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杨洁篪谈朝鲜半岛局势 称希望各方采取负责态度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3日21:23  央视新闻频道
外交部部长杨洁篪。 外交部部长杨洁篪。

  外交部长杨洁篪接受央视访问,谈论过去几年我国外交工作进展以及目前所面临的国际形势。谈及朝鲜半岛问题时,杨洁篪表示,“我们特别希望这一地区保持稳定、和平,我们也希望其他国家认识到这个问题的敏感性,采取负责任的态度。”杨洁篪还表示,“未来五年我们的机遇仍然大于挑战,其他的国家越来越愿意同中国来进行交流与合作,这是一个大势,这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

  记者:

  这里是钓鱼台国宾馆,这里见证了中国外交舞台上众多大事件的发生。在过去的这些年里,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提升有目共睹,对于国际事务的参与越来越广泛。而在外交舞台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更多。如何看待和总结过去的几年?如何安排和斟酌未来的几年?对于国际化程度越来越深的中国来讲至关重要。今天,我们专访外交部长杨洁篪。

  杨洁篪,1975年进入外交部工作;2001年到2005年任中国驻美国大使;2007年出任外交部长。

  记者:

  在这些年当中,作为普通公众都能感觉到,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明显提升。您作为外交部长,同时也是外交官了,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感受到这样的一种变化吗?

  杨洁篪:

  确实中国的外交地位,有很大的提升。那么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应该讲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各地区、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外交上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是办好了喜事,办妥了难事,办成了大事。对我来讲,我觉得这五年的五件事情,将来的影响是深远的。

  我们成功地举办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地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有效地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并且建设性地参与了国际社会应对世界气候变化。这些大事实际上是把中国明显地、加速地推到了世界舞台的显著的地位,加速了中国同世界的融合,向世界表明我们确实是一个同世界各国一起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播放短片)

  解说:

  负责任的大国,这是过去五年,中国留给世界的印象。从中国领导人频繁出现在各种国际场合,到全面推进与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及国际组织的友好合作,再到积极拓展各领域外交工作,中国外交依靠发展、服务发展,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不断推进。

  从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再到积极有效为海外同胞解忧纾困,中国外交掀起的是一股全球范围的中国热,赢得的是海内外公众对中国的认可和尊重。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国际体系的变迁,都让中国和美国两个大国的关系备受全世界的关注。

  记者:

  中美之间应该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了。如何评价中美关系的现状呢?

  杨洁篪:

  确实中美关系无论对中国,对美国来讲,都是两国对外关系当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我认为过去5年,中美关系总体上是平稳地发展的,两国领导人进行了多次的会晤。胡锦涛主席跟奥巴马总统达成了共识,两国要建设21世纪的积极合作全面的双边关系,两国要逐步建立起共同应对挑战的伙伴关系。我认为这是表达了我们两国人民,使中美关系进一步发展,两国共同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的一个重要的心愿。

  那么这几年,双方关系在不断地发展,我们在一些重大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也进行了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但另外一方面,中美关系当然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敦促美方要按照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美联合声明来行事。

  特别是要尊重中国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干涉中国的内政。我认为中美关系是互利共赢的关系,不应该是零和的博弈。如果有些人认为是零和博弈,那我认为他们代表的是过时的思维定式,应该予以排除。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应该说使我们两国有更多的利益的汇合点,所以两国应该共同努力,在众多的领域里面建立起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

  当然,在发展中美关系方面,我认为有三点是特别重要的。第一,就是要增进相互了解,要增进互信;第二,我觉得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第三,我们要务实合作。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坚持互利共赢的道路,要注意防止贸易保护主义,我看打什么贸易战、货币战,对双方都不会有什么好处,我们要切切实实地为我们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来努力工作。

  (播放短片)

  解说:

  中美关系受人关注,背后是国际格局的巨大变迁。在过去的几年,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崛起已经成为国际热门话题。同时,地区热点、领土争端等引发的局势不稳也有所表现,周边形势更加复杂,处理好周边外交对中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记者:

  这一段时间,东北亚局势相当紧张,相信也是您的工作重点之一了。那么,有观点认为,希望中国拿出更明确的立场,或者是更有效的措施来。您如何评价目前为止我们的态度和立场?

  杨洁篪:

  最近的朝鲜半岛上出现的事件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中国政府已经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我们同各方保持了密切的联系,我们正在努力工作,我们希望紧张的局势能够缓和下来。戴秉国国务委员专程访问了韩国和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我本人也同上述两国、日本、俄罗斯外长通过电话。在北京,我跟朝鲜大使进行了会见。

  我认为,只要各方抱着诚意,共同努力,半岛的形势是可以缓和下来的。半岛稳,大家受益;半岛乱,大家受损。我们是生活在这一地区的,我们特别希望这一地区保持稳定、和平,我们也希望其他国家认识到这个问题的敏感性,采取负责任的态度。

  在这我还要强调一下,六方会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平台,这是实现半岛无核化,有关国家关系正常化和东北亚长治久安的一个重要的平台。我们认为应该很好地利用起来,虽然现在还没有能够重启六方会谈。我们认为在目前召开六方会谈团长的紧急磋商,是合乎时宜的,是我们应该共同做的事。

  (播放短片)

  解说:

  当放眼中国在亚洲的外交时,476对友好城市,100多所孔子学院和学堂,以及规模达到十万以上的在华留学生,这些公共外交的数据不可忽略。在去年的使节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努力使我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而这四个力之中,三个与公共外交密切相关。

  记者:

  公共外交都包括什么样的内容呢?

  杨洁篪:

  总的来讲,公共外交是有别于传统的外交,它是由政府来主导,社会各界普遍参与,利用交流传播等手段来向国外的公众,介绍本国的国情和政策理念,来向国内的公众介绍本国的外交方针政策和具体的举措。其目的是为了能够使得本国的外交的方针政策,得到国内外公众的更多的理解、认同和支持。

  解说:

  公共外交有什么样的一些优势呢?

  杨洁篪:

  现在在国际上西方舆论还是在相当程度上起着主导的作用,我想对于西方的媒体不能够一概而论。有些是能够客观的反映事实的,有些并不能够客观反映事实。所以我们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我们要做好的是要尽可能把中国的实情告诉世界,把中国的和平发展的道路,把中国的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把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民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这种诚意,告诉世界各国人民,避免他们被一些媒体误导。在这方面,我们有关的各个部门都做了很多的工作。我觉得中国很多老百姓,现在到各地去旅游,或者是进行参观访问,或者我们的团组出去。实际上从广义上讲,都是公共外交的一个部分。从外交部来讲,这几年我们健全了我们在公共外交方面的机制跟体制的建设。当然我们还要做进一步的努力。现在我们专门设置了外交部的公共开放日,让大家,让同胞们来亲身感受外交部的工作及其意义。

  我们设立了“蓝厅论坛”,我们欢迎各方面的专家,各国的专家学者,利用这个讲坛来就一些重大的国际地区问题,或者双边关系的发展来交换意见。我们之所以起名为“蓝厅论坛”,顺便补充一句,这就是我们外交部的新闻发布厅。因为我们认为蓝色代表着海洋,海纳百川,象征着和平、包容和开放。

  (播放短片)

  解说:

  世界需要了解真实的中国,而中国也需要了解真实的世界。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仍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明确指出,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外交,无疑任务更加艰巨。

  记者:

  对于未来的五年,外交部自身有什么样的一些工作规划呢?

  杨洁篪:

  我认为未来的五年是我们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们深化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同时又是国际格局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的重要时期,我们面临着机遇,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挑战。但是我认为,我们的机遇仍然大于挑战,这主要是我们的国家在不断发展,其他的国家越来越愿意同中国来进行交流与合作,这是一个大势,这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

  另外,世界的多极化在加速地发展,全球化在加速地发展。我认为,在今后五年,世界局势总体上是能够保持稳定的。但是麻烦不会少,有很多的不确定的,不可琢磨的因素,我们会遇到已经预见到的挑战和一些难以预料的挑战,但是我对中国的外交是充满着信心的。

  记者:

  您讲的可预见的挑战都包括什么呢?

  杨洁篪:

  可预见的挑战,比如说金融危机的深层次的影响,还在继续显现出来,国际上保护主义抬头,到底是以邻为壑,还是同舟共济,这就是对国际社会的一个严峻的考验。又比如说,我们周边还有一些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这些问题的处理,我认为还是要坚持国际关系的准则,可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可以给予一些帮助,但是绝不能干涉别国的内政,不可预见的事情就很多了,我想很少有人预见到。这次金融危机,我想也很少有人预见到会出现印度洋的海啸等等。但是不管情况怎么变化,我们都应该沉着冷静地应对。

  同时,要进一步发挥我们国家的主动有利的地位,有时候遇到困难也要化被动为主动。我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在有关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下,我们的外交会搞得越来越好。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部长访谈录 > 专题图集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