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姜伯静:可以质疑历史,但是不能没有历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1日02:29 中国青年报

  姜伯静

  历史是人写的,它自然会带有浓厚的个人气息。即使是司马迁,他也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客观;即使是英国的世界剑桥史,它也做不到十分之十的公正。因此,历史永远是人们怀疑的对象。但是,历史虽然允许怀疑,但每一个民族都不可能没有历史。换句话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不能在怀疑中消亡。

  2006年应该是一个史学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从年初某教授对中国近代史的重新解读,到年中上海历史教科书的“整容”,再到最近朱学勤教授的理论,宽松的学术气氛,带动了更多的不同声音。

  面对此起彼伏的“反思”、“解读”、“辩论”,我不由得想问一句那些自以为“开明”、“进步”的学者精英们:如此怀疑历史,如此“变革”历史,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还会有自己的历史吗?

  人类的历史在文明的进步中前进,文明永远是不变的主题。但人类的历史同时也在血腥味中前行,血腥更是时刻伴随在文明旁边。在血腥与文明构筑的历史框架之中,英雄与败类是必需的音符。否则,历史不能称之为历史,只能是一部风花雪月的小说。

  那些崇尚西式史学观点的大家们,可能只是学会了西方看待中国的方式,却完全不知晓西方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历史的。

  如果按照某些教授的逻辑,拿破仑应该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刽子手、侵略者,但在法国人眼中,拿破仑永远是法国最伟大的皇帝,永远是法兰西的象征,他的色彩永远不曾被淡化。如果依据一些学者的思维,彼得大帝应该是很多民族的敌人,与岳飞相比,彼得只不过是一个破坏过“民族团结”的暴君而已,但是“圣彼得堡”的威名,却远远盖过了以今天某些人的眼光看来早已“过时”的民族英雄的“恶名”。

  这些国家,从未想过反思这些“满身污点”的先辈,更不曾动过“恶搞”一下他们的念头。因为一个民族不能没有骄傲,一个自己都瞧不起自己的民族,又怎么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呢?

  如何面对羞辱,我们可以看一下我们的近邻日韩。原子弹的悲剧是与文明理论相悖的,但大和民族何时把它忘记过?韩国的历史学理论,在国民中间早就深入人心,根本不需要政府或者教科书诱导。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韩国的男子足球队有一个传统,在韩国蚕室体育场,永远不可以输给日本。

  一个没有耻辱的国家是一种幸福,但有了耻辱不但不知道回忆反而想方设法把它忘记的民族,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呢?

  我们需要反思甚至怀疑历史,因为拥有虚假的历史是可悲的。但是,如果怀疑得过了分,我们没有了自己的历史,那又该用什么词汇来形容这种尴尬呢?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