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退伍军人将部队“大锅菜”搬进企业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5日17:21  观察与思考

  “益江龙”:企业就如部队

  ■观察记者潘振华

  对当过兵的人来说,部队的“大锅菜”总是让人一辈子难忘。而在嘉兴,有这样三个退伍军人,他们将部队的“大锅菜”文化搬进了一个个企业、厂房,让越来越多的人品尝到了部队“大锅菜”的别样美味。而在他们创业的过程中,他们又将厚重的军旅文化带入了自己的公司,给公司带来了全新的面貌。

  军人以“大锅菜”创业

  一个普通的公司—“益江龙”,三个不一样的人—陈仁江、沈春龙、俞益,一个同样的名字—退伍军人。

  退伍后该干什么?能干什么?怎么干好?这是大多数选择自谋职业的退伍军人都会产生的迷茫,合伙创办嘉兴市益江龙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这3位退伍老兵也不例外。陈仁江,江西人,1980年从北京某部退伍后,曾想自己创业却不知从何下手,后来成了嘉兴一家热电厂的工程师;沈春龙,江西人,在驻浙某部当了12年兵,2005年退伍后来到在嘉兴工作的妻子身边,在一家企业食堂打工;俞益,嘉兴人,在厦门海岛上当了3年后勤兵,2000年退伍后成立了“家乐家配菜经营部”,几年苦心经营但没有起色。

  在一次业务往来中,俞益和沈春龙相遇了。一个是曾经的司务长,一个是曾经的炊事班长,谈起创业赚钱的艰辛,两人不胜感慨,但一提起部队的“大锅菜”则涌起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俞益退伍后从事的就是饮食业,“能不能把部队的‘大锅菜’端到地方来,放进企业中?”一个大胆的设想油然而生。怀着这样的设想,俞益继续坚守饮食阵地,而沈春龙则四处求精,学习先进的经营与管理经验。在海盐,他遇到了陈仁江,聊起了这个创业计划,三人一见如故,马上建立了“统一战线”。在一次次的促膝交谈和一遍遍的市场调查之后,三人决心发挥各自在部队从事过后勤工作的优势,合伙开办一家餐饮管理公司,行政企事业单位食堂主副食品配送、承包管理、托管等。这在嘉兴尚属空白的业务。

  嘉兴市有超过2.5万家大大小小的食堂,因为管理质量、成本等原因,有意承包出去的占70%。如果把“大锅菜”搬进这些食堂,将会是一个不小的市场份额。这是三个退伍兵得出的结论。

  “部队‘大锅菜’讲究搭配,几十号、几百号人口味不同,你不能强求他吃一样的东西,就需要给他们一定的选择空间,没有在部队里待过的人是不懂这些的,就算是酒店里出来的人也不一定能把大锅菜做好。”俞益这样告诉记者,“如今跟我们挂钩的企业已经有了三十几家,有大型企业,也有幼儿园、服装厂等,把大锅菜文化带进这些企业后,普遍受到了这些企业的员工的欢迎,而且也没有加重企业负担,可谓多方得益。”

  精明的嘉兴人称赞说,3个退伍兵,硬是让部队的“大锅菜”在当地阵阵飘香,一个好商机被他们抓到了。

  打“军”字招牌,葆军人本色

  “益江龙”之所以能办得如此红火,离不开俞益他们打的“军”字招牌。

  一走进“益江龙”公司的办公楼,印入记者眼帘的便是挂在墙上的一块长方形匾框,浓重的军队色彩洋溢于框内,其中最为醒目的就是“企业文化:永葆军人本色”几个大字。而当记者见到俞益时,一股军人的干练阳刚之气更是扑面而来。几年创业,并没有磨灭他的军人意志,反而将军人本色更发挥得淋漓尽致。

  如何打好“军”字招牌?这不是三两句空话就可以做到的。“我们实行的是半军事化的管理,跟部队一样,我们每周都要召集各个食堂开‘班会’,总结一周的情况,同时布置下一周的工作,主要是个检讨得失的过程。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有一次消毒人员在对餐盘进行消毒时电源插上了,但是在消毒人员走开后,保险跳掉了,负责人发现了这个情况后立即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使得消毒能继续进行。对于这样的情况,在‘班会’上提出后,就有利于其他食堂一起借鉴,避免出现类似问题。这样的班会不在于时间长,而在于坚持,只要坚持做,就会有效果。”俞益说。

  “他们一看就是军人作风,做事认真负责,绝不拖泥带水,我们非常满意。”已做了25年宾馆餐饮、刚到浙江金石包装(嘉兴)有限公司做食堂厨师长的尚建跃,一说起“益江龙”的配送服务,赞不绝口。同时,浙江精化化工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郑嘉祥也告诉记者,“益江龙”承包了他们企业的食堂后,不仅工作雷厉风行、服务热情周到,还主动替企业和员工着想,在有限的伙食标准中不断提高饭菜质量。

  食品安全是餐饮行业最重要的问题。作为军人,三人坚决不搞投机取巧、危害群众的事。

  俞益、沈春龙名为董事长、总经理,但每天清晨三四点钟,他们都准时和员工们一起去采购、搬运蔬菜肉品,犹如不分军衔、摸爬滚打在一起的部队官兵。每承包一个食堂,他们都要预先做大量的调查和测验,了解员工的消费心理和品味喜好,精心设计伙食方案;每天凌晨,经严格挑选并签订合同的肉食、蔬菜等供货方会直接送货到公司配菜中心,经统一检测后再发往各处;厨师每做一份菜,都要单独保留样品24小时,如果出现意外,即可将样品送交检验,查清责任。

  凭着“军”字招牌,“益江龙”的业务迅速开展起来,并且取得了相当程度的好评,而这一切都是与他们半军事化的管理分不开的。

  吸纳退伍军人,共同创业致富

  公司成立之初,仅有60多名员工,其中35人都是退伍军人。“益江龙”的三位创始人认为,公司之所以一创建就能很快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与这些退伍军人的加盟是分不开的。 

  俞益说:“我觉得部队除了磨炼人的意志以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人在考虑问题时周到的思维方式。刚从部队退伍时,难免与地方脱节,这会形成一种心理落差,需要一些时间来做缓冲,重新认识自己。有些企业不乐意接纳退伍军人,是担心他们脱离地方久了,难以胜任。其实,退伍军人纪律性强,忠诚守信,能真正视企业为家,也能很快适应新岗位。创业之初,聘来的35名退伍兵中,不少人在部队从事炊事、汽车驾驶工作,无须培训便可直接上岗就业,让我们省了不少心。”

  “没当过兵的人,搞企业主要是以赢利为目的,我们更乐于吸纳退伍军人,在盈利的背后可以互相帮助,借着‘益江龙’这个平台,吸收一些有相同创业想法的退伍军人来共同努力致富。有人说‘同行是冤家’,可是我们几个人从来没有这么想过,饮食行业的市场太大了,我们希望更多的退伍军人能跟我们一样自己创业。我们不是资本家,不存在剥削人民的心,我们是希望退伍的战友能学习我们这边一些先进的东西,并自己创业推广。现在公司里只剩下了8名退伍军人,很多人都已经自己开办了饮食公司,有的是直接按‘益江龙’的模式开办的。我觉得我们是给退伍军人指了一条创业之路,并给他们免费培训。”

  李海杰是河南人,退伍后就在河南老家待着,在网上得知“益江龙”公司优先招录退伍军人的消息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了嘉兴。仅仅半年,他凭借着自己在部队积累的经验和肯用心学习的精神,将“益江龙”的经营套路都搞熟了,现在他在老家也开了个类似的饮食企业,也办得红红火火。

  除了李海杰这样来学习经验后自己创业的,还有一些退伍兵由于资金或人力的缺乏,不能自己创办企业,他们就一直待在“益江龙”。比如“中央食堂”的厨师长刘海亭,已经在“益江龙”做了一年多,虽然在短期内缺乏资金创业,但是他照样将培训新成员的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月入三四千元,在当地也算是不错的收入。

  嘉兴市民政局优抚安置处干部潘广勤也是一名去年才转业的军人。他说,像“益江龙”这样由退伍军人合伙创办,又以接纳退伍军人为主的企业,现在还很少见。他们自立自强的创业实践,对其他退伍军人是一种启发:面对市场经济大潮,退伍军人也能大有作为。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退伍军人都适合做这一行,“益江龙”主要是以招聘部队炊事班和驾驶班的退伍军人为主,这部分人会有类似的创业想法,而通过吸收退伍军人为纽带,以部队作为公司的后备人才库,使得打造出的公司团队更优秀、更有纪律化。

  三位退伍兵信心满满,立志要将“益江龙”打造成像“五芳斋”这样著名的品牌。他们说,有一条准则将始终不变,那就是做老百姓需要的普通餐饮服务,把“大锅菜”不断做精、做细、做大,同时也为更多的退伍军人提供一展所长的平台。                              ■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军旅 文化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