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尊师重教应将尊重落于实处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0日10:01  《社会观察》
尊师重教应将尊重落于实处
葛剑雄

  尊师重教应将尊重落于实处

  ——专访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教授

  采访⊙吴焕良

  在中国文化中,师又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应当是社会楷模,肩负“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

  葛剑雄: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从事历史地理、人口史、移民史、文化史研究。现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全国政协常委。

  《社会观察》:近年来,有部分学者倡议将孔子诞辰纪念日设为教师节,对于此种主张,如何理解其所蕴涵的表征和诉求?

  葛剑雄:儒学是否能够解决中国的全部问题,是否适合今天的社会,应该全面来看。我也注意到,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也强调对传统儒学要作创造性的转化。应该说,儒学是我们今天道德精神资源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

  以教育、师道而言,我们也可以吸收外国的优秀资源。儒学是我们国内的重要资源,但我不认为是唯一的资源。即使从吸收儒学的角度,我认为应该是本质上的,不要过于讲究形式。如在礼仪上,不必墨守成规。比如以前讲师道尊严,要有跪拜,我不赞成,鞠躬、肃立都可以,要适合今天的青少年,适合今天的社会。总之应该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具体的方法可以商量,可以逐步完善。

  同时,任何事情都有轻重缓急。对中国今天的教育而言,最重要的应该是考虑如何把诸如义务教育、普及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等工作做好。至于教师节定在哪一天,如果现在还没定,我也主张选一个对中国文化特别是对教师意义比较大的,比如孔子的某一个纪念日作为教师节,这个我是赞成的。但现在的实际是,大陆已经确定9月10日为教师节,那就首先要将这个节过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不必匆匆忙忙地改。放在哪一天当然有象征意义,但即便改到了孔子诞辰那一天却还不重视,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该怎样重视教师节。教师节主要是促使全社会重视教育,尊重教师,为教师做点实事,而不是仅仅流于形式,甚至成为家长学生新的负担,变得庸俗化。假如那样,即便改在孔子诞辰日,也不会有多大作用。

  《社会观察》:传统文化中的“师”,作为士大夫阶层的重要群体,有着家国天下的道德追求与担当,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中,道的传承被列为首位。从这个角度而言,对于今天的“师”该如何看待?

  葛剑雄:“师”,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作为职业而言,古今中外没有区别。但另一层,在中国文化中,师又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应当是社会楷模,肩负“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历史上的国人认同“天地君亲师”,将“师”列于仅次天地、君主、父母长辈的序列中,遵从“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之训。在这个意义上的“师”,不仅是一个职业,更应是道德人格的化身,应当引领学生,而且在社会上发挥道德典范的表率作用。

  现代社会中,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功能越来越全面,分科也愈加细致,职业教师数量之多,也是前所未有的。但另一层面,作为道德人格与社会楷模意义上的“师”,确实是越来越少了。这两者已很难合在一起。当然,两者兼而有之则属最佳,但现代社会中,我们应当客观地承认,能够做到二者兼优的老师,已然是很少的了。

  这正如同对一个演员的要求一样,最好是“德艺双馨”。但实际上对演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奉公守法,遵守职业道德,而不能根据他所演的角色来要求他。他台上演一位伟人,平时就应该用伟人来要求他,办得到吗?现代社会中的教师首先是一个职业,基本要求是忠于他们的职业,要有职业道德。能成为社会的典范当然最好,但这只有少数特别优秀的教师才做得到,不能作为普遍要求。

  现在的问题在于,有些教师连基本的职业道德都没有做到。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其职业道德不仅限于授课,还要包括课外,包括自身的行为。虽然不可能每位教师都成为道德楷模,但至少应当做到奉公守法,在工作中,在学生面前和学校中给学生做示范,至少要守住底线。作为教师,在传授知识之外还要关心学生,要有人格感化的力量,这些其实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部分。

  《社会观察》:尊师重教作为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保证了文化血脉的绵延不绝。近代以来,学校教育体制的发展,教师的职业化打破了传统师道尊严存在的伦理秩序。今天的师道,又依赖什么而存在?

  葛剑雄:尊师重教的原则是一直不变的,但尊师重教的方式与内容是不断变化的。比如,我主张对老师的尊重不仅体现在听他的话,更重要的是尊重他的观点。我不反对学生反对我的观点,更希望他们能超越我。真理面前,师生是平等的,这一点,不需要盲从。对尊师的方式、形式,不同层面、不同阶段也可以不一样,并非一成不变。

  另外,以前的教师之所以成为一个楷模,也与当时人际关系较为简单有关。农业社会中,没有如此开放的条件,接触面很小,一个学生接触的就是同一个老师,言传而身教。而今天则有很大不同,学科的细分,信息来源的多样化,这种情况下,将优点固定到一个人身上,作为学生唯一的崇拜对象,也是不现实的。

  尊师重教要靠全社会的努力,学生、家长、社会都有责任,教师自己也有责任,要自尊自重,但政府负有更大的责任。政府要在制度、政策、行政、经费等各方面予以支持和保证。

  教育就是“仁而爱人”

  ——专访特级教师于漪

  采访⊙吴焕良

  我们孩子们的精神哺育是需要经典,需要优秀文化的,而不是乱七八糟抓一把杂草放进去,这将会影响他们的终生。

  于漪:江苏镇江人,上海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长期担任上海市普教系统名师培养基地、德育实训基地主持人。

  《社会观察》: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倡议改以“孔子诞辰日”作为教师节。作为教龄几乎与共和国同龄的老教师,请您谈一下我们现行的“教师节”的背景。

  于漪:关于这种声音,我之前也曾注意到。对于他们倡议中“现行教师节缺乏必要的历史意蕴和文化内涵”的这种说法,我也是认可的。但也应该注意到,现在的教师节,即9月10号,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

  十年动乱,教育、文化受到极大的摧残,当时无所谓师道尊严,那时候的教师都成了“臭老九”。如此一来,教育受到极大的破坏。粉碎“四人帮”后,就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都没有放到应有的位置。教育本身应当是居于战略性地位的,而当时人们对教育的这种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80年代中期,教师的流失很严重,特别是有些学科如英语、艺术等,流失很严重。大学的情况还好些,中小幼教师流失比较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人提出要有一个教师节,目的就是为营造一个尊师重教的氛围。9月10号作为教师节,是1985年经全国人大通过的,当时主要是为表达一种尊师重教的导向。

  《社会观察》:现在从国家层面的“科教兴国”战略到社会以及每个家庭,都充分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将子女的未来发展希望寄托于教育。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很大进步,但同时现在的教育领域又面临许多新问题。该如何看待我们当下的这种教育状况?

  于漪: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二三十年的时间,教育的情况也发生很大的变化。教育在量的发展上,成就可以说令世人瞩目,义务教育的普及、扫盲工作成就、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等。从硬件上来讲,可以说是可圈可点的很多,但从教育内涵来说,我觉得教育也面临着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严峻挑战。

  现在的学校要对学生进行的价值观的教育,跟社会上的多元价值、多元文化是有许多矛盾的。比如我年轻的时候做教师,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实际上是主流价值观。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跟社会上的价值观基本吻合的。而现在的家庭文化、社会文化与学校文化,学校所传授的、提倡的文化,却有很大差别,这样就给教育带来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挑战。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最好要形成合力,但现在很多是形成分力。比如学校要减轻负担,就要实行素质教育,当然学校本身做得怎样是一个问题,但许多家长不这样做。报纸上刚刚报道的,一个7岁的小孩每个星期要参加6个不同类型的辅导班,这是家庭主导,不是学校规定的。

  现在几乎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成龙成凤,而不顾及他们的具体情况。家庭教育本来着重在教育孩子的品德、习惯,这是学做人最重要、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但现在这部分是缺失的,反而是专门在打造一些解题的技能、技巧。

  社会文化方面,我们读书的时候,看本书都很难,也买不起。现在书多得不得了,但却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而且垃圾性的娱乐型快餐文化挤掉了优秀文化。但我们孩子们的精神哺育是需要经典,需要优秀文化的,而不是乱七八糟抓一把杂草放进去,这将会影响他们的终生。现在的快餐文化中,诸如超女、好男儿等比赛,都把孩子们的头脑搞昏了。由于他们无生活经验、文化积累,文化判断力很差,基本上是照单全收,只要手段先进,就能吸引眼球。这样的一种社会文化,跟我们对孩子的读书做人教育所需要的精神文化区别很大,抵消得很厉害。

  《社会观察》:前面讲到现在教育面临社会多元化的冲击和挑战,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泡沫化和快餐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怎样看待我们传统文化精神在当代教育中的角色和价值?

  于漪:对于传统文化,其实外国也是很重视的。比如英国,像伊顿公学,是不参加什么评比之类的。我并不是说绅士教育怎样,但体现出对本民族的传统很重视,民族文化精髓的部分不能随便丢掉,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而我们现在却是把自己的东西铲除得很厉害。这样一来,家庭教育也好,社会文化也好,就变得浮游无根了。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不好的东西,有糟粕,这个谁都不能回避,但这其中也有精粹,有灵魂性的东西。几千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来的一种担当,从《左传》开始就是这样的。作为一个国家的人,对于一个国家、社会,要有担当,要有责任。宋儒张载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种精神对学生是一种很好的哺育,但这些方面,我们现在缺失得很厉害。

  一个民族之所以生存,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内忧外患,五千年打不垮,归根到底是因为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而不单是民族经济。中华民族历经民族经济、民族政治的变迁,之所以能够传承下来,归根到底是民族文化。而民族的语言文字又是民族文化的根,对外是一种屏障,对内是一种凝聚,但我们对这些东西缺乏敏感,缺乏深刻的认识。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