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南无言:社会和谐应有性和谐的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1日12:08 四川新闻网

  当今大凡谈到性教育或是性的话题,谈论者有意无意间都要用上几个词语以表明性话题之敏感。前几日南方时评刊载了黄海涛“生不逢时的性节目”评论,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在中国,“性”一直是个讳莫如深的话题。由于中国有几千年来对“性”"的禁锢传统,以性封锁、性压抑式的各种观念和规范来限制人们的欲望,从而否定人类的“本能”,在公开场合谈“性”向来不为社会的主流思想所接纳,对国人来说可谓是谈“性”色变,凡是涉及到“性”问题,多数都会如争执时出现的脸红脖子粗,心跳也会急剧加快。尽管改革开放这么多
年了,但“性”话题依然是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

  果真如此吗?我看未必。实际上,一些人之所以爱用所谓的谈性色变、讳莫如深、保守传统等来形容性问题的敏感性,其实是在面对性教育困境时找寻到的一个逃避责任的托辞而已。孰不知,改革开放迄今,我们实际上已切切实实处在一个泛“性”化的社会环境之中,性无处不在已是不争的实事。只是,这无处不在的“性”,有多少是科学的,或者与科学的性教育有关的东西?有多少是合乎社会道德且是正面的说教或渲染?有多少大众媒体因为充斥着性的意味而成为污染源?有多少大众话题早已涉嫌

性骚扰而不为人所脸红?

  这才是我们所面对的现实。然而,好像从来没有人对此进行认真的探究。相反,有太多的专家,从所谓的理性出发,奉献出了一个又一个令人讶异吃惊甚至瞠目结舌的“新观念”。许多俗的、雅的“性”的说法在社会上大行其道,不仅骚扰了许多人,误导芸芸众生,而且在深深地戕害着我们的下一代,严重污染我们的社会环境、歧议我们固有的文化。

  将泛“性”化的源头归罪于西方文化也是不公平的。其实,在欧美发达国家,人家早已摆脱了性庸俗的桎枯,即便是暗示性的性骚扰也会被追究刑责,受到惩罚,更遑论大众媒体了,其公共媒体的干净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我们所面对的问题的实质是责任的沦丧,道德感的丧失。这有制度约束不严或责罚不力的原因,更有社会转型期心态浮躁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该做的事没有做,不该做的事却又大做特做。如下的事实不难证明: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是个大问题,但迄今为止,无论在理念、方法、教材方面都还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各行其是,说贻误青少年一点也不为过,2004《中国人口与发展报告》对此已有明确的阐述:“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权利和需求未被社会完全认识和充分重视,政府对此尚未建立完备的政策体系”;而媒体广告、声讯台、手机短信、娱乐节目等等,则又大打擦边球,不仅充斥着与性有关的不健康的内容,而且肆意渲染和夸大。

  勿为浮云遮望眼。我们应该看清楚当今社会所面对的性的实质问题,在社会上形成一个良好的开展性教育的氛围,形成一个制度化的教育和服务模式。要下大功夫着手解决青少年性教育问题,通过适时、适度的方式,开展全面的性教育,让青少年顺利度过

青春期,让青少年在遇到困惑时能够及时寻求到疏导的途径;我们更应体察外来流动未婚青年面对的性与生殖健康方面的困境,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服务,缓解他们因性而产生的压力。

  社会和谐当有性的“和谐”的议题。需要学校、家长、管理者和社会工作者一起行动起来,“从娃娃抓起”,还原性的本来科学面目,让性的美丽伴随人生的始终。

  南无言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