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梦:香港正加速与内地金融融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8日15:06 中国网 | |||||||||
近年来,内地经济持续稳定地高速发展;而香港自亚洲金融风暴之后,发展放缓。由此,从民间到官方正在热论香港是否会被“边缘化”问题。而业界普遍认为,香港与内地经济加速融合,可以解决香港被“边缘化”问题。 事实上,香港经济与内地融合的步伐正在加快。其重要表现之一是香港积极与内地金融合作,并有众多实质性进展。例如“十一五”规划首次将香港写进去,提出支持香港发
随着WTO承诺的兑现,以及《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与证券及期货人员资格有关的安排》(下称CEPA)细则的实施,香港与内地金融业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日益增加。 一、积极拓展内地市场 在3月23日召开的泛珠三角区域金融服务论坛上,为进一步推动香港与内地的融合,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更提出了协助内地资金“走出来”、让香港金融工具“走进去”的具体建议。 在泛珠三角区域金融服务论坛上,汇丰执行董事王冬胜表示,汇丰将会把更多的资源放在中国,除制定与交通银行3年合作蓝图外,汇丰未来5年的策略是在内地开40家-50家分行,并计划增雇1000名内地员工。汇丰认为,未来10年,中国市场不仅是全亚洲,也是全世界最庞大的一个市场。 在3月23日举行的中银香港2005年业绩发布会上,中银香港副董事长兼总裁和广北宣布将积极推进跨境经营进军内地,不排除准备收购内地金融机构的可能。他透露,目前正在与母行——中国银行商谈收购其下属人寿保险公司,中银香港会积极寻求控股,但尚未达成协议。 据悉,中银香港董事会于去年成立一个战略研究小组,研究制定了该集团在2006年-2011年的发展策略,目标是带领集团致力成为一个最佳质素的金融服务集团,在香港具有雄厚的基础,在中国内地有着稳固的地位,以及在地区市场取得战略立足点。显然,中银香港已经将巩固内地市场视为寻求区域扩张立足点策略的重要一着。 除了银行业,香港券商也在积极拓展内地市场。大福证券集团董事兼总经理黄绍开日前表示,大福证券计划收购内地一家期货公司49%股权,这是政策允许的上限。估计合资期货公司成立事宜,上半年即可决定,最晚也将在年内完成。另外,国际知名期货经纪商飞马集团(FIMAT)香港分公司、香港新鸿基金融集团旗下的顺隆期货也正积极寻找内地合作伙伴。而这仅仅是期货业务,这些香港券商已在内地招募了大量对内地及香港市场都熟悉,并获得两地从业资格的研究及市场人员,为其证券及其他领域未来的进一步开放做准备。 事实上,香港一直担当着中介角色,香港投资推广署资料显示,过去的一年中,该署成功协助232家外资公司在香港开业或扩充业务,总投资达11亿美元,比2004年增加90%;在2005 年1月到9月,流入香港的直接投资达267亿美元,比2004年同期增加18亿美元。 这种增长趋势将持续到未来一段时间,同时,随着内地按WTO协议逐步开放金融业,特别是今年年底对外资银行部分业务的开放,更多的外资金融机构会利用香港为跳板进入内地市场。普华永道也在近日做出预测,今年在香港主板市场IPO(首次公开发行)的公司数量将与2005年持平(为60家),IPO融资额将可达到1990亿港元,较上年的1914亿港元增加76亿港元;在创业板上市的数量也将有10家。 据统计,目前共有超过300家的内地企业已在香港成功上市,集资总额超过9000亿港元。内地金融市场总值约为4万亿美元,增长速度惊人,在国家“十一五”规划当中,也将金融业列入重点发展行业。 二、加强金融专才融合 分析以上利好因素,香港证券专业学会行政总裁张为国认为,在大的市场环境中,银行、证券、保险业都将有一个好的发展趋势,金融专才的需求将出现增长的局面。但事实上,目前两地的证券从业人员远未达到市场需求规模。 随着WTO的进一步开放,银行、保险业进一步拓展业务,同时在各地抢先布点,人才热潮涌动,银行和保险业在进行洗牌的同时也在进行人才的洗牌,种种变化促使其对业内高级人才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除了熟悉产品、市场的专业人士,还需要能够组建、推动、管理团队的高级管理人才。 香港和内地金融证券从业人员的交流和融合,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原香港证监会官员梁定邦、史美伦先后出任内地证监会高官,都是标志性事件。在CEPA的安排下,两地证券专业资格互认开始启动。香港证监会与中国证监会于2003年11月21日签订有关证券业专业资格互通的简化程序的安排,以便香港期货及证券界专业人士在内地取得专业资格。 在此项制度下,香港专业人员通过内地证券法规考试后,可以向中国证券业协会申请取得内地证券从业资格,香港专业人员指持有(包含曾于最近3年内持有)香港证监会发出相关牌照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张为国认为,两地证券专业资格互认对双方都有一定好处,这是两地金融服务业更紧密合作向前迈进的重要步伐;对香港金融从业人员来说,则是进军内地市场的机会,在吸引内地个人及企业的庞大资金上尤其重要。 对于内地来说,随着内地金融市场允许香港专业人士到内地工作,香港引入金融体制和股票市场的国际经验,金融市场便可进一步发展。 基于对等原则,香港证券专业学会2005年4月在深圳举办首次香港证券及期货从业员资格考试,以便为内地专业人员投身香港金融服务业提供通行证,第二届于今年4月份在上海进行。这两项专业资格考试的启动,标志着在CEPA框架下,内地与香港两地的人才交流进入一个新里程。 三、融合与竞争并存 香港加速与内地金融融合的同时,也面临两地经济的激烈竞争。据称,目前汇丰与交行合作推出财富管理产品。那么,在财富管理业务方面与交行如何衔接,如何处理两者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呢?汇丰执行董事王冬胜强调,汇丰一定会推出自己的理财服务,产品的设计也不一定要不同。汇丰在内地的网点与交行网点数量上相差很大,双方的竞争不会太大。不会因为交行的关系而影响汇丰在内地的网点扩张,“大家都知道我们和恒生银行的关系,两家银行在香港也是竞争激烈的。”同时,王冬胜希望与交行的“联姻”能成为外资银行与内地银行成功合作的典范,起到协助内地银行业发展的作用,“形成双赢是我们的合作方针”。 谈到中银香港与中行定位的区别,中银香港副董事长兼总裁和广北表示,不便谈论母行的定位。中银香港今后5年的定位,已经与以前有很大差异,将会进一步扩张人寿保险、资产管理、股票业务,扩展内地网络,寻求收购银行资产的机会。 和广北承认,中银香港内地业务发展与母行的竞争,这是投资者关心的问题。但是,双方各有清晰的客户和市场定位,中银香港主要提供跨境服务,比如为港人到内地工作及内地企业赴港发展,不仅不造成竞争,相反有不少合作机会。 据悉,中银香港的中国内地业务在2005年强劲增长,总客户贷款大幅上升61.4%,提取贷款减值准备前的经营溢利更出现了成倍的增长。和广北表示,为了加快发展,集团加强了在内地的销售力量和服务能力,并且继续与中国银行加强业务合作,这不仅对整个中银集团有利,还能令双方的客户受惠。 对于两地间金融业大融合的趋势,有关专家分析,无论内地银行到香港发展,还是香港银行到内地发展,一般都先从工商业贷款做起,不会主动做私人业务,因为私人业务需要有强大的本地资源,要在熟悉了本地市场之后才着手进行。内地银行想进入香港市场,比较容易的做法是收购香港的中小银行,像工行收购友联等银行组成了工银亚洲。 同时,上市资源的争夺也不容忽视。随着越来越多的内地企业成为海外市场的大蓝筹,内地投资者投资优质股票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一方面,内地投资者正迫切期待海外投资渠道的建立;另一方面,近年来大量机构投资者大力呼吁让优质企业在内地交易所上市,而谈IPO色变的中小投资者,也慢慢意识到留住优质上市资源的重要性。 近年来受益于内地资本市场融资不畅,批量“迎娶”内地蓝筹的香港,很快感受到政策及投资者的变化,积极根据内地的金融状况寻求对策。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表示,要保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的发展策略必须与时俱进,居安思危;否则,在内地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和市场全球化的趋势下,香港的地位可能被边缘化。 对此,港交所行政总裁周文耀表示,港交所与内地的交易所是互为补充的,并不存在竞争关系。港交所可以为内地企业筹集可自由兑换的港币资金,方便他们在海外拓展业务。而对于那些需要筹集人民币资金的企业,他们就可以选择在内地上市。港交所欢迎内地企业在香港或本土股票市场上市,刺激两地市场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