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王毅:降分录取本校子弟是一种行业特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1日08:01 新华网
   王毅

  暑假期间,东北某高校部分教职工因不满学校在今年的招生中对其子女的优惠政策作出改革,集体向校方抗议,提出“要公平、要公正、要上学”,要求学校对其子女予以大幅度降分录取。事件发生后,在校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也使高校降分录取本校子弟这一半公开的秘密更加公开化。(《中国青年报》8月30日报道)

  根据媒体的报道,之所以东北某高校部分教职工集体向校方抗议,一个主要原因就
是该校在录取本校子弟时,并没有如同以往一样降低上百分,而只“照顾”了20分,如此导致的结果自然是有相当数量的本校子弟无法考上这所大学。

  这种对本校子弟大规模降分录取的行为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这样的录取方式,既是对本校子弟的特殊照顾,又是对其他考生的极大不公平。

  真正的问题还并不在于东北某高校采取了对本校子弟降分录取的照顾政策,而在于这种与公平公正原则背道而驰的招生政策其实并非个例,而具有全国性的普适意义。譬如,在南京××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第三部分“选择性招生录取原则和办法”中,“选择录取本校相关学科带头人和为本校发展作出较大贡献人士的子女”就赫然在列。而在徐州××大学、××大学、南京×××大学、江苏省××师范学院等高校的2006年招生章程中,发现了类似的规定。

  有人说,对本校子弟降分录取政策其实是一种行业特权,这话没错。说这一政策是对

教育公平原则的践踏,这话也没错。但如何消解这一具有普适性的行业特权?靠政策上的强行规范自然是一个办法,但是考虑到高校自身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特殊性,强行规范的约束造成的杀伤力显然是有限的。

  破解教育行业特权显然还有别的办法,这要从现行教育体制中存在的弊端谈起。在我看来,现行的教育体制的一大弊端,就是没有采取宽进严出的政策,大部分学生通过这样那样的降分或是加分途径进入大学,根本就没有面临到难以毕业的压力,这样的结果自然导致行业特权的盛行。试想,如果现行的大学教育体制都采取如同西方大学一样的宽进严出的学分制,让上大学容易而拿到毕业证难的话,那么即使有所谓的行业特权,恐怕也会不攻自破。

  当然,任何行业特权的破解,最终还是依赖于本行业相关制度的完善与监督的强化。以新闻中所提到的中南某大学为例,该学校今年的招生,请来了考生代表、家长代表和中学代表共同参加录取工作,教育厅的督察员、省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都来视察过,全都在紧盯着招生过程。如此一种近乎透明的招生程序,自然会减少许多不应有的行业特权影响,让招生猫腻降到最低。

  应该看到,像电力行业职工不需要交电费、自来水行业职工不需要交水费等引起社会广泛争议的行业现象一样,降分录取本校子弟的内部化体现为行业特权,外部化则体现为破坏教育公平。对如此一个由来已久的疑难杂症,单一的处方显然是疗效甚微的,惟有“宽进严出”与“透明招生”双管齐下,才能让这一行业特权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