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昌衡:大胆军人出乱世
◎文_宋石男
每种命运只吸引它要降临的人,每种人也只吸引他要迎来的命运。尹昌衡,这个在保路运动后收拾兵变残局,27岁即任四川军政府都督的大胆军人,最后仍难逃被乱世消磨英雄气的命运。
尹昌衡(1884—1953),字硕权,四川彭县人。他人如其字,长身玉立,据说有1米8多,乡人唤作“尹长子”。我曾见他与罗纶的合影,比后者高一个半头,剑眉朗目,器宇不凡,堪称型男。
昌衡早年入四川武备学堂,后留学日本士官学校,与阎锡山、唐继尧、李烈钧等交往密切。刘成禺同他也是校友,写昌衡初到日本:“目不邪视,口不轻言,日夕以宋儒书置座右”。但表面的沉稳,掩饰不了他内心的高傲,这一时期昌衡就有诗云:“我欲目空廿四史,以作胸中数万兵”。
1909年,尹昌衡毕业回国,到广西督练公所担任编译科长兼广西陆军小学教习。由于不能带兵,昌衡郁郁不得志,常在醉后效灌夫骂座。一次大醉,他竟骑快马冲入巡抚衙门,卫兵来拦,他下马击倒三四人,之后上马,扬鞭而去。另据时在广西陆小读书的李宗仁回忆:“某次张氏宴客,尹昌衡酒醉之后,竟宣称清廷不能存在。”
昌衡如此疏狂不羁,终于被广州总督张鸣歧客气地遣返回川。临行前,张请昌衡吃酒,假惺惺地告诫昌衡:“不傲不狂不嗜饮,则为长城!”结果昌衡扔下空杯子,翻着白眼回说:“亦文亦武亦仁明,终必大用!”
回成都后,昌衡经岳父推荐,被四川总督赵尔巽任命为督练公所军事编译科长,昌衡认为自己是明珠暗投,心生不平。
1910年,四川成立陆军第十七镇。成立大会上,总督赵尔巽乐呵呵地祝酒,说:“为川人庆,为川人贺!”昌衡突起立,抗声反对:“卑职认为当为川人悲,为川人吊!”赵大不悦,问:“此话怎解?”昌衡答:“十七镇的枪炮,都是日本不要的废物;统兵的人,不是军人,全是废柴。真是械不可用,将不知兵。然兵犹火也,不整将自焚。大帅练兵,只是自焚,焉用贺?所以为川人悲,为川人吊!”赵又问:“谁是将才?”昌衡复答:“昌衡就是将才!”赵环指一座归国日本士官生,“他们不是?”昌衡冷笑不答,旋大踏步离席。庆祝盛典,不欢而散。但川籍军官,认昌衡为川人出了怨气,长了面子,自此服膺昌衡。
1911年11月27日,保路运动波澜掀天,同志军四起,四川总督赵尔丰(赵尔巽的弟弟)面临被清廷逮捕回京或在成都被乱军杀死的双重危险,只好拱手让出政权,大汉四川军政府成立,当地绅士、立宪党人蒲殿俊任都督。昌衡为川籍军官推举,任军政部长。时局势混乱如沙盘,哥老会招摇过市,兵士人心不定,蒲殿俊一介书生文人,全无狮子搏兔之势。12月初,蒲殿俊在校场点兵,士兵因军饷问题哗变,枪声大作,杀气冲天,蒲殿俊、朱庆澜等在场大员纷纷遁逃,惟昌衡矗立不动。马夫马忠拉他走,才几步,马忠就中流弹伤腿倒地,犹嘶声喊昌衡躲避,昌衡怒说:“大丈夫死何所惧!”,遂不走不躲,拔出手枪要孤身与乱军火并。恰此时,昌衡坐马忽奔来,昌衡腾身上马,携马忠突出重围。后马忠终身由昌衡供养在家。
此时乱军已如潮水在成都全城奔涌,先抢银行,再抢银库,而繁华街道的商铺、公馆,莫不被席卷。入夜,全城数十处起火,枪声、喊声、嚎哭声……成都已成恐怖地带。
昌衡自乱兵中突围,至凤凰山新军驻扎处,收拾兵卒百人,慷慨陈词,泪如雨下:“全川存亡,在此一举,只要众军听命,昌衡愿作先驱,生死不计!”并拔军刀斩断一树,“若有畏缩,同如此树”。众兵深受感动,愿效死力。
昌衡率兵先至军政府,已空无一人,入大堂,罗纶独坐椅上,手护川汉大旗,誓与旗共存亡。两人握手而泣。
大旗重展,昌衡先定军械库,再去两湖会馆等乱军聚集地,每去一地,一地兵乱即霍然而愈。昌衡跟着邀请军政府原官员及当地绅耆到皇城开会。蒲殿俊辞职。众人一致推选昌衡为都督,重组军政府。
昌衡新上任就面临军事危机。其时重庆也成立了军政府,因赵尔丰未死,认四川军政府与赵同流,由夏之时领兵讨伐成都。赵尔丰的旧部将傅华封又率边防军挺进成都,欲灭军政府救赵尔丰。当此际,杀掉赵尔丰就成为破题之必选。昌衡本不想杀赵尔丰,因后者对他也算有知遇之恩。但刀剑迫人,他已顾不上那么多了。
12月21日,昌衡单独拜访赵尔丰,巧言与赵结盟,并使赵将其最后的武装力量——三千巡防军交军政府接管,听尹昌衡指挥。是夜,昌衡调重兵暗中将督署及南苑全部包围,又派人在东门城楼架起大炮,直指南苑。
22日黎明,尹的警卫标统陶泽坤,突率兵勇数百,冲入督署。赵尔丰还未起床,其随身丫头,系西南少数民族,十五六岁,枪法如神,剽悍如母豹,立即拔枪抵抗,被陶一刀砍死。随军蜂涌而入,将赵抓获。昌衡在当日上午,即于成都明远楼广场将赵斩首,头颅悬梅花树上,示众三天。
先平兵变,再杀赵尔丰,昌衡声名大噪,群情慑服。当时他才27岁,端的是顾盼自雄,不可一世。
但年轻人,再大胆,在乱世中也可能被没那么大胆但更加老练的政客清洗。一年之后,昌衡即被胡景伊排挤出川。
再过一年,1913年底,袁世凯以议决川边诸事为由召尹昌衡至北京,同期而至的还有蔡锷。两人一到北京就被软禁。昌衡更险些被屠。原来,赵尔丰之女嫁了袁世凯之子,要为父报仇,幸陆军总长段祺瑞与昌衡有师生之谊,才以“亏空公款”的罪名轻判徒刑九年结案。1916年袁世凯死,昌衡被特赦出狱,又被黎元洪软禁数年。此后他得归乡里,隐居遁世。其寓所曰“止园”,取“知其所止”之意。
在北京被软禁期间,昌衡也有意外收获。当时北京两大名妓金祥班的小凤仙(19岁)和云吉班的良玉楼(17岁),一个跟蔡锷好,一个跟昌衡好。昌衡赠美人一串珍珠项链,还即兴赋诗,其中有句云:“美人名士堪千古,何必干戈误一生!”
昌衡与良玉楼终成夫妇,比蔡锷与小凤仙的不了情要稍微幸福那么一点点。
1949年,尹昌衡为避“川西大决战”,携全家老小共九人离开成都,到汉源县富林镇羊仁安处避难。西昌解放后,昌衡不愿回成都,一家人又去了重庆。中共西南局了解到昌衡一家的情况,贺龙在西南军政委员会上强调:“尹昌衡对国家对民族是有贡献的”,邓小平也说:“尹昌衡我们要管”。1953年,昌衡病故于重庆。
|
|