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 > 正文

王平:韩国新村运动的核心原来是教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14:33 新华网

  “中国不必到韩国来学习‘新村运动’。”这是韩国新村运动中央会会长李寿成在谈新村运动经验时的开场白。而在此之前,许多地方花费组织官员到韩国“取经”。东北某省会城市组织120名村支书去韩国考察,花了100多万元,都由市财政全额承担,结果“啥也学不到”。

  李寿成给我们答案,韩国新农村运动的真正核心是从外表看不出来的,其核心就是
重视教育。据《人民日报》报道,韩国政府对农村教育方面的支援,是最为主要的,也是新村运动最成功的一点。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加强教育,培养农民树立“做就成”的信念,激发自力更生精神,推动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产业的开拓,推动农业人口的转移,实现农村的进步。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承担了相当多的责任。一是大学教育。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大学在招生时都必须保证录取一定比例的来自农村的考生,不仅全部免费,政府还提供奖学金。二是基层培训。韩国注重对基层新村运动指导者的培训,通过系统培训,农民的责任心、牺牲精神和实际能力都明显增强。

  教育不仅推动了韩国新村运动的健康发展,为农村致富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促进了农民素质的全面提升。可以说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步提升。

  韩国的新村经验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在我们一些干部的心目中,新农村就是崭新的住房、就是宽马路,因而,一些地方甚至举债强迫农民盖豪华住房。比如,福建漳州市西坑村“家家住

别墅、人人盖新楼”,但是由于举债修建别墅的村民无力归还贷款,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农村信用社不得不去法院起诉村民(新华社2月14日报道)。这种形式主义在推行新农村建设中并非个别现象。

  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农村不仅要在物质生活上有所提升,村民也要在整体素质上得以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为农村的持久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农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还比较低,据统计,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集中在农村,在全国5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了40%%。由于受到教育程度的局限,许多人想发家致富,但苦于没有技术和文化支持。许多农民家庭把惟一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但是,现在高昂的学费让他们望而却步。

  普及教育,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只有知识普及了,农村的人口压力才能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而要做到这一点,政府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比如,通过设立政府专项教育基金,切实解决农村贫困家庭子女的求学问题;比如,加快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技能培训等等。一旦农民的文化素质得以提升,农村的发展就具有了恒久的动力,就能在未来换发出巨大活力。

  当然,与建设豪华住宅相比,在农村普及教育的难度更大,效果也不容易显现出来。在一些干部仍被急功近利思维左右的时候,教育这项工作并不容易引起官员们的重视。而且,在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层出不穷的今天,官员们能否愿意往教育上面投资,也是一个未知数。因而,普及农村教育,应该是自上而下的,通过硬性规定和严格考核,来促使官员们重视这一问题,不然,教育本身也可能流于形式。(王平)

  相关专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