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古格的回响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02日14:13  三联生活周刊
古格王宫遗址 古格王宫遗址

札达土林地貌 札达土林地貌

阿里 阿里

69岁的强巴是阿里扎达县皮央遗址上皮央寺看门人 69岁的强巴是阿里扎达县皮央遗址上皮央寺看门人

  只有在每天的黄昏时刻,我才得以窥见札达久远的辉煌。当那些东方城市一座座沉入黑暗之后,这片西部高原在最后的夕阳中显现出金色的神圣。这光芒越是耀眼,也越是短暂。如同它的历史,曾跨越喜马拉雅点燃了藏传佛教后弘期火种的古格王朝,700年文明几乎一夜消失。而被覆盖在历史更深处、产生藏族文明支系的象雄文明,更是飘忽不定。以至于有关札达的历史叙述仍停留在两种互不相关的语境中,一方面是庞杂而破碎的考古遗迹缄默难解,另一方面则是民间近乎虔诚的传奇想象。

  记者◎贾冬婷

  土林孕育的文明

  古格王宫也只是札达之谜的丛林一角,仅从视觉层面,你就无法将宫殿从它周围茫茫苍苍的土林中剥离出来。事实也是如此,土林不仅是奇异的地理背景,也是孕育这些深厚古文明的根源。

  任何一条进入札达的通道都要先经过土林的洗礼。我们选择从巴尔兵站经隆嘎拉山翻越阿伊拉山,下巴尔沟土林。如同进入一个虚幻的电影特技场景中,大地似乎想从大刀阔斧的造山运动中停下歇一歇,开始层层叠叠地缓慢堆积,于是这些土质山峰都呈现出一种奇异的秩序感。大部分像是风干的宫殿或者佛塔。连绵在一起的群山状如列队的士兵,一旁孑然而立的山头则是威严的将军。你也可以把它们想象成这一土质丛林的猛兽,大象、狮子、老虎。此时的夕阳是最好的渲染大师,光线笼罩之处,即刻变出一座黄金山。这条土林沟也叫毛刺沟,不时可以在单调的泥土色中望见一簇簇绿色毛刺,虽然低矮,也是这干燥高原上难得成活的植物之一。汽车盘旋至山顶,则会发现土林层之外包裹着的依比岗麦神山,它浑圆如穹顶,伫立在一道平整的冰雪平台正中,形似一座神殿。据说它是古象雄时期著名的祖母守护神山,在其周围如子孙一般守护着108个雪峰。关于此山依然众说纷纭,最为传奇的是东嘎西北面一座山峰是它的丈夫,神山冈仁波齐是他们的儿子,得罪了天神被变为山,一家人隔空相望永不得见。

  《西藏地貌》里对土林的科学解释严谨致密。这种地貌学名为“水平岩层地貌”,是经过流水侵蚀形成的比较特殊的次生构造地貌,是上新世湖泊和河流相沉积地层,以粉细沙岩和黏土岩为主,间夹粗沙岩和沙砾岩。由于水平岩层中垂直节理比较发育,而粉细沙岩又具有良好的直立性,所以沟谷深邃,谷坡陡立,即使一条小沟,也可深达一二百米。较大的支沟谷底,两壁陡峭呈箱形谷。又由于不同岩石的差异侵蚀,水平岩层常常构成形态奇特的岩壁和微地貌。结构致密而坚实的沙岩和砾岩常常成为粉细沙岩和黏土岩的保护层,或平铺于岩壁的顶部,或突出于岩壁之上,与软岩层交互,组成雄伟挺拔、奇异多姿的古城墙和古城堡形态。

  “我小时候在土林山上曾捡到过海螺、珊瑚等海底生物化石。”札达县藏医院院长、76岁的班丹益西对我说。这证明很久以前,这里就是一片大海。“香孜有山名‘申日’、‘巴吾’,即‘豆山’、‘黄牛’之意,就是形容海底之山刚刚露出海面时的形状。你看现在穿越土林的千沟万壑,就是海水退却后留下的。山的分层记载了海水层层退却的痕迹。”

  放到更大的时空去观察,土林形成也只是漫长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的短短一瞬。可以想象300多万年前,某个造物主在印度板块和亚欧大陆板块相撞的这个部位抓了一把,大地就像一块桌布那样耸起来,如一场革命那样爆发,“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形成,随之而起的还有高原南侧边缘的第一道褶皱带——喜马拉雅山脉和第二道褶皱带——冈底斯山脉。褶皱带相接处则形成一道道河流、沟壑,每一条河流都孕育着一种文明。1985年最早来到古格考古的陕西考古所副所长张建林说,冈底斯山脉被喜马拉雅山脉两侧的西藏人和印度人都奉若神山的原因,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不仅是因为几座著名山系在这里打了一个结,更是因为这里是孕育青藏高原和印度平原的4条河流的源头。它们也理所当然地被神化了,在拉达克一座佛寺中有这样一个画面,白雪皑皑的冈仁波齐峰下静卧着雄狮、白象、骏马和孔雀,泉水从它们口中喷涌而出,源源不断向外流去。这就是狮泉河、象泉河、马泉河和孔雀河的由来。四川大学考古系教授李永宪注意到,与中原“大江东去”的太平洋水系相反,阿里的主要河流,属于“印度洋水系”,多是向西、向北或向南,然后一路南下最终汇入印度洋。其中,从冈底斯山西南部流出的象泉河穿过札达盆地,流入印度,被称为萨特累季河。这些源出阿里的外流江河,流淌着西部古老文化的因子。

  9世纪中叶吐蕃大幕即将落下,用善于比喻的西藏史家的话说:“喻于一鸟凌空、百鸟影从,四方骚然,天下大乱。”末代王孙吉德尼玛衮一路向西逃亡,到达众山之巅、众水之源的西部高原,昔日象雄十八王的时代已经过去,而席卷全藏的硝烟还未波及。站在土林之巅,就明白当日他选择此地绝非偶然。整个札达被土林层层围绕,据民间传说,这形成了一个天然坛城。土林下的札达盆地海拔相对较低,一条象泉河向西奔流,南亚的暖湿气流可以进来,宜于发展河谷农业。而土林中可挖掘洞穴,冬暖夏凉,是高原上因地制宜的天然居所。若建城堡于土林上,四周有重重山脉阻隔,易守难攻。于是,无论出于宗教因素还是战略因素,土林沟壑之中都成为一个等待东山再起的绝佳蛰伏地。等到3个儿子长大成人,吉德尼玛衮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分封:长子贝吉衮占据芒域,后成为拉达克王国;次子扎西衮占据布让,后成为普兰王国;三子德祖衮占据象雄,后又兼并了布让,德祖衮成为古格王国的开国赞普,史称“三衮占三围”。

  后来雄踞阿里700年的古格王国,正是建立在土林环绕的札达盆地中央。尽管重重高峰阻隔,这里也从未切断过与外界的通道,比如黄金之路、盐巴之路、麝香之路。从札达沿象泉河向南越过喜马拉雅山,是印度、尼泊尔;向北越过昆仑山,是新疆;西方紧邻克什米尔地区;东方连接西藏本土的后藏谷地和羌塘草原。从西藏腹地看这里是荒凉的西部边缘,但它同时也在多元文化夹击中储藏着巨大的潜能。

  直到1042年,印度僧人阿底峡沿着这条通道而来。在这个用“等身黄金”迎请高僧的传奇中,佛教又在西部高原重回至高无上的地位,土林围绕的札达也迎来了它的黄金时刻。

  寻找古格

  曾经无数次设想过古格王宫高高在上的威严。没想到,距离札达县城18公里处这个300米高的城堡并没有想象中的巍峨,它甚至称不上是“坐落”,就像上千年来就长在土林上,窑洞、宫殿与周围泥土融为一体,几乎看不出人造的痕迹。只因为上方佛殿传统的红色屋顶,才将它有所区分。这才明白为什么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著名藏学家图齐来到此地,竟会把它错当做一座寺庙遗址。

  “它在不断变化。”古格看守人普布曲桑手指山上一处新的塌方,原来那里是两座墙,去年一场大雨后倒下的。据普布曲桑自己的估算,他从1988年来到古格到现在20年,这山上的墙就塌了20%,洞塌了15%。他自己分析,这山上的岩土构成多盐碱,平时不下雨时比石头还硬,可一旦下了雨,就马上变松软了。让他期待的是,遗址正被投入5000多万元以修复加固。

  在大多数时候,普布曲桑是一个有些沉默的看守人。他的主要职责,就系在腰间的9把钥匙上,每把钥匙可以打开王宫的一扇门。这让他颇有些古格“国王”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每天白天巡逻几遍,晚上23点,凌晨1点、3点,6点还要再巡逻。

  在漫长的夜晚和冬天,寡言的普布曲桑就变成一个滔滔不绝的说书人。“他喝点酒,就像被老旺堆附了身。”每年都来古格临摹壁画的阿里地区群艺馆画家韩兴刚对我说,老旺堆是古格第一个看门人,爱讲故事,几年前去世了。旺堆曾是古格遗址脚下的扎布让村村民,据他自己讲,小时候放羊时救了一只黑猫,黑猫托梦给他说自己是古格末代王妃变的,古格国王在投降前曾下了最后一道旨意,谁得到了黑猫,谁就得到了古格,后来旺堆才一生守护古格了。我问普布曲桑这个黑猫的故事,他摆摆手说:“那都是老旺堆喝了酒吹牛。”“不过,有一次我遇见一个偷古文物的贼,正想进白殿,忽然看见一团黑影从眼前窜过,一只黑猫朝他叫呢,叫声非常的鬼气,猫眼在夜里发出两道幽光,吓得他拔腿就跑了!”古格导游格桑也证实,前几年是有这么一只黑猫,一有贼偷它就出现,像是个忠实的警卫。

  而普布曲桑1988年随西藏自治区文管会组织的维修队来到这里就再没离开,是因为被古格的壁画迷住了。他从小就跟爷爷、爸爸学画唐卡,放羊时都只顾在上坡上画画,羊跑了都不管。他把古格管理所旁边一个窑洞改成了画室,每天躲在里面画几个小时,几个月就能画一幅,小的能卖一两千块钱,大的五六千元。得意之作会捐给家乡村子的一座小寺庙积累功德。最让他自豪的是,他的几幅唐卡还挂在了托林寺大殿上方。

  他带我们一直爬到山顶,以一种了如指掌的神气俯瞰他的王国。“山下像不像一个牛头?”普布手指的方向,是山下的绿色青稞田,从某个角度看,确实有点像个牛头图案。在“牛头”周围还有个残存的寺庙遗迹,据说是落当寺,藏语里“舍弃”之意。另有些散落的佛塔和塔墙,最特别的是一排108个小塔组成的塔墙,紧密横贯在东面缓坡上。

  普布曲桑对我说,这座王宫等级严密。高高在上的核心位置,当然是国王的宫殿,旁边大平台曾经是王国议事厅。山顶向下有暗道通向一个地下殿堂,据说这是“冬宫”,与顶端的“夏宫”各有分工,不过也有学者认为这只是个仓库。东南面的两条暗道则有共识,是取水专用道,保证王宫用水随时汲取。中间层是贵族和僧侣的所在地,因为藏式建筑借助墙体支撑的特点,加上特殊的土质,如今除了红殿、白殿、度母殿、大威德殿4座佛殿还保存屋顶外,其他房屋都只剩下残墙。于是昔日古格王国鳞次栉比的殿堂楼阁,就变成了今天高高低低的残墙群。最下面一层则是形形色色的窑洞群,那是古格平民的居所。因为古格极度缺乏的木材、石头等建筑材料首先要满足王室、贵族、僧侣所需,燃料缺乏又不能成批烧造砖瓦,平民只有选择就地取材,直接在土山上开挖窑洞了。蜂窝状排布的窑洞里是一个别开生面的世界,厨房、客厅、卧室功能都压缩在一个洞穴里,甚至有的洞还有双室、三室。洞穴内乌黑发亮的顶部显示出使用的频繁。

  曾经诱惑了普布曲桑的古格壁画,则是古格艺术的大宗,尽管几经战乱,仍留存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张建林认为,古格壁画脱离了卫藏地区的束缚,世俗人物多为画匠即兴之作,即使是佛像也在遵循造像度量程式的前提下尽量表现神情和姿态,少有僵化呆板之感。特别是在绘制佛母、度母、供养天女等题材时,呈现出乳房丰满、腰肢纤细、胯部倾斜、肚脐显露的风姿,确是西域舶来风格。曾经在西藏大学进行过短暂唐卡进修的普布曲桑说,画佛像最难的是根据度量经绘制比例,而从他所临摹的古格壁画来看,当时的画匠并不一味拘泥,据说很多画师以“等身比”去丈量,围绕壁画像跳舞一样作画,让徒弟们很羡慕。

  普布曲桑打开山顶坛城殿的门,这里是神秘的密宗修行地,一般是不示人的。地面被一个巨大的立体坛城占据,借助手电筒微弱的光,可见墙壁下端淋漓尽致地展现着地狱之苦:生前贪婪者、杀生者、淫乱者、行为不端者,各因其罪各受其苦,刀丛、油锅、火海,各式刑具,惨不忍睹。而旁边却是一长排数十位裸体空行母,她们妩媚优雅,仪态万方,无一雷同,对比强烈而奇特。

  而古格最珍贵的壁画是一系列反映古格当日宗教和世俗生活的场景,堪称古格的“清明上河图”,从中可见当时王室、贵族、僧侣朝拜佛像、高僧说法讲经、喇嘛辩论、庆典乐舞、杂技表演、商旅运输、外邦贡物等一系列生动的场面。比如红殿和白殿都可见的歌舞场面,10个盛装女子横列一排,交臂牵手,踏地起舞,舞姿和缓沉稳,这是在古格地区流传至今的“玄”舞。红殿的运输图中,7个男子各背一根木料,3头牛各驮2根木料,7只驮羊各驮2只木箱,队尾还有2人押运,均短发络须,上身披巾,腿脚赤裸,看似印度商人。导游格桑说,当时木材确实都像画中这样从印度运来,为方便运输要把整根木料截短,所以很多佛殿的柱子都是几根拼接在一起的,至今可见接缝痕迹。

  普布曲桑给我们展开一幅他画的古格王宫图,其上佛寺、宫殿齐整密布,这其实是一幅想象中的图景。而现实中对古格遗址的修复也正在进行,从建筑维修开始,再到壁画修复、山体加固。在半山腰的白殿屋顶上,一群腰围氆氇、头蒙面纱的藏族妇女,一边手持木夯敲打,一边此起彼伏唱着劳动歌。“这首歌叫做《错木当》,唱的是一个远嫁的藏族女孩,在渡江后回头喊她的母亲。母亲告诉她,出嫁后要常回来看看。”负责建筑维修的西藏轩辕文物古建公司经理熊焕忠对我说,这是西藏特有的建筑方式“打阿嘎”,他们这次仍沿用了榆树皮、藏油等传统材料,再用藏式的传统工艺,这样打好的屋面摸上去像石头一样平滑坚实。“白殿终于名副其实了。”熊焕忠指着已初见雏形的大殿,白色墙面闪闪发亮,更显出墙边上赭红边玛草的庄重。

  站在王宫之巅,可以想象当日古格众星捧月的卫星城布局。以这里为圆心,多香遗址在札达以西30公里处;香孜遗址在以北数十公里远,东嘎-皮央遗址在以北30公里;札达以东骑马一天的路程之外,则是达巴遗址。而经由考古确立的20多个卫星城遗址,放在遍布土林的上万个洞窟群中来看,还只是少数。

  比如以壁画闻名的东嘎考古发掘,就来自一个牧羊女的偶然指点。东嘎-皮央其实是两个相距不到两公里的小村庄,据说山上的寺庙曾为古格王女儿所建。附近村民说洞窟的数量是“前山一千”、“后山一千”,考古发掘如同大海捞针。1992年四川大学考古系教授霍巍在皮央遗址回来的路上询问一个牧羊女有没有看到过“有画的洞窟”,牧羊女就把他带到附近的东嘎山上的三个洞穴,像打开了藏宝洞。霍巍说,这些重见天日的壁画年代要早于古格王宫的佛殿壁画,大约是在11世纪,具有浓郁的克什米尔风格。阿里地区文物局局长李兴国认为,东嘎一号洞窟窟顶为斗四套斗形,即以坛城图案为主的外方四圆形状,这在整个西藏是十分罕见的。而二号洞窟的窟顶有五重同心圆圈形状的套顶,也绘成坛城的形状。这个洞窟中还遍布古格独特的双颈缠绕的动物图案,如交颈独角兽和双凤,最早可以在西亚的两河流域,即古老的苏美尔文明中见到这种表现方式的雏形。下面的村庄就是这个洞穴年代的忠实看守,东嘎村主任阿旺次仁一遍遍对我说,十几年来对这座古格卫星城的保护都由村里组织,如今文物部门要启动大型保护工程,希望佛塔被掏空、壁画金箔被刮走这样的事可以从此杜绝。他说,古格已经消失了一次,不能再次消失了。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2)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