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宋志坚:“没有听说过杨振宁”就可笑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7日15:25 南方周末

  □宋志坚

  近日在齐夫先生的一篇文章中得知,今年“青歌大奖”的测试中,有歌手居然不知道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两个美籍华裔科学家的名字。齐夫先生说,当那位歌手“看到正确答案是杨振宁和李政道,并经余秋雨详细点评后,他老老实实地回答说‘我确实从来没有听说过杨振宁’。此时此刻,若坐在家里正在看青歌大赛,杨振宁教授心都要凉透了。”看
了这篇文章,包括文中引述的余秋雨先生的点评,我还真有点不以为然,忍不住想为这位“确实从来没有听说过杨振宁”的青年歌手鸣不平。

  一个人的知名度之大小,大致都与形成这种知名度的“内因”与“外因”有关。“内因”是这个人本身的业绩及其影响,例如拿破仑之于法国,华盛顿之于美国,几乎影响了该国的历史进程以及每个人的生活,你要他们国家的人不知道他们都不行;“外因”是宣传这个人的力度,包括民间的“流传”与媒体的“炒作”以及本人出头露面的机会。经常露面的央视主持人,其知名度就大大超过不少在某一领域卓有成就却难得露面的学者专家。在这两个方面都能达到极致的,方能突破时空的局限而为妇孺皆知。鲁迅的名气很大,但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就连绍兴的水乡山村知道鲁迅的甚至还远远不及知道徐文长的来得多———徐文长的故事,毕竟已在民间流传了几百年。从这种意义上说,那位青年歌手“从来没有听说过杨振宁”,并不像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或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那么可笑。

  “三十六行,行行出

状元”。几乎在每一行中,都会有自己的“明星”以及他们的“追星族”,尽管对于国计民生的影响,“行”与“行”之间还大有差别。因为“状元”有“行”,于是又有“隔行如隔山”之说。齐夫先生认为:“杨振宁已回国十多年,为科技发展建言献策,到处开会演讲,沟通中美的科技人才与信息交往,消息频频见报;特别是前年又喜结良缘,老树新花,更是一时轰动,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那么,不论从杨振宁的卓越科学贡献,还是从他的‘幸福生活’(余秋雨语)的新闻角度,他都不应该被‘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些话实在经不起推敲。有歌星以及他们的“粉丝”不知道杨振宁是谁,与有科学家以及他们的“拥趸”未必知道每一个著名歌手的道理是一样的。“兴趣高雅的他(即杨振宁)说不定根本就不看青歌大赛”(齐夫先生语),那些兴趣未必高雅却也未必不高雅的青年歌手“说不定”也“根本就不看”有关杨振宁的“频频见报”的报道。尤其滑稽的是,青年歌手凭什么就一定要去关注杨振宁“老树开花”的“幸福生活”,难道将此当作“焦点”关注炒作的媒体以及津津乐道的文人还不够低俗和无聊么?

  有一次,当教师的妻子问我,某某人不当省长了,怎么还到处作指示?我说,“他现在是省委书记,你不知道吗?”见她一脸茫然,我忍不住笑了,笑了一半却突然觉得应该被笑的倒是我自己———她干吗就必须知道人家当什么官!因为“术业有专攻”,兴奋点与关注点就会有所不同。青年歌手若能知道杨振宁是谁自然不错,“从来没听说过杨振宁”也没有理由被别人耻笑;倘能懂得“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出于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当然更好,张冠李戴地把它说成是辛弃疾或陆放翁的诗句了,也不见得就那么可恶。为此而玩弄语言技巧,转变抹角地笑骂这种年轻人是“什么都不懂”的“白痴”与“笨蛋”,倒是有失长者的敦厚了,很难称作“善解人意”。

  大凡搞艺术的,无论是歌星还是影星,都需要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善意地引导并采取切实的措施帮助他们提高这方面的修养确有必要。所谓“综合素质”的测试,倘若专拿他们来开涮,却会成为一种闹剧。自以为很有文化而嘲笑、耻笑他们的先生们如果还记得果戈理《钦差大臣》中的那句名言:“你们笑什么?你们在笑你们自己!”就不妨想一想,是否应该为自己竟然不知“隔行如隔山”、“术业有专攻”以及“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这些最浅显的常识而觉得可笑?!杨老先生倘若亲耳听到那位青年歌手回答说“我确实从来没有听说过杨振宁”,我倒以为他绝不会“心都要凉透”的。我相信他懂得这些常识,不会那么浅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