。那里的生物原本就是生活在一个非常低水平的稳定状态,它不如南方的高水平的生态系统物种那么丰富。所以,长江源区这种生态系统对外界的变化特别敏感,会出现挖走一块草皮毁一座山的现象。 在青藏高原我经历的另一件事是,2002年我在西藏那曲尼玛县采访时听说,有两位我们京城的摄影记者被当地的老百姓给捆起来了。 事情是这样的,2002年6月藏羚羊产完羔后,从繁殖地向尼玛的一条山沟迁徙。 那天,当地人带着两个北京的摄影记者找藏羚羊拍。他们的车一开进那条山沟,司机、县长和两个记者都傻了。 满沟都是藏羚羊,本已经返青的山坡,又被染成了白色,整整一条山谷都白了。当地人粗粗数后得出的结果是,不低于6万只。 就在当地人忙着数母羚羊和小羚羊的时候,两位记者高兴得简直就疯了。一个举着“大炮筒”似的镜头,一个扛着摄像机,连追带赶地又是拍,又是照。可是带着小羚羊的羊妈妈们,经不住记者们这么追着它们的孩子拍。一时间,母羊带着小羊跑得跑,踩得踩,山谷里乱成了一团,一只只小羚羊倒在了血泊中。 县长急了,哪有这么拍的,藏羚羊受得了吗?可拍疯了的记者,根本听不到当地人的大骂。没办法的当地人想出了招儿,拿出车上用于车陷了拉车用的钢丝绳,一边吼叫着,一边把两个拍疯了的记者捆了起来。 青藏铁路经过的青藏高原,有着荒野上盛开的野花,也有着挖一片草皮就能秃一座山的脆弱环境;那里是藏羚羊母子们迁栖时能染白一条山沟的地方,也住着世代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民族兄弟。向往青藏高原的人们,路途中,当你们从火车上下来呼息高原的空气,欣赏昆仑山上的小草时,请千万手下留情,路边的野花不要采;当你们的镜头对准前面自由奔跑的野生动物时,请尽量减少对它们的惊扰。因为,那片神奇的土地值得我们敬畏。 在此,笔者建议进藏的火车上,除了配备风土人情的书卖以外,也应配备有关生态、自然常识的书供游客选择。 □汪永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