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新一轮援疆布局首落点
找准符合当地实际的科学发展思路,将产业发展与改善民生相结合,新一轮对口援疆将力促新疆跨越式发展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李晓玲
6月初,广东省援助新疆喀什地区的4个试点项目正式开工,这4个项目主要围绕着新农村建设、抗震安居房、棚户区危房改造、小城镇基础设施和设施农业展开,为此,广东省投入了1亿元的启动资金。
随着19个省市援疆工作的陆续启动,一批重点项目已先后在新疆天山南北密集开工,包括灾区重建、抗震安居房、学校、医院、牧民定居点等在内的民生工程成为我国史上最大规模对口援疆工作的首落点。
中央援疆新政,是新疆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机遇。新一轮援疆的迅速启动,昭示出中央稳疆富民的决心。
以民生作为首落点
3月末,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新一轮援疆工作由此拉开序幕。这是新中国几十年的援疆史上,支援地域最广、所涉人口最多、资金投入最大、援助领域最全面的一次,也是国家层面的大动员,政策、资金、人才等各种要素的大调度。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广东、辽宁、深圳等在内的19个省市承担了对口支援新疆的任务,通过“结对支援”方案,由这19个省市分别结对援助新疆12个地(州)市的82个县(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2个师。除乌鲁木齐与克拉玛依外,此次对口支援的范围基本覆盖了全新疆,受惠面遍及天山南北。
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援疆办公室主任石岗说,新一轮援疆突出面向基层,重点支援南疆等困难地区。新疆的困难主要是难在基层,难在南疆三地州,难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边境县和团场等,因此援助重点也放在基层,放在贫困县、边境县和团场,放在乡镇和农村。
他分析,从各援助省区目前透露出的信息显示,至2011年,19个省市对口援疆资金总规模将超过100亿元,以后还会逐步增加。许多省市还提前统筹使用援疆资金,争取让与基层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早日峻工,与百姓见面。
从各个援疆省市代表团在新疆的前期考察工作和已经启动的项目来看,新一轮援疆工作起步阶段的重点集中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校副校长高建龙认为,中央确定的援疆省市在资金、技术、人才等各方面优势明显,可以帮助新疆改善各族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支持新疆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培养专业技术干部和人才。
自4月中旬以来,对口援疆各省市纷纷提前启动了支援项目,从帕米尔高原到塔克拉玛干沙漠,从准噶尔盆地到伊犁河谷,一批涉及民生的援助项目成功对接,密集开工。对口支援新疆喀什市和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深圳市,除了启动援建项目,还在“五一”前就派出了包括医生、教师在内的专业技术人员。虽然国家确定2011年为新一轮援疆工作全面实施之年,但各代表团在考察调研时,就先期启动了一批实实在在的试点项目,动作之快,出乎许多人的预料。
上海市副市长胡延照带领援疆考察团在新疆莎车县考察时说,上海市将把支援重点放在群众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上,结合新农村建设,推进整村改造。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也表示,要着力解决基本民生问题,切实做好住房、就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整治等工作,让当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探索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特色之路
对口支援模式,是在我国政治环境中产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模式。对口支援萌芽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初开始正式实施,1979年在中央52号文件中,以国家政策的形式正式把对口支援确定下来。近年来,随着援疆工作的大规模实施,发达省区对新疆地区的对口支援逐渐形成特色,走出了一条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创业发展的新路子。
本刊记者近日在中组部确定的援疆干部担任县委书记试点县——新疆疏勒县采访时了解到,自2005年被确定为试点县以来,少数民族聚居的国家级贫困县疏勒,短短5年间,一跃成为新疆县级单位里,各项经济指标增速靠前、县城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农民人均增收显著的县城。山东援疆干部的创造性工作,使疏勒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工程建设全面开花,在遍及新疆各地的援疆工作基层单位中脱颖而出。
疏勒县毗邻南疆重镇喀什,少数民族人口占93.4%,农业人口高达27万。受自然环境、历史等因素影响,多年来,疏勒县的经济发展方式传统单一,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缓慢,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级贫困县。
本刊记者调查发现,援疆干部担任一把手、积极为援助地和受援地“牵线搭桥”、融洽干群关系、不当看客当主人,统筹维稳工作,是新疆疏勒县在援疆干部领导下发生巨变的“秘密”所在。
山东援疆干部、中共喀什地委委员、疏勒县委书记陈泽浦告诉记者,自2008年7月他开始担任疏勒县委书记以来,由于担任一把手,立足当地实际确定的工作思路和目标有利于推行,县委的各项决策都能顺利落实到各部门去,执行力上有所保障,援疆干部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最大发挥。此外,在干部任用、考核、奖惩等方面,也都得到了推进,人力援疆变成了真正的智力援疆,不仅是专业技术人才的援疆,而且是管理服务人才的援疆。
鉴于疏勒县富余劳动力较多的现状,援疆干部们因地制宜调整经济结构,充分利用援疆干部熟悉援助地和受援地两地情况的优势,积极“穿针引线”,在资金、项目、劳务输出等各方面,找准了双方的供需结合点,取得了双赢。
从2006年到2009年,疏勒县已发展成新疆最具特色的劳务输出大县。四年来,疏勒县共转移劳动力近20万人次,年均增长三成以上,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总收入达到近3亿元,全县农民人均劳务收入由132元提高到563元,增长了2.5倍以上。
同时,疏勒县创新了劳务输出模式,根据当地劳务工以少数民族为主的特点,形成了地方领导带队、以集体外出务工为主的劳务输出特色,在外出人员集体培训、配备厨师提供清真饮食、专职干部带队等方面都总结出不少经验,改变了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往自由外出务工的各种弊端,避免了因用工引起的民族问题发生。
疏勒县洋大曼乡农民哈孜买买提的女儿参加了由政府组织的外出务工,年收入上万元,再加上家里种养结合,家庭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摆脱了以往的贫寒生活。哈孜买买提见到记者,高兴地说,他现在只想一心一意地搞发展,家庭致富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如果有机会,我也想去内地打工,看看外面的世界。”
原本以“土里刨食”为主的疏勒县,近年来还先后建成了南疆齐鲁工业园,山东物流园和山东商品展销暨物流中心。其中规划建设面积5平方公里的南疆齐鲁工业园,目前开工投产企业已近80家,5000多名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在工业园区实现就业,年收入均在万元以上。疏勒也因此发展成为南疆最大的饲料生产基地、最大的钢结构加工基地、最大的药品流通集散地和建材生产基地,许多产品还填补了新疆南部地区多年来的空白。2009年,疏勒县国民生产总值中二产历史上首次超过一产,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
疏勒县退休干部、原县政协主席买买提·吾拉音告诉本刊记者,如果没有山东援疆干部开创性的工作,就没有疏勒的今天。疏勒县是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好时机,“我常给我的孩子和周围的朋友说,党的援疆工作这条路真是走对了,我们几年就实现了过去几十年都没有的大发展,最重要的是城乡老百姓都得到了实惠,这才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石岗说,疏勒县的发展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县依托援疆优势实现科学发展的实例,疏勒之所以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动力就在于党的援疆政策的优越性,在于援疆干部的无私奉献,在于找到了一条符合实际的科学发展思路。疏勒县通过援疆工作加快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产业发展与改善民生相结合,赢得了各族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可为我国开展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提供借鉴。
努力承接“国家大动员”
作为受援地,新疆天山南北正在掀起主动迎接援疆的高潮。针对新一轮援疆的新特点,新疆对受援地党委政府提出新要求,要求各地不断创新对口支援的工作方式,把“输血”与“造血”、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结合起来,把当地的资源优势与对口支援省市产业特色结合起来,形成经济援疆、干部援疆、人才援疆、教育援疆、科技援疆的新局面,以增强新疆长远发展的后劲。
采访中,和田地委书记程振山说:“当下最重要的是对援疆大目标进行有效细化,使我们的工作与各省市的支援形成合力,使年度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环环相扣。”
阿勒泰地区迅速成立了对口援疆工作领导小组和项目资金、教育卫生、干部人才、产业发展、综合协调等专门工作组,具体负责对口援疆工作的沟通衔接、配合服务、规划编制和后勤保障工作。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书记李湘林告诉本刊记者,伊犁州将紧紧抓住新一轮对口支援工作的重大机遇,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10000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0亿元以上的目标。
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则主动组团赴山西“认亲”。阜康市委书记曹志文说,中央新一轮援疆规划,确定了山西省对口支援阜康,山西省与阜康市资源禀赋相近、产业发展相似,可以学习的地方很多。
“新一轮援疆工作启动,标志着新疆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新疆社科院经济研究专家董兆武认为,这将力促新疆跨越式发展,为民生的改善奠定新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