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蜀:文化不自信是孳生文化偏执沃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6日10:03 南方报业网 | |||||||||
文化上的不自信,以及由文化不自信衍生的自轻自贱,是孳生文化偏执的沃土。其一旦得势,必然颠覆兼容并包、共存共荣的多元文化生态,而导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专政格局 有“万能科学家”之誉的斗士何祚庥最近在声讨中医时大发感慨,称中国传统文化百分之九十是糟粕。此言之荒诞不经,是显而易见的。略知世界大势的人都清楚,在相对来说
说英语和念中文,看中医和看西医,听二胡和听钢琴,原本可以并行不悖。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原本可以并肩于一个屋檐下,并且彼此互补,相伴相生。凡是这么做去,那里的传统文化必定更多营养,那里的现代化必定更多动力。如此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台湾地区比我们更摩登,却又比我们更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不是敌对的,不是一个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共存共荣。这当然主要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强大的内在生命力,无惧现代化的强大冲击。但凡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不是十足强大,那里的传统文化必定要么被现代化冲刷得干干净净,许多已经消亡的古老民族的文化正是如此;要么被过度边缘而导致过度防卫,最终不能不选择恐怖和暴力来宣示自己的存在。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因为现代化的惊涛拍岸而走上这两条不归路,反倒在原本是中国传统文化边缘的台湾不断发扬光大,足证中国传统文化不是不适合现代社会,不是注定要被现代化淘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很大程度上是可以相通的,是可以彼此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完全可以在现代社会拥有广大的空间,开辟自己崭新的道路,重新走向繁荣兴旺。 中国传统文化当然不是没有问题。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中国所遭遇的问题,其实主要不是文化的问题,而是文化之外的问题。哪里不存在文化之外的问题,哪里的中国传统文化都没有太大问题,都能够与现代化迅猛推进的社会背景和睦相处。不问青红皂白地一板子全打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屁股上,何其浅薄无知,又何其颟顸粗鄙。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性,是迂回,绵长,柔韧。判断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景,需要长远的历史眼光,不妨以300年为时间单位来度量。以这样的眼光来判断,完全可以断言,中国传统文化前景未可限量——现代化所内含的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功利主义元素,使人愈益烦躁,使社会愈益纷乱。经济的迅速增长,收入的迅速增长,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并没有最大限度地提升我们的幸福指数,反而不断蚕食我们原有的纯净和安详。这种情况下,更关注人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正好为我们的精神世界撑起一片阴凉。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独具魅力之处。 更何况,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正是生命之根。我们的言谈,我们的举手投足,根本上说,都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都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我们自觉不自觉,承认不承认。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当珍重。 “中国传统文化百分之九十是糟粕”这样的狂言,如果出自传统文化过于强势、现代化举步维艰的上个世纪初,或者是狂暴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那还情有可原。但何祚庥如此狂言偏偏出自当下,出自宽容、理性已成主流意识之当下,就不免是咄咄怪事了。这桩咄咄怪事提醒我们,文化上的不自信,以及由文化不自信衍生的自轻自贱,是孳生文化偏执的沃土。其一旦得势,必然颠覆兼容并包、共存共荣的多元文化生态,而导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专政格局。这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构成威胁,也对现代化构成威胁。(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