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霞:抠抠教育乱收7514万的“豆芽账”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9日06:25 华商网-华商报 | |||||||||
■杨凤霞 河北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上,省教育厅厅长靳宝栓汇报了全省治理教育乱收费的有关情况:2003年以来,全省共查处教育乱收费案件1172起,查出违规金额7514万元,12名校长被撤职。(9月28日《燕赵都市报》)
因为是教育厅厅长在人大常委会上给出的数字,所以,这当然是治理教育乱收费的成绩了。而且报道中说,与此同时,省人大成立的一个调研组提交了一份调查报告。报告指出,虽然治理教育乱收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乱收费在少数地方、部门和学校仍时有发生……这到底是不是成绩?咱们可以算一下“豆芽账”。 2003年以来,全省共查处教育乱收费案件1172起,查出违规金额7514万元,12名校长被撤职。1172起,12名校长丢官,也就是说,乱收费平均100起,才会有一名校长乌纱落地。而用年度来算的话,在全省数千校长中,平均一年,近5名校长因乱收费而丢官。 在报告中,教育厅厅长还透露,从2003年以来,全省共清退违规收费金额3501.97万元,罚没违规收费金额524.3万元,党政纪处分331人。但这个账算算也许更有意思。乱收了7514万元,清退了3501.97万元,这也就是说,其中4000多万收了也就收了。就算是罚没违规收费金额524.3万元,但那接近3500万的乱收费呢?既然是乱收费,为什么不清退?而我们再看看乱收费的代价,党政纪处分331人,这也就是说,乱收费平均发生3次半才会有一个人受到处分。 以上的“豆芽账”算起来可能是有些无聊,但却足以说明搞教育乱收费的代价多么低廉。这给一些人的心理暗示是:乱收费是低风险高收入,凭啥不收呀!这是不是教育乱收费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