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王学进:我为什么不忍心谴责变味的勤工俭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0日00:10 红网

  11月18日《焦点访谈》报道的甘肃民勤县中小学组织学生采棉创收的节目我看了,当时有说的欲望但没说,及至19日上午再读了央视国际转载的文字报道,才有了不能已于言的冲动。根据我对教育现状的了解及对勤工俭学概念的理解,我完全可以顺着访谈节目的观点和思路,举证民勤之举违反了《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等法律法规,最后痛斥了之。但我忍住了,我知道,痛斥以求泄愤是简单的,而同情并报之以理解则不易。此刻,有一种源自人性深处的悲悯情怀撼动着我的十指,坦然地在电脑键盘上敲下上述标题。

  是的,民勤县中小学组织学生采棉创收确实偏离了勤工俭学的本意,节目主持人敬一丹对此说得很明白,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郑新蓉更是直斥其为变相的乱收费,这些,当地的教育行政领导和校长都得认。事实上,县教育局长孙毅仁也不否认,他说:这个主要我们用来改善办学条件,包括购置设备、美化校园、修建校舍,有个别的用来清理旧债。至于占整个勤工俭学收益的20%以上用来开支师生的福利和奖励,他没有说。访谈播出时特别强调了这点,好似发现新大陆一样,大惊小怪地予以指认,从而越加证明此举的不合理性。但你不说,我们也知道,这笔收入肯定有相当部分用在了教师的福利奖金上了。

  尽管用学生勤工俭学所得来改善办学条件和发放教师福利奖金说不过去,但除此之外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还有其他办法可想吗?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的民勤县自然条件极其恶劣(温家宝总理曾指示,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沙漠),财力不足严重制约了教育资金的投入,基础设施欠帐很多,尤其是农村小学,有大量的危旧教室在威胁着师生的生命安全。武威市教育局2003年底的调查显示,2003年中央转移支付危改资金全市应到位2061万元,截至当年到位仅506万元,1555万元没有到位,除了该市的天祝县全部到位外,凉州区、民勤县均没有到位。(2004年12月3日新华网)这种现象在西北各地十分普遍。

  细心的读者应该记得,前不久媒体披露了甘肃省渭源县县委副书记李迎新的调研报告《渭源县代课教师状况调研》,这份调研报告指出,渭源县有600余名乡村代课教师每月仅拿着40元到80元不等的工资,每月拿40元工资的又占了代课教师的70%,部分代课教师这样的工资已拿了20年。这份报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代课教师如此,公办教师又如何呢?且看今年3月6日《西部商报》的报道,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唐家河村小学的女教师魏爱华辞职了,辞职原因是,“三年没领到过一分钱工资,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哪怕是相关部门能每月发100元补助费,我也愿意把毕生献给乡村教育!”11月7日《兰州晚报》报道,甘肃省教师工资待遇普遍较低,1000元以下的占57.1%,其中230元以下的占到了24.4%。有56%的教师对现在的工资待遇表示不满意。民勤教育的现状如何?只要看看这条写在学校围墙上的标语即见一斑:“负债办教育,艰辛育人才”,多么悲壮而又惨烈,真可谓气壮山河!(2004年8月18日《甘肃日报》)

  如民勤这样的西部市县办学为什么如此艰难呢?甘肃省武威市教育局副局长蒋珍学解释说,虽然国家政策有明确规定,但有的县公用经费没有列入县级财政预算,有的虽然列入但拨付标准达不到规定要求。2002年底武威市教育局的督查结果显示,按照甘肃省颁布的教育投入标准的下限要求,武威市共欠拨公用经费890万元,致使规模较小的学校不能正常运转。(2004年12月3日新华网)各地对教育的投入本来就不足,还有许多地区对教育资金进行挤占、挪用和截留,仅有的一点教育经费尚且不能保证全部用于教育。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转移支付的65%以上应用于教育,但是海原县只把转移支付的30%用到了教育上,而且这30%的资金还没有用于教育投入,全用到了教师工资上。(同上)民勤等西部市县的情形大致如此。

  如要谴责民勤各学校发动学生采棉创收违背了勤工俭学精神,那也得先把矛头对准有关部门,先是后者违反了《义务教育法》中的明确规定,不能保证义务教育的财政足额拨款,然后才有前者的变相收费。《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另外,教育公用经费必须列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根据有关文件规定,省级教育支出应占财政支出的15%,市(州)级教育支出应占财政支出的20%,县级教育支出要占财政支出的35%。但是事实上,在记者采访所走到的贫困地区,几乎没有几个地区能够真正保证按照这样的比例投资教育。说严重点,这些规定在西北各地被视同“儿戏”,说违反就违反。虽然有《国家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监测制度》等教育法规在,但谁不知道,这类法规形同“稻草人”,是专门拿来吓唬人的,并没多少实际效力。

  既如此,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哪能不受阻,民勤等贫困县市又哪能不搞点自主创收以应教育之需呢?板子可不能全部打在弱势教育者的头上,否则良心上过不去。

稿源:红网 作者:王学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