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深圳距离香港还有多远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08日09:23  《小康》杂志

  深圳距离香港还有多远?

  深圳与香港,两种制度、两种文化、两种生活方式、两种货币、两套法律、甚至是两套价值观,使这段“双城之恋”依旧难以回避众多屹立在前方的考验。

  文|于靖园

  入境大厅的灯光很明亮,张涵水拿着新领到的智能身份证,和一大批在深圳过完周末准备回去工作的香港人一样,耐心排队等待着过关。

  这位刚刚从香港公开大学毕业的深圳女生戏称自己为深港人,她分别拥有深圳和香港两地的身份证。“但是要得到香港的永久居留权,必须住满7年。”正在九龙塘一家电信公司实习的张涵水说,香港政府给了内地在港毕业生更多的机会——他们可以在毕业后,免签续签一年,方便找工作。

  除却大学时代的四年,还需要三年时间。张涵水离香港只有“三年”的距离。这是十年前的她怎么也想不到的。再早一点,她甚至没有奢望过可以跨到河的另一边,看看总是出现在电视里的对岸的那个城市,是什么样子。

  叫板“香港”的学生

  “内学广深,外学港新”,这是流传在内地城市决策者中的成功秘诀。

  广州、深圳是内地城市的标杆,香港、新加坡则是世界城市的榜样。最初的深圳,其改革经验大半来自一河之隔的香港。

  “那一年,我开着两地车就来深圳投资了。”回忆初来深圳创业的经历,来自香港的深圳政协委员林立方记忆犹新,“父亲很早就去了香港,可大部分家人却还在大陆,他总想着要帮助家人一下。”作为家里的长子,林立方回到了内地。在他印象里,那时的深圳只有几万本地人,穿着打扮都非常简朴,与早已相当开放的香港很不一样——大街小巷的年轻人们,都流行着穿红戴绿。

  大批港商进入深圳,此后深圳的经济、政治、文化无不深深的打上了香港的烙印。

  几乎没有人否认,30年来,深圳一直在向香港孜孜不倦地学习着。“印象最深的是1992年的时候,深圳第一次向社会公开人大条例。” 那是一个有限公司的条例,在很多内容上都借鉴了香港的经验。林立方记得自己当时在看到报纸一大篇头版的资讯后,马上就打电话给人大法工委的工作人员,并与他们倾谈了一个上午。

  “自那之后,深圳向香港的学习就已经成为一种惯例了,往往想到什么管理上的问题,都会向地理位置相近又拥有比较成熟法律体制的香港借鉴。”林立方说。与此同时,香港似乎也逐渐意识到了深圳这位“渔家女”的蜕变。越来越多的港商在深圳灵活的管理体制和特殊的优惠政策吸引下,前来投资兴业。据统计,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港商在深投资环境保护、生物技术、通信设备和计算机软件等高科技项目就明显增多,而深港合办的高新技术企业数目和产值均占深圳该类企业的1/3左右。 “优之良品,里维斯,莎莎……”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张涵水发现身边的同学都开始讨论这些在中英街亦买不到的香港货。

  而在罗湖商业城,东门步行街也开始随处可见潮流打扮,挎着名牌包的香港人。“香港服务业从90年代中后期以后就开始北移。”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钟坚分析道,服务业投资及个人北上消费日渐增加,出现大量港人在深购房居住、北上开店和北上消费的现象。“那时候,港人在深消费购物已可以刷卡。深港两地港币票据也由过去的国际结算变成同城结算。”

  但现在,深圳这个学生生已不满足于师从香港,而打算叫板香港,超越香港。

  2009年,深圳发布未来五年的计划,公开宣布其目标是超越曾经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而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表的2009-2010年国际竞争力报告,新加坡的排名从第五跳升至第三。

  超越新加坡?排在新加坡之后的香港都没有进入深圳需要超越的视野。香港媒体因此而发出“对于深圳的成功,香港不能再坚持以“老师”的身份给予评判。”

  “深港人”眼中的双城记

  深圳变了,深港关系也变了。

  在著有《深港国际大都会形成机理研究》的深圳市人大常委魏达志看来,真正让两地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还是2003年发生的两件事——“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推出和深圳皇岗口岸实现24小时通关。”

  2006年夏天,张涵水就是从这个国内唯一全天候24小时通关的口岸,坐上大巴前去位于旺角的公开大学报到,她的白话讲得并不流利,但是却无关紧要,那时的香港,早已从大巴司机到教书老师,都练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好像仅仅在几年内,香港人就牢牢掌握住这个对于他们越来越有用的语言。

  “你说普通话马上就会有人笑脸相迎。”曾经因为一篇《深圳,你被谁抛弃?》的网文而引发轰动的呙中校说道。早在2004年12月,他就作为引进内地专才去了香港。如今,呙中校和许许多多的深港人一样,在香港工作,却喜欢在深圳过周末。“很多香港人周末都会来深圳吃早茶,买菜。两地相通真的很方便。”呙中校说,从坐上车到通完关,仅一个小时就可以完成。

  几年间,他发现有许许多多与他一样的深港人,在香港工作,却喜欢来深圳过周末。深圳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及物美价廉的消费,不断吸引着部分中低层收入的港人到深圳买楼。2009年,香港特区规划署公布的《香港人在深圳居住状况调查》指出:截至2008年底,共有61865名港人在深圳定居。七成人表示未来5年内不打算回港居住。

  深圳边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往返深港两地出入境人流量高达1.82亿人次,较1997年增长逾1.8倍,车流量上升67.9%。“你现在去香港看看,马路上深港两地牌的车有多少。”政协委员林立方感慨道,过去在深圳看到两地牌的车不奇怪,但是在香港却是非常少见的。在他看来,近几年两地政府对合作的看法明显跟以前不一样了:“步调更加快了,小到八达通的合作,大到河套计划,互补一体化的意识也强了很多。”

  曾经咫尺天涯,如今水陆相接。“原有的沙头角、罗湖、皇岗、文锦渡4个陆路口岸,新增的深圳湾口岸、福田口岸。还有将筹建的莲塘口岸和龙华铁路口岸……”钟坚细细数着这些“实打实”把两座城市贯通链接起来的陆路海港口岸。香港政府的数据显示,最受欢迎的罗湖关口,平均每天处理旅客量20多万次,逢节庆更达近40万次。

  深圳同城化分歧仍在

  “谁还会去中英街买东西呢?”张涵水笑道。

  确实,现在的中英街丧失了独特的购物优势,它早已不像20年前那般,里面满是熙熙攘攘拿着“边防证”的深圳人和怀揣“禁区证”的香港人。取而代之的,是生意愈发惨淡的店铺和为了一睹当年“深港分界线”的旅行团。

  “分界线”的日渐模糊几乎让人忘却了这对被外界喻为“恋人”城市的交往始终是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展开的,甚至许多人都认为,邓小平那句“在内地再建一个香港”的愿望,在今年8月26日深圳收到国务院送来的厚重“生日礼物”——前海规划的批复时,已经指日可待了。

  “从深层次来讲,深港融合的问题还是很大的。”林立方说,香港的契约社会在70年代就已建立完成,而深圳,现在还只是初级阶段。两种制度、两种文化、两种生活方式、两种货币、两套法律、甚至是两套价值观,使这段“双城之恋”依旧难以回避众多屹立在前方的考验。

  事实上,深圳离香港的距离仍相当遥远。

  按照深圳的《政府工作报告》,深圳要在2015年实现GDP总量1.5万亿元的目标,接近新加坡的总量水平。这一计划的实现看来并不遥远,但是在经济创新上的差距却绝非一日之功。在2009年,新加坡每平方公里GDP产值折算为18.4亿元人民币,香港为14.3亿元人民币,而深圳只有4亿元人民币。

  在硬实力上,深圳并不占优,在软实力上,深圳差距更大。

  “如果是城市的软件、精神,‘深港同城化’还有很远。”香港的资深媒体人张炳玲说,深圳与香港的关系一直以经济活动为重点,文化却并未有成熟的发展方向。在政府效率、法治环境、民生保障、社会管理和文化影响力等等“软实力”上,深圳远未达到香港的水准。

  最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作为2009年深港双年展的总策展人,艺术家欧宁明确地表示深港融合,不仅要在政治,经济上融合,更要在能传达尖端信息的文化上融合。只不过这种融合依旧障碍重重。

  “我们虽然名字上叫双城双年展,但是实际上它并没有真正融合。”欧宁告诉记者,所谓的双城双年展并非他所期望的“两地一展”,而是“两地两展”。两座城市有两个策展团队,各做各的,甚至在总的名称上都很不和谐。“我们的争议在于到底是叫‘深圳香港双年展’还是叫‘香港深圳双年展’。”谈及此,欧宁觉得有些可笑,但就是在这个问题上香港异常敏感,特别强调要把“香港”两字放在“深圳”前面。

  “这就是香港人的老大哥心态。”欧宁称,大部分香港人的心理都很微妙,他们认为香港是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城市,在各个方面都走得很前。而现在要跟深圳融合,心态上总有点难以接受。尽管有些愤然,但欧宁还是不得不承认,深圳在国际化程度上与香港差太远了。“就从去年双年展召集的志愿者来讲,明显英文水平和视野上就有点跟不上。”

  香港比深圳更容易接近世界

  恰恰,如何引进国际人才的问题一直是林立方所担忧的,这对深圳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那些尖端人才除了钱以外,也讲究很多不同的价值观。”林立方说,在最能吸引人才的金融体制上,深圳与其他国际都会的差距就很大。在林立方眼里,中国只有一个地方,具备国际性的竞争环境。那就是他的家乡——香港。“大家都觉得在香港生活,跟任何世界的先进城市生活,没什么区别。”

  “我来香港上大学是因为这座城市非常国际化。”四年前同时被香港和深圳大学法律系录取的张涵水说,直至现在,她亦没有后悔放弃深圳大学这个选择。在被问到两地之间存在的差距,张涵水只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进修过顺势疗法这门另类医疗。”她说,这个疗法在深圳几乎无人知晓。其实,对于渴望到香港上学的深圳学生们看来,香港更容易接近世界。

  2009年4月,智经研究中心发表的《港深教育合作研究报告》指出,逾82%深圳家长愿意送子女到港升读大学,31%的家庭有能力承担每年2-5万元的学费支出,甚至有3.4%的家长愿意承担每年10万元以上的费用。而深圳目前的政府财政教育投入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就业前景好,见识也多。”对于23岁的深圳女生张涵水来说,她已经很难再想象回到那个她从小长大的城市生活,尽管她对那里依旧抱有很深的感情。

  很快,张涵水就将获得在香港的第一份正式工作,而她接下来的目标,就是争取嫁给一个香港人——几乎没有人会为这种选择表示意外。通道的玻璃门前,张涵水把手中的智能身份证有晶片的一面插入阅读器,马上,这个关口就会顺利通过,而距离下一个关口,不过几百米的距离,那一边,就是香港。张涵水正在努力让自己从深圳“走入”香港,而她也知道,这段距离,或许就如深圳这座城市与香港的距离一样——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近。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深圳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