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99年的大学扩招,堪称中国教育史上一件大事。当时,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80%左右的水平;高中毕业生千军万马挤上高考独木桥;竞争激烈带来沉重的学业负担,人们从批评片面追求升学率到抨击应试教育……在此背景之下,大学扩招被看成一剂良方,中国教育新的一页被打开了。
【导读】
扩招背景:
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仅为4%
回望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的大学生,不论来自城市还是农村,不论家庭是否生活困难,每个人从学费、生活费到杂费全额免费。
直到1997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才5%左右,这种规模跟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速度是不相适应的。
根据联合国统计数据,扩招前中国18-22岁的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为4%,而当时人均GDP不到中国一半的印度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为8%。当时人均GDP和中国不相上下的菲律宾,这个数字是20%,人均GDP略高于中国的泰国,这个数字是31%-37%左右。
扩招前中国大学教师与学生比是1比7,包括行政管理人员是1比3左右。平均每一个老师教授7个学生。而美国比例是1比15,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为1比30-50左右。当时中国大学的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
中国5%左右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远低于发达国家80%左右的水平;高中毕业生千军万马猛挤高考独木桥;竞争激烈带来沉重的学业负担,人们从批评片面追求升学率到抨击应试教育……在此背景之下,大学扩招被看成一剂良方。大学扩招,即“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成为当时教育界的普遍共识。
1998年11月,亚洲开发银行驻北京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以个人名义向中央写信,提出《关于启动中国经济有效途径——扩大招生量一倍》的建议书。他陈述5个理由支持大学扩招:其一,当时中国大学生数量远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其二,1998年国企改革,大量下岗工人进入就业市场,如果大量年轻人参与竞争,就业将面临恶性局面;其三,国家提出保持经
济增长8%目标,扩招前经济增长率为7.8%,急需扩大内需,教育被认为是老百姓需求最大的;其四,当时高校有能力消化扩招,平均一个教师仅带7个学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高等教育的普及事关中华民族的整体振兴。
建议很快被有关部门采纳,基于“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四大目标的高校扩招从此进入正轨,拉开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幕。
2003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接受访问时说,大幅度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规模,是1999年6月上旬朱镕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决定的,是在1999年6月中旬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朱镕基总理宣布的。
相伴而来的阵痛:
可以在协调发展中解决
高校扩招,极大地促进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但也伴随着阵痛,在实践中呈现出一些弊端。
教育环境、师资问题的矛盾。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需要增加师资实现同步增长,骤然扩招,生师比提高过快,教师负担过重,影响授课质量。与1998年相比,2005年,湖北省高校在校生增加了4.2倍,而校园建筑面积扩大了3倍,教师只增加了2.1倍,师生比由1:11变成了1:17。办学条件的改善、师资力量的发展滞后于学生规模的扩大,从而直接影响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若骤然扩大师资队伍,有可能又会因师资规模增加过快而导致整体师资水平下降,同样影响教学质量。
后勤服务的巨大压力。因为招生数量快速增加,高等教育投入增长跟不上规模发展,部分高校办学条件不足,在扩大招生规模后,生活、学习所必须配套的硬件设施的建设速度和完善程度,未能较快地满足需求和期望。高校生均仪器设备、实习场地、教室、宿舍等都有不同程度下降。
专业与课程结构调整滞后,难以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变化,将对毕业生就业带来不利影响,学生就业压力增大。随着高新技术发展和全球经济化的加速,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培养目标调整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更新严重滞后,使许多高校毕业生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扩招后,这一矛盾更为突出,将直接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不利影响。
控制规模,调整结构,注重质量。2500万人的高校在学人数,23%的毛入学率,规模世界第一,这些数字充分昭示了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机遇和挑战并存。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的重点是: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之路,是高校的生命源。
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之后,还需要调整和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包括学科结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等。比如,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比例,普通本科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比例,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的比例等,都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使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从而产生更大的效益。
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教育内容改革:由以课本为中心的科班教育向以提高创新能力、创业和就业综合能力为主的专业教育转变。加强调查和预测的力度,按照现代教育理念设置专业和课程,优化高校的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教育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重点,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运作能力融为一炉;不断更新和提高教师的学业水平,引导教师树立严谨的学风,倡导把研究高深学问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进而引导学生增强创新、创业和就业的能力。教育方法改革:由课堂单纯讲授式向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教与学互动转变。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指导性授知与主动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多提供发表创见和施展创新能力的机会。尤其应当强调的是,广泛开辟第二课堂,组织学生更多地接触与专业相关的实际领域及现实生活。
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平衡。从国外来看,完成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并不是传统大学。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会产生一批新的学校,美国是社区学院,日本是短期大学,英国是多科技术学院。但是从中国目前进行的大众化进程来看,却选择了和国外完全不同的途径,是通过精英教育阶段的传统学校来完成大众化的任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北航高教研究所赵婷婷博士认为,这与新生的学校缺乏足够的生长空间有关。长期以来,我们的民办教育一直处在边缘位置,没有获得平等的对待。
赵婷婷认为,最根本的还是要顺应大众化教育的特点,把民间的力量、社会的力量引进来,我们的教育才会有健康持续的发展。
四年创造的奇迹:
大众教育代替精英教育
从1999年开始,中国高等教育有了跨越式发展。1998年,全国高校的招生人数为180万,1999年扩招比例高达47%,其后三年分别以25%、17%、10%的速度增长,到了2005年,高校招生人数已达到530万人。
高等教育的规模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短短五六年中,大学招生扩大了近3倍,“大众化教育”取代了“精英教育”。至2005年,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内地适龄青年高校在校人数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实际上,到2002年,我国就提前三年完成目标,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约15%,标志着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进入大众化的发展阶段。1998年全国招收研究生72508人,全国普通高校招收本专科生108.36万人;2002年全国招收研究生20.26万人,全国普通高校招收542.82万人。同1998年相比,2002年我国研究生招生增加了近三倍,本专科招生增加了五倍多。
高校扩招给了农村孩子、特别是困难群体子女更多上学机会,使知识改变他们命运的愿望得以实现。1998年招收大学生108万,其中农村子弟40万,占37%;2005年招收大学生447万,其中农村子弟230万,占51%。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子弟上大学的绝对数字上升得很快,比例也增加了。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子弟上大学不但绝对数字上升了将近6倍,比例也增加了,第一次超过了城市青年。
大学扩招从5%的毛入学率,一下过了15%,后来又过了20%,现在是23%。我们从精英化高等教育到大众化高等教育,才用了五六年时间,西方国家一般要用二三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北京录取率达到百分之七八十,上海也是。
扩招三大好处:
打破二元结构 缓解就业压力 拉动投资消费
扩招以来,一大批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极大地提升了从业人员的素质,加速了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进而增强了我国人力资源的国际竞争力。据统计,仅2005年,从业人口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由2000年的2800多万增加到4500万,在业人口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的比例也由4%提高到6%。目前,一年大学毕业生500万,主要在城镇就业,而新增的城镇就业岗位是1000万左右,这就意味着新增的城镇就业人口当中,一半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扩招,对于我们劳动大军的素质,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
每当新年一过,上亿农民工浩浩荡荡开进城市。多年来,这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然而,年复一年进城之后,农民的地位并没有改变。而农村的学生通过高校扩招,则可以实现根本性改变,彻底融入城市。以湖北省为例, 2006 年高考53 万人报考,农村人口 27万,占51%;2007年50万人报考,农村人口29万,占59%;2008年52万人,农村人口33万,占63%。可以说,大学扩招,大部分是面向农村人口。过去,农村一个家庭有一个大学生就了不起,现在有两个也不稀奇。扩招,是加快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重要措施。
高校扩招,促进地(县)级市以职业技术学院为主的高校的新建,使高等学校布局下延,为许多地、县级市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据不完全统计,1999-2001年间,仅教育部备案的地、县级市高校增加160多所,占全国新增高校总数的一半,为当地培养了大批应用技术人才,推动了科教兴市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统计表明,1999年以前,我国高职、高专的招生规模占整个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比重,大致为1/4左右,而目前已略超过一半。许多高职院校在1999年前只是中专、中技校,自主办学规模大都不到2000人,而现在许多学校发展到8000人甚至1万人以上。这些院校在办学层次向上“跨越”的同时,办学规模在短时间内急剧扩张。
高校扩招,大幅度提高了高中的升学率,缓解了巨大的就业压力,积极有效地发挥了高等教育对劳动力的蓄水池功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对个人而言,经过大学教育,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创业能力、就业竞争力也得到加强;对国家而言,不仅缓解了当前的就业压力,而且,未来新增的劳动力水平和结构也将得到有效改善。
武汉市一位领导深有感触地说,2002年,他开始管教育,当时是工业调整最痛苦的几年,适逢下岗高峰,再就业摆在优先地位。武汉再就业人员当时有30万。多亏扩招,缓解了就业难。6年时间,武汉市再就业人员就减少到了几万人。
自扩招至2001年起的三年间,累计投入国债资金70多亿元,主要投向高等教育,并拉动各方面的配套投资120多亿元;扩招后新增67所国家批准、承认学历的民办高校和100多所普通高校的“二级学院”,至少拉动200多亿元的社会资金投入。另外,据初步统计,三年扩招中仅学生公寓建设一项,就拉动了社会资金投入200多亿元,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上升势头更加强劲。2007年,全国民办普通高校已达295所,这项数字也是惊人的。
另一方面,扩招也同时带动了教育事业、餐饮服务、交通运输、出版印刷等相关教育服务业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地创造了数以千万计的新就业岗位,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增加了教育从业人员,带动了教育相关行业的发展。自扩招至2001年,仅高校专任教师就增加了12.46万人,2003年我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达到72.5万人,比上年增加了10.6万人。如果以5个学生创造一个就业岗位计算,庞大的扩招数量,为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问题提供了一个具有相当可观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