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亦 菲:55岁“老基层”何以欣然应对乡镇直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2日08:15 浙江在线

  基层换届“亮点”之一是一些地方加大了试点力度,引进了竞争。7月10日出版的《瞭望新闻周刊》发表长篇报道《“三门干部”要握好百姓的手》,披露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情节:江苏省去年搞乡镇党委书记直选试点,某市选定了一个只有1000员党员的小镇,组织部门通知时,在任书记死活不肯,他对组织部门说,市委要是觉得我犯了错误,直接撤职算了,不要拿我去出丑。市里只好改用自愿试点原则,结果,全市15个镇只有2个镇表示愿意参加试点,最终确定了一位公社书记出身55岁的“老基层”参加直选。选举时露天会场下大雨,没
有一个党员退场。这名“老基层”高票当选。

  这篇发自权威媒体的报道令笔者感慨不已。从报道透露的情况笔者才知道,以经济发达在全国闻名的江苏省乡镇,今天还有年纪达55岁、人民公社时期就已任书记的“老基层”出任乡镇党委书记。而全市15个乡镇中,仅有这位55岁的老书记所在的镇欣然接受乡镇党委书记直选试点,其高票当选的结果更发人深思。

  全镇数以千计的党员直选党委书记是建党以来首见,称得上是摸着石头过深水河。在矛盾比较尖锐、问题比较复杂、方方面面利益碰撞的今天,稍有不慎,党委书记的职位在直选中的变数很大。这位“老基层”何以有如此底气,尽管报道没有透露出更详尽的细节,但凭着对农村基层的熟悉,笔者还是感受到了这位老书记的“底气”:长期在农村基层的磨爬滚打,熟悉了农村党员、熟悉了农民群众、熟悉了农村生活。更重要的是,他与农民群众结下了深深情谊,他的为官从政思想作风已得到当地农民群众和广大党员的认可。显然,“老基层”这个“底气”源自深厚的群众基础,源于长期经风雨见世面的磨练。有了这种“底气”,那么平时讲话有人听,抓工作有人帮;出现突发事件能得心应手地去解决,即使在选举投票决定官员政治前途命运之际,同样会镇定自若从容应对。

  与“老基层”这种“底气”相对,就是“乏气”或“无气”。如今,一些理论知识强、文化素质高、年纪三四十岁的官员往往缺乏这种“底气”,表现出“群众工作恐惧症”。个中原因之一也是出身“三门”(即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的干部,缺乏基层锻炼和风雨锤炼,他们中的一些人成了“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薄腹中空”。每遇风浪,就畏缩不前;每闻突发事件,就胆颤心惊。因此,在农村基层工作,“老基层”与一些“三门干部”往往形成鲜明对照。

  诚然,官员即使是基层官员也不能任职到老。随着年纪的增大,精力不济的问题也是存在的。因此,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新换代。但是,这种更新需循序渐进,而且不能离开一个前提,就是选拔官员要讲政绩讲官德,讲群众基础。离开了政绩与官德,片面追求年轻化,把一些毫无农村工作经验、只想在基层镀金的“三门干部”推上乡镇书记、镇长岗位,尽管有着文化高、年纪轻的优势,却于基层工作并无多少益处。笔者在农村工作中常常见到这种情况,每当纠纷之类的麻烦出现时,“老基层”一句话就顶用,就有可能把局面控制住,而“三门干部”往往怎么说也无济于事。除了“老基层”经验老到和较有影响之外,重要的是“老基层”往往能理解农民群众的心之所想,准确把握矛盾的焦点并对症下药。因此,农民群众比较欢迎50岁左右的“老基层”担当乡镇主管领导不是没有道理的。


作者: 亦 菲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