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叶檀:谁在逼迫严介和投靠外资银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1日10:15 南方报业网

  值得关注的在于,严介和所引为秘笈的与行政联手经营法(其实这是中国多数民企的秘笈),正在成为扼制其发展的命门。难道在我国的市场语境中,严介和要想发挥企业家的天性,只能依靠不受行政管束的外资?这究竟是中国市场的幸运,还是不幸?

  生存还是死亡,对于严介和控制下的企业集团而言,是个问题。虽然严介和目前深陷银行逼债门的漩涡,但只要严介和足够听话,他的财富之路就不会被关闭。一切取决于贷款
银行的态度,而贷款行的态度却取决于地方政府的一念之间。

  一个项目总额达到2700亿元的企业集团,却被区区2.83亿元的银行债务逼得透不过气来,听上去像个笑话,却是个残酷的事实。这一事实首先说明,严介和的太平洋集团的现金流发生了严重的问题,严介和在玩急剧扩大企业规模和依托政府项目信誉融资的危险游戏。而许多银行在贷款期限到达之前就予以逼债,甚至不惜封存严介和本人价值不大的按揭、贷款资产的事实也说明,除了担心信贷风险之外,银行有其他更为重要的考量。

  严介和被逼债事件更像是兄弟阋于墙,因为向严介和逼债的主要是江苏省内银行,共2.83亿元债务,占据了太平洋建设(母公司)总债款3.82亿元的74%,是太平洋集团的主要输血管道。

  目前从银行到法院的指向都针对的是严介和个人,并非意在将严介和的企业王国逼上绝路。否则,我们很难理解,为什么冻结的资产不是严介和所持的太平洋集团55%的股权。据严介和本人透露,迄今为止,他个人持有的太平洋建设股权和太平洋建设下属公司没有一个被法院查封。

  明眼人不难看出,严介和推崇的BT模式与零资产收购国企模式有两个“活眼”:一是利用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借用政府的信用获得银行的贷款;二是获得银行的支持,使企业可以在绷紧的资金链中维持生存,以政府回款与占用的下游企业资金维持企业资金循环。其中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一点崩塌进而扩展到全局。值得注意的是,在从事项目之余,严介和也品尝到了资本二级市场并购游戏的销魂滋味,醉心于国企的整合重组,资本游戏虽然占据了市场的顶端,却对资金与政府的信用有着苛刻的要求,这加剧了严介和的资金窘况。

  按照这一行政、资本与民营企业三位一体的运作路径,严介和只有和当地政府、银行时刻保持密切的关系,才能将游戏玩转下去。

  严介和表面上虽然很听话,至今都不愿说当地政府与逼债银行一个不是,但出于企业家的本能,暗地里生出异心。为了获取更多的金融与行政资源,打通集团的任督二脉,今年年初,严介和曾表示,自己要在太平洋建设之外再行组建两大集团,一个是在上海组建负责为太平洋建设融资的苏商集团,一个是在北京组建负责为太平洋建设融通关系的

长城集团,以此来形成产业、资本等方面的完美链条。

  设想不错,严介和也依计而行。今年1月4日,严介和将江苏长城建设有限公司从南京迁往上海,1月16日,上海浦东工商局准予其变更为苏商集团,太平洋建设控制下的大量优质资产如江苏太平洋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江苏太平洋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太平洋玻璃有限公司等迅速向苏商集团积聚,留在江苏老家的太平洋建设因此成为控股式的“皮包公司”。用严介和自己的话说,苏商集团目前的总资产在30亿元左右,而净资产占到80%以上。

  严介和希望有更大的操作平台,但他忘了自己的输血管道仍被家乡的银行紧紧攥在手中。以本地的资金,去为异地创造GDP,在目前的区域利益纷争格局下很难被容忍,不独江苏一地。事实上,严介和已有前车之鉴,此前他曾将置换进上市公司SST纵横的江苏省东辰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从收购地的泗阳县搬到了苏州工业园区,但很快又不声不响回迁到泗阳县,连个解释都没有。

  在苏商集团成立之后,我们看到了逼债风波、严介和向江苏省政府求助等一系列中国市场上的经典活剧。而严介和也表示,苏商集团将回撤南京,“以充分表明太平洋建设对江苏的感情”。行政与资金链被卡死,迫使严介和回心转意。

  强扭的瓜不甜。行政的逼迫真能使企业家改变心性吗?恐怕未必。严介和明确表示,回撤南京后的苏商集团将只做江苏省的业务,并且如果不能尽快和债权银行协调好贷款的解决办法,他准备将太平洋建设的一些优质资产变现提前还清国内银行的债务,此后寻求向外资银行融资。这一番话表现出企业家不耐行政束缚的破釜沉舟的勇气。

  太平洋建设与德隆不同,远未到崩溃的边缘,其优质项目仍然在创造着价值,否则苏商集团的外迁不会成为“重大事件”。

  值得关注的在于,严介和所引为秘笈的与行政联手经营法(其实这是中国多数民企的秘笈),正在成为扼制其发展的命门。难道在我国的市场语境中,严介和要想发挥企业家的天性,只能依靠不受行政管束的外资?这究竟是中国市场的幸运,还是不幸?

  (作者系资深财经评论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