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力:经济增长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呢?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2日11:49 四川新闻网 | |||||||||
当人们对深圳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全省水平表示疑虑时,从北京传来了好消息:在“2006年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排行榜”中,深圳在全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荣居榜首。尽管有人对研究方法持有异议,尽管还有人对上述结论不表示赞同,至少在笔者看来,深圳作为全国率先改革开放的窗口,魅力依然无穷,深圳人的生活质量在全国城市中应当是屈指可数的。
眼下除生活质量概念外,幸福指数、人文指数等名词正在代替往日的GDP,成为新的时尚。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似乎前期发展的粗放与偏颇,都来自人们对GDP的崇拜,要改变长期存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用新的考核指标代替传统的GDP必不可少,更有甚者认为,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必须降低经济增长的速度,今天深圳出现的“一低一高”现象似乎正暗合了这种心理期待。 其实,对于发展中国家,落后于发达国家的首先是经济,作为生活质量、人生幸福等实现的基础,经济的落后决定着社会其他方面的落后。因此,邓小平同志当年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至理名言,首先强调的是经济发展,如果没有28年来奠定的雄厚经济基础,很难想象我们今天能够奢侈地谈论提高生活质量与幸福等问题。28年的实践还告诉我们,仅仅发展经济是不够的,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正是不能为经济而经济,为GDP而GDP,今天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为目标。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应当承认,我们当年对小平同志的论断的理解是片面的、不完整的,我们较多地考虑了每个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较少地关注到每个成员生活质量的提高。 然而,生活质量的提高并不必然要求增长速度下降,GDP也不应当成为我们生活质量下降的罪魁祸首。正如每届奥运会总有人服用兴奋剂,我们不能因此否定“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GDP代表的不是人间瘟疫而是人类财富,追求GDP其实就是追求财富。对于人类来说,财富总是越多越好。生活质量不能与财富拥有量简单画等号,但要提高生活质量,如果没有财富的支撑,无异于空中楼阁。由此可见,追求GDP并没有错,错就错在我们追求GDP的过程,错在我们已经习惯了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这不是通过评比生活质量就能够改变的,其中自主创新能力的缺乏是问题的核心与关键。如果这种传统的增长方式不改变,即使提出再多的新指标也于事无补。我们既不需要轻松惬意的清贫岁月,也不需要压力沉重的富裕生活,我们需要的是心情舒畅、财富丰裕、社会和谐的幸福生活,这种生活需要我们通过自主创新,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获得,如果只是简单地改变一些指标,尤其是对GDP产生不应有的忽视与误解,结果只能让我们南辕北辙。 将深圳的城市生活质量评为第一是有足够理由的。且不论深圳较高的收入水平、宽敞的居住条件、发达的交通设施与靓丽的城市风景,深圳率先举起自主创新的旗帜,率先迈上自主创新的道路,率先取得自主创新的成效,就足以证明深圳人有能力率先过上幸福的生活。深圳现在并非完美无缺,坦率地说,深圳人现在的生活质量与他们自身的追求相比仍然有距离。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生活质量还是幸福指数,我们对评比的结果还无法太较真,因为这些指标评估的方法与手段远未达到能让人信服的程度,如果想用现在的结果取代GDP无疑是痴人说梦,倘若能够有几分参考价值就已经足够。因此,深圳生活质量排名第一的真正意义不在于与其他城市存在着多大的距离,而是表明全社会对深圳在自主创新基础上创造新生活的一种肯定。 特约评论员丁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