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分析称适龄人口减少等原因致部分高校难招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5日14:59  南方周末
分析称适龄人口减少等原因致部分高校难招生
2010年6月26日,南京2010高校招生志愿填报咨询会上的高考考生和考生家长。

  南方周末记者 谭翊飞 朝格图 实习生 马晓莉 寇爱哲 发自武汉、黄冈、北京

  大学的“电话营销”

  "生源充足时,只要有校舍,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学生;但现在,突然不一样了"

  作为一所本科院校,湖北黄冈师范学院的招生老师们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挨个问报考的学生们,你到底会不会来?虽然过程颇有讨价还价的意思,但现实确实如此。

  这是一个新的政策,面对正在减少的生源和不断攀升的录取率,湖北省的部分高校近年招生时采取了电话确认的办法,“确认来读,我们才录取你,否则就把档案退回去。”

  黄冈师范学院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老牌学校,属于湖北省第二批本科录取的院校,为了确保生源,招生老师要挨个打四千多个电话给准录取的学生。

  不过接通电话的学生并非个个都喜出望外,有些人是没听明白就挂掉电话。招生老师不得不再三拨打电话:“你不要激动,我们不是招生骗子,我们是黄冈师范学院……”

  会有不少学生听闻之后开始犹豫,招生老师们不得不约好时间,再给考生打电话。如果这次对方明确答复不愿来,他们就会换一部录音电话打过去,把问过的问题重新问一遍。

  “我们会对放弃的考生进行电话录音,免得考生反悔了还说学校录取不公正。”黄冈师范学院招生与就业处处长杨凯说。

  对于习惯了坐等的很多正规二批本科院校来说,生源下降的现实正让生源战陡然加剧,他们不得不将宣传战前移,直接和考生交流。几年前的好日子看起来已经是终结了——当初生源充足时,只要有校舍,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学生,但现在,“报到率”是他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有学校采取了诸如要求接到通知书后提前汇款缴纳床位预定费的办法,还有些院校以“早报到可以调剂专业”为由吸引学生尽早到学校报到。

  不过,像黄冈师范学院这样的二本院校还不算是“艰难”,比他们录取批次更低的三本及高职院校,招生大战已经完全白热化。对独立学院来说,从兴起到今天的招生艰难,只不过是十来年的光景。

  一名招生人员说,今年的招生,他们学校采取了院系“承包制”,每个或几个学院承包一个地区。在襄樊,激烈的竞争之下,两个学校的招生人员打了起来。

  据湖北省内媒体报道,该省每年都有10%的录取新生没有出现在大学里。他们主要是被独立院校和高职高专录取的考生。一些省份还公布了录取却未报到的考生总数,甘肃省2009年的数据是有一万五千人,这一数字是2007年的3倍。

  与低端学校抢生源、提高报到率不同的是,重点大学则是在抢优质生源——生源总数减少,优质生源的数量也相应减少,名牌、重点大学必须吸引优秀生源报考,各地的“掐尖战”甚至丝毫不亚于低端院校的生源战。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研究员胡向东说,真正开始生源大战的是名牌大学,近几年名牌大学的各种培优班,如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学院等,竞争日益激烈。

  未来高考录取率100%?

  "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曾对当地媒体表示,在不久的将来,山东高考录取人数将和高中应届毕业生的人数基本相当"

  上述种种表现都跟一个现象有着无法摆脱的联系——自恢复高考以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危机开始显现,并将在未来几年越来越重:高考生源下降。

  转折点是2009年,《人民日报》的报道说,当年高考报名人数比上年减少了3.8%,约40万人。超过一半的省份高考报名人数在减少,一些省份的下降幅度甚至超过了一成。而到2010年,高考报名人数继续跌落了74万——这次,在全国的版图上,只有4个省份的报名人数没有降低。而此前几年,高考报名学生一直狂飙突进。

  以教育大省湖北省为例,今年高考报考人数下降2.7万人,而录取人数则增加1.41万,大学录取率达到65%。而且今年湖北省初中毕业生人数比去年骤减9.4万,这意味着3年之后高考人数将面临急剧下降。

  湖北还算好的,在北京,2010年高考报名人数是8万,与去年相比下降了20%,湖南今年的报考人数比去年减少了近10万之多,降幅也近两成。今年高考许多省份高考录取比率均超过80%,而全国大学录取人数仍然在持续增加。

  但这并不代表到此为止,根据山东省教育厅的预测,到2013年,山东省考生总量将从2008年的78万下降到50万左右。而山东2009年的招生计划是52万人,也就是说,即便是招生计划不增长,山东也恐将面临没有学生可招的窘境。

  以至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曾对当地媒体表示,在不久的将来,山东高考录取人数将和高中应届毕业生的人数基本相当。

  如此背景下,今年以来,新现象陆续出现。比如来自北京和东部的高校挺进甘肃“抢生源”,而甘肃,就是去年高考报名人数没有下降的几个省份之一。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一些名校比如南开大学,开始考虑在西部地区一些专业上的调整,增加金融和工商等热门专业。在教育研究者看来,这是握有招生自主权的发达地区的高校,因为本地生源的下降,开始有意识地将优势招生计划调整给西部。

  在北京,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都降低了超过10%的在京招生计划,但因为北京生源下降更快,在京的录取率却在提高;在上海,如复旦大学等部属重点院校,纷纷减少了在沪招生名额。复旦大学2009年,上海生源占34%,而今年低于了30%,复旦大学招生办主任丁光宏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本市生源逐年减少。此前,因为本地生源偏高,复旦被戏称为“阿拉复旦”。

  地区之间的生源壁垒开始松动,如教育部的难题——要求部属高校本地生源不高于30%的难题,可能就此迎刃而解——本地生源迅速下降,让这些高校不得不向外埠敞开大门。

  另一些事关教育公平和高等教育的变化,也在过去两个生源下降的夏天,相继进入基础教育的视野。

  基础教育阶段,北京中小学今年开始取消了户籍限制,“本地生源减少是一个重要原因,这样外地孩子才有空间。”北京的一位教育官员直言不讳。这个多年的难题,在北京生源下降的背景下也得以解决。上述情况也符合上海一位打工子弟学校校长周纪平在上海的观察。

  供需关系、买卖市场,当用这样的框架来分析教育,北京民办教育协会副理事长刘林相信,中国已经迎来了高等教育的拐点,“大浪已在前方,目力可及的范围内”。

  只是因为适龄人口的减少?

  "在生源下降的同时,高中的教育资源正在呈现强者愈强的局面,而处于弱势的高中和高中的农村学生,则正面临被“挤出”高考的境地"

  对于高考的生源下降,几乎所有受访的教育官员都语气平静地对外界解释:因为适龄人口在减少。教育部对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回复也很简单:每年高考报名人数的波动与高三毕业生人数呈正相关。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段成荣分析说,1960年代的生育高峰期出生的孩子,1980年代初到了生育年龄,这造就了上一波人口峰值。但上世纪90年代以后,计划生育政策收紧,人口自然下降,也就是现在正在参加高考的这批人。南方周末记者获悉,眼下的人口变化已经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重视,相关报告正在调研。

  但将生源下降完全归结为自然现象,并不具有全部的说服力。按照杨东平等教育专家的观点,其中包含了一种或几种社会和制度因素,“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期许,几年来正发生变化”。

  相关研究显示,在生源下降的同时,高中的教育资源正在呈现强者愈强的局面,而处于弱势的高中和高中的学生,则正面临被“挤出”高考的境地。

  武汉市郊黄陂区的第五中学,校门隐身于小巷之中。校长陈东(化名)坐在操场边的板凳上,喃喃地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三年,最多五年,这个学校也会被撤掉。”这所学校的学生中以家境不好或成绩差者居多,而全区初中毕业生明年要减少3000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南方周末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高校 招生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